结直肠癌(CRC)中错配修复蛋白MLH1、MSH2、PMS2、MSH6 及P53 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2-03-18 08:25朱建雯杨建梅邓慧刘翔吴凯逸荀鹏
系统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着色直肠癌阳性

朱建雯,杨建梅,邓慧,刘翔,吴凯逸,荀鹏

江苏省扬州市洪泉医院病理科,江苏扬州 225200

结直肠癌(CRC)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因胃肠镜的使用逐年递增, 发病年龄亦趋于年轻化[1]。 相关报道指出,CRC 的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三,病死率高居第二[2-3]。因为当下饮食结构摄取精细食物较多,营养过剩,加之运动量减少,CRC 发病风险升高; 整个病情的进展涉及不同种类基因蛋白组突变、多种途径或通路。 CRC 的发病主要分为染色体不稳定和微卫星不稳定两种途径。 微卫星不稳定主要是因DNA 错配修复缺陷导致。与微卫星不稳定相关的CRC 发病率约为15%[4]。 错配修复蛋白不表达、过度表达或表达缺失会引起基因突变,或DNA复制过程中甲基化失活,错配修复系统功能异常,缺陷发生后造成微卫星不稳定的发生。 错配修复蛋白的正常表达可修复DNA 复制过程中错配的碱基对,从而防止基因突变的发生, 以达到抑制肿瘤发生目的。国内外研究均指出多种类型、不同发病部位的肿瘤的发病均与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异常相关[5-6]。 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精进, 实验室对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准确性不断提高。该研究随机抽出该院2019 年12 月—2021 年5 月61 例结直肠癌(CRC)病例作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出61 例结直肠癌(CRC)病例作研究,61例CRC 患者均接受手术根治性切除且完成组织病理活检。 其中男29 例,女32 例;年龄41~93 岁,60 岁 及 以 下 者38 例,60 岁 以 上 者23 例, 平 均(61.74±12.57)岁;肿瘤最大径2~7 cm,平均(4.69±1.25)cm;左半结肠23 例、右半结肠30 例、直肠8例;TNM 分期:Ⅰ期10 例、Ⅱ期15 例、Ⅲ期20 例、Ⅳ期16 例。 患者均为自愿参与该研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协会审核修订后批准实施。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全部调研对象均经病理组织活检诊断为CRC;②均为初诊患者,未接受手术疗法之外的其他治疗; ③可按标准完成整个研究。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CRC;②非初诊患者;③非手术治疗者;④结直肠良性肿瘤等患者。

1.3 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手术中切下病灶标本,将组织标本放入中性液体中进行固定,常规脱除标本水分,进行石蜡包埋。 标本切片至4 μm,下一步按照EnVision 说明书分两步进行HE 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最后一步完成检测。 抗体试剂分别为MLH1 和MSH6 鼠抗人单克隆抗体,MSH2 和PMS2 兔抗人单克隆抗体,均购于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4 观察指标

观察肿瘤细胞核着色情况:无论着色深浅、着色范围,明确着色即为(+)。 无着色评定为(-),4 种蛋白其中任一发生缺失则为不稳定; 而4 种蛋白均未缺失,正常表达即为稳定。P53 蛋白着色为(+),结果为(+)患者均观察10 个×400 视野,计算阳性比,阳性比在30%及以上则为表达(+),反之则为(-)。 所有结果的判定均由3 位工作年资10 年以上的病理科医师盲法独立完成。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完成Spearman 相关性分析。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错配修复蛋白及P53 蛋白表达结果

4 种蛋白均在肿瘤细胞细胞核内表达,61 例CRC 患者表达缺失占比约18.03%(11 例);MLH1 表达缺失7 例(11.48%)、MSH2 表达缺失4 例(6.56%)、PMS2 表达缺失7 例(11.48%)、MSH6 表达缺失3 例(4.92%);MLH1、PMS2 共同表达缺失5 例(8.20%),MSH2、MSH6 共同表达缺失2 例(3.28%)。 P53 蛋白表达阳性率29 例(47.54%)。

2.2 错配修复蛋白表达与CRC 关系

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分型、TNM 分期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见表1。

2.3 P53 蛋白表达与CRC 关系

P53 蛋白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型、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 见表2。

表2 P53 蛋白表达与CRC 关系[n(%)]

2.4 微卫星不稳定与P53 蛋白表达相关性分析

将研究设计相关数据录入系统,经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得,P53 蛋白表达阳性与微卫星不稳定呈现负性相关(r=-0.136,P<0.05)。

