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2022-03-18 08:25李冬梅
系统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革兰病原菌耐药性

李冬梅

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丰县 221700

研究表明, 患者住院期间较常见并发症为下呼吸道感染,涉及疾病类型有肺炎、支气管炎及急慢性气管炎等,机体因感染病菌、细菌、支原体等微生物患病[1]。 经流行病学显示,此病在老年群体中更易发生,分析原因与机体肺部生理功能减退、伴有慢性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2],上述诱因导致致病菌感染概率增加,引起患者呈高热、咳嗽及咳痰等症状表现,若未能及时控制感染, 则易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临床实际诊疗此病时发现,与青年群体比较,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难度更高,若用药不合理,则患者症状改善不明确、 甚至使耐药菌株形成的风险增加,增加住院费用、影响疗程。部分学者证实,治疗疾病的关键为明确病原菌、药敏结果[3],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发生滥用抗生素、交叉耐药等情况,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利于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4]。鉴于此,该文选取该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96 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析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研究,样本采集该院收治的96 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男女比例54:42;年龄61~85岁,平均(72.15±5.28)岁;BMI 19~26 kg/m2,平均(23.52±0.26)kg/m2;疾病类型:支气管炎26 例,肺炎24 例,支气管扩张28 例,其他18 例。 患者知情、并对知情同意书签字确认,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纳入标准:①与《下呼吸道感染实验诊断规范》[5]相关标准相符;②经病原菌检测结果、X 线胸片检查确诊;③患者呈胸闷、咳痰及咳嗽等症状表现;④年龄60~85 岁;⑤伴有重症感染者出现休克;⑥有完整资料。

排除标准:①上呼吸道感染者;②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③伴免疫系统疾病者;④既往有其他肺部疾病史者;⑤长期使用免疫制剂、抗菌药物等者;⑥检查禁忌证者;⑦患有精神疾病很难配合采样者;⑧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①采集标本: 经口气管插管, 利用一次性吸痰管、容器对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采集,放置于无菌盒中即刻送往检查。 ②接种标本: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沙保罗平板上接种检验合格的标本,接种后进行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完成操作,由杭州天和微生物有限公司统一提供平板。 ③病原菌分离培养:用全自动血培养系统(BACTECTM9000系列)培养、分离及鉴定所取得的标本,将同一患者相同的病原菌去除,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质控菌落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④菌株鉴定:分离优势生长或者纯培养的可疑菌后, 利用VITEK 2 Compact 鉴定系统对可疑菌进行鉴定, 根据细菌情况具体划分为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真菌。⑤药敏试验:由英国Oxoid提供抗菌药物药敏纸片、M-H 琼脂平板, 利用K-B琼制法进行药敏试验,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2010 年版)”的标准明确药敏结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频数和百分比(%)。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情况

96 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有120 株,其中革兰阳性菌有55 株,占比为45.83%;革兰阴性菌有61 株,占比为50.83%;真菌有4 株,占比为3.33%。 见表1。

2.2 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

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 替莫唑胺有较低的耐药率,耐药率未超过10.00%;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率均超过50.00%。 见表2。

表2 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

2.3 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 替考拉宁有较低的耐药率,耐药率未超过10.00%;对土霉素、红霉素、头孢呋辛、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率超过40.00%。 见表3。

表3 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

2.4 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真菌对制菌霉素、灰黄霉素有较低的耐药率,耐药率是0.00%;对酮康唑、益康唑、咪康唑及两性霉素B 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率超过50.00%。 见表4。

表4 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

3 讨论

既往研究发现,与青年群体比较,老年患者大多伴有基础病症,卧床率高、疾病重及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导致其常伴有咳嗽反射降低、意识障碍及脑血管病症, 且机体因支气管纤毛上皮、 肺泡弹性能力减弱, 未能彻底清除异物, 导致分泌物易淤积于呼吸道,影响痰液分泌,最终引起下呼吸道感染[6-8]。 部分研究表明,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后,具有感染类型复杂、 治疗难度高等特点, 若临床使用抗菌药不合理,则极易增加机体耐药性,使治疗周期延长、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有文献指出,目前对病原菌的耐药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生成灭活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靶点改变等因素有关[9]。 随着现代医疗事业发展, 临床逐渐加强监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耐药性,目的是对老年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类型切实了解, 以不同属性病原菌的耐药特征为基点,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生素,避免发生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使诊疗有效性提高,为患者用药合理性、安全性提供可靠的保障[10-12]。

该研究显示: ①革兰阳性菌55 株, 占比45.83%;革兰阴性菌61 株,占比50.83%;真菌4 株,占比3.33%, 表示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移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因年龄大、 各功能减退及营养状态差等因素, 增加侵袭性操作风险, 逆向定植胃肠道内定植菌,使革兰阴性菌的感染风险增加,且分析检出真菌的原因发现,机体因伴有基础性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力减退等因素,引起菌群失调,或者使用糖皮质激素也会引起下呼吸道感染[13-15]。②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替莫唑胺有较低的耐药率,耐药率未超过10.00%。 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有较高的耐药率, 耐药率均超过50.00%,表示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较多,其中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溶血葡萄球菌,以药敏结果为基点,切实选择抗敏药物可充分发挥药效[16-18]。 ③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替考拉宁有较低的耐药率, 耐药率未超过10.00%;对土霉素、红霉素、头孢呋辛、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率超过40.00%。 分析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环境中广泛分布,对于年老体弱、免疫低下者, 侵入性操作与呼吸系统均引起铜绿假单胞菌在院内传播, 因其耐药机制复杂、 耐药性固定,临床需尽早预防该菌,尤其重视治疗、可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且肺炎克雷伯菌也是临床较常见的病原菌,其对头孢菌素类、安曲南等动抗菌药物发挥水解作用,以质粒方式在菌株间传播[19-22],易发生局部流行情况; 鲍氏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也在临床较常见,呼吸内科患者实行侵入性操作时,易引起严重后果,如脑膜炎、败血症等,且该菌已有耐药菌株出现,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因此建议临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指导进行抗菌治疗,保证用药合理性,避免药物滥用或不良反应发生。④真菌对制菌霉素、灰黄霉素有较低的耐药率,耐药率是0.00%;对酮康唑、益康唑、咪康唑及两性霉素B 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率超过50.00%,说明该文革兰阴性菌占比50.83%与黄洪琳等[23]文献中革兰阴性菌占比81.60%的结果相似,因此鉴定病原菌、 提供对症用药可尽量选择耐药率较低的药物,保证用药安全,效果较理想。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后,需使用大量抗生素治疗发挥抗感染效果,但随着临床抗生素滥用情况增加,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逐年升高,对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定期需明确病原菌分布、耐药性情况,对抗生素使用指征需严格掌握, 降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医源性感染发生风险,以病原菌鉴定、药敏试验结果为基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保护好敏感药物、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充分发挥药效、保证用药安全,具有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革兰病原菌耐药性
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菌重症感染新生儿的血药浓度监测与疗效评价
病原菌多重核酸检测试剂盒分析性能质量评价研究
不孕不育女性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关于“耐药性”,你知道多少
当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