3 讨论

CRC 的发病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无症状,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症状多与息肉、痔疮等疾病类似,极易被忽略;CRC 患者病情进展至晚期均无典型临床症状,确诊患者多预后不良,且病死率高。目前,胃肠镜作为体检项目的开展, 能让部分患者在发病早期确诊,可接受手术、放化疗等治疗,但病情进展快,预后不理想,对治疗不利。 以往的研究指出,CRC 发病主要是因上皮细胞发生瘤变,再癌变[7]。 但深入的基因研究发现,DNA 错配修复缺陷以及引起的微卫星不稳定通路是重要通路[8]。 正常机体内,DNA 错配修复是维持基因稳定、正常遗传信息的重要保障,错配修复蛋白能在DNA 复制时识别错配的碱基对,并加以修复,确保基因可稳定遗传。若在这个过程中因错配基因突变型失活或修复基因甲基化失活, 造成微卫星不稳定,就会引起相关蛋白异常表达;若该过程中某些抑癌基因和癌基因表达异常, 即会引起肿瘤的发生[9-10]。

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缺失是CRC 患者微卫星不稳定状态最直观的反馈,MLH1、MSH2、PMS2、MSH6 为4 种主要蛋白, 错配修复系统异常会直接导致一种或多种蛋白异常表达, 因此通过检测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缺失情况, 即可监测CRC 疾病状态。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缺失情况可以预测CRC 微卫星不稳定状态。错配修复过程中MLH1、MSH2 两种蛋白通过结合同源蛋白生成二聚体调控错配修复作用, 而PMS2 是MLH1 的配对蛋白,MSH6 是MSH2 的配对蛋白, 主导蛋白MLH1和MSH6 突变后会引起对应二聚体降解, 引起主蛋白与配对蛋白共同缺失的发生。 因此,PMS2 蛋白会随着MLH1 蛋白的缺失而缺失,MSH6 蛋白亦会随着MSH2 蛋白的缺失而缺失, 多表现为2 种蛋白共同缺失。 该研究结果显示:61 例CRC 患者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约占18.03%,单种蛋白表达缺失占比最低为4.92%,最高11.48%,MLH1、PMS2 共同表达缺失为8.20%明显高于MSH2、MSH6 共同表达缺失3.28%,MSH2、MSH6 表现为共同缺失, 且两种蛋白共同缺失也符合上述内容。 该研究结果显示,P53 蛋白表达阳性率47.54%,其中4 种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与组织分型、TNM 分期相关,P53 蛋白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型、TNM 分期、 淋巴结转移有关;P53 蛋白表达阳性与微卫星不稳定呈现负性相关。 有研究指出,结直肠癌患者P53 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4.9%,其表达与MSI 表现为负性相关 (r=-0.169,P<0.05)[11],该研究结果与其具有一致性, 提示微卫星不稳定与P53 蛋白突变可能CRC 发病的两种不同机制,分别在疾病不同阶段发挥作用。 P53 蛋白构成重要的抑癌基因,参与DNA 损伤修复、细胞凋亡、细胞生命周期阻滞等过程[12]。 肿瘤病情的进展与P53 蛋白突变关系密切, 约50%的恶性肿瘤患者均存在P53 突变[13-14]。 有研究指出,CRC 患者P53 蛋白突变耐药性更高,说明P53 蛋白突变与预后不良关系密切[15-16]。但P53 蛋白有不同类型,野生型和突变型蛋白缺失诱发的癌变机制也不同,野生型P53 蛋白缺失与侵袭程度相关,突变型P53 蛋白则具有功能获得活性[17-18]。不同类型CRC 在发病机制和通路上存在差异,因此P53 蛋白的研究有利于明确CRC 发病机制,对临床诊断、靶向治疗、预后监测等有里程碑意义。

微卫星稳定性的检测可预测CRC 的预后,可作为预后标志物应用于临床,早期CRC 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可借鉴检测结果。4 中错配修复蛋白与P53蛋白的表达均与TNM 分期相关,因此微卫星稳定性的检测对TNM 分期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该研究尚无法阐明微卫星状态预测预后的相关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活性反应强烈,突变后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相关。

综上所述,CRC 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 建议进行微卫星稳定性相关的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检测,以指导患者的诊疗方案的制订, 同时还可应用于预后的监测。

猜你喜欢
着色直肠癌阳性
早期HR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选择与思考
胃复春胶囊辅助治疗初治幽门螺杆菌阳性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CT与MRI检查的应用效果对比
着色后的战地照片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10位画家为美术片着色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直肠癌便血与痔便血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