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VRD)方案和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及地塞米松(VT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

2022-03-18 08:25张义霞周敏
系统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骨髓瘤电泳多发性

张义霞,周敏

1.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南京中大医院溧水分院)血液科,江苏南京 211200;2.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血液科,江苏常熟 215500

多发性骨髓瘤属于恶性浆细胞单克隆增殖性血液系统疾病, 当前还未完全明确这一疾病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 研究考虑主要是由于M 蛋白的出现、溶骨性病变,引起贫血、骨破坏、高钙血症、肾功能损伤等[1-2]。中老年人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发病人群,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率在1%左右,在全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率在10%左右,仅次于淋巴瘤[3-4]。 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可分为诱导治疗、巩固治疗、维持治疗3 类,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案对于保证治疗效果非常重要[5]。VRD 方案、VTD 方案是当前应用较多的两种治疗方案, 该研究选取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南京中大医院溧水分院)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2018 年10 月—2021 年3 月收治的82 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具体进行两种方案的对比,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探寻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南京中大医院溧水分院)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 收治的82 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VRD 组42 例,男26例,女16 例;年龄42~78 岁,平均(59.86±10.18)岁。VTD 组40 例,男22 例,女18 例;年龄41~77 岁,平均(60.27±10.43)岁。 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全部患者均签署研究同意书, 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6];②初次确诊,入组前尚未接受治疗;③意识、认知正常;④病历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者;②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者; ③在外院接受过其他治疗者;④既往半年内患过严重心血管疾病者;⑤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VRD 组接受VRD 方案治疗,注射用硼替佐米(国药准字H20183261,规格:1.0 mg/瓶)1.3 mg/m2,实施皮下注射, 第1、4、8、11 天; 来那度胺 (国药准字H20170009, 规格: 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25 mg∶21粒/瓶)根据肌酐清除率,正常者选择25 mg/晚,异常选择10 mg/晚,持续口服,第1~14 天;地塞米松注射液(国药准字H37021969,规格:1 mL∶5 mg,包装规格:1 mL∶5 mg×10 支)20 mg 溶入生理盐水100 mL,实施静脉滴注,第1、2、4、5、8、9、11、12 天。

VTD 组接受VTD 方案治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用药同VRD 组;沙利度胺(国药准字H32026129,规格:25 mg×20 片)100 mg/晚,持续口服,第1~21 天。

两组均以21 d 为1 个治疗周期, 共治疗4 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疗效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骨髓浆细胞比例、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血清白蛋白水平。

肾功能: 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均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免疫球蛋白、免疫固定电泳: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免疫球蛋白3 项(IgA、IgG、IgM)水平免疫固定电泳。

治疗安全性: 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病变、腹泻、便秘、细菌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符合正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各指标结果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结束后,VRD 组骨髓浆细胞比例、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均低于VTD 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VT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各指标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各指标结果比较(±s)

组别时间骨髓浆细胞比例(%)β2-微球蛋白(mg/L)乳酸脱氢酶(U/L)血清白蛋白(g/L)VRD 组(n=42)VTD 组(n=4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 组间治疗后值P 组间治疗后值32.41±3.28 6.28±1.13 31.19±3.52 10.12±2.16 10.156<0.001 4.12±0.75 2.53±0.34 4.18±0.79 3.16±0.45 7.175<0.001 195.28±20.13 171.89±23.42 198.81±21.61 183.26±22.47 2.241 0.028 27.48±1.56 35.15±2.13 26.89±1.71 30.42±1.89 10.617<0.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SCr、BUN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VRD 组SCr、BUN 均低于VT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r、BUN 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比较(±s)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SCr(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BUN(mmol/L)治疗前 治疗后VRD 组(n=42)VTD 组(n=40)t 值P 值127.18±3.95 125.94±4.23 1.373 0.174(81.45±2.19)*(101.13±3.22)*32.500<0.001 13.02±1.72 13.05±1.79 0.077 0.939(6.23±1.07)*(8.49±1.24)*8.849<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VRD 组与VTD 组治疗前各指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IgA、IgG、IgM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VRD组各指标均低于VT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免疫固定电泳显示治疗前两组电泳结果均为阳性,治疗后VRD 组39 例患者电泳结果转阴性,转阴率92.86%;VTD 组31 例转阴性,转阴率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8,P=0.049)。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s),g/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s),g/L]

组别 时间 IgA IgG IgM VRD 组(n=42)VTD 组(n=4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 组间治疗后值P 组间治疗后值2.19±0.34 1.02±0.25 2.21±0.38 1.56±0.29 9.045<0.001 8.18±2.46 2.28±1.03 8.26±2.54 5.86±1.89 10.720<0.001 1.65±0.45 1.01±0.41 1.69±0.48 1.37±0.44 3.835<0.001

2.4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VRD 组治疗期间有4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VTD 组治疗期间有5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化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方法, 但由于多发性骨髓瘤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患者身体状况均有较高要求,加上大部分老年人均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多项脏器功能均存在衰退表现, 接受移植治疗的死亡风险较高[7-9]。 因此化疗仍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首选方法。 VRD 方案中使用的硼替佐米为NCCN 指南推荐的一线药物, 可选择性结合蛋白酶体活性位点上的苏氨酸, 明显抑制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的活性,控制细胞核因子中抑制因子的降解速度,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效果[10-11]。 地塞米松则是常用的化疗药物, 不过临床也发现地塞米松用药效果持续时间较短,为保证满意疗效,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治疗[12-13]。

该研究中,VRD 组治疗结束后骨髓浆细胞比例、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分别为(6.28±1.13)%、(2.53±0.34)mg/L、(171.89±23.42)U/L,均低于VTD 组(10.12±2.16)%、(3.16±0.45)mg/L、(183.26±22.47)U/L,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5.15±2.13)g/L,明显高于VTD组(30.42±1.89)g/L(P<0.05)。该研究中,VRD 组治疗结束后SCr、BUN 均低于VTD 组(P<0.05)。 该研究中,VRD 组治疗后IgA、IgG、IgM 均低于VTD 组(P<0.05)。 VRD 组治疗后免疫固定电泳结果转阴率92.86%,明显高于VTD 组转阴率77.50%(P<0.05)。表明VRD 组采取的治疗方案在疗效上更优于VTD组,不仅能更明显改善疗效相关各项指标,且能更明显改善肾功能以及免疫球蛋白、免疫固定电泳结果。分析是由于VRD 组方案中应用的来那度胺可同时发挥直接抗肿瘤、影响骨髓瘤微环境、抗肿瘤细胞血管形成、调节免疫等多项效应,且不同药物之间无明显交叉耐药性,因此能获得更满意的疗效[14-15]。 来那度胺是沙利度胺的衍生物之一,为第二代免疫调节药物,不仅可完全保留下来沙利度胺的疗效,同时在抗多发性骨髓瘤上的活性更强,安全性更好[16-17]。 江炜等[18]研究显示,来那度胺组治疗后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为(8.76±1.08)μg/L,明显低于沙利度胺组(5.01±1.11)μg/L(P<0.05),两项研究在具体数据上差异较大考虑是由于使用的计量单位不同。 该研究中,VRD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与VTD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VRD 组与VTD 组采取的治疗方案均有较高安全性。

综上所述,VR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优于VTD 方案,方案中应用来那度胺能更明显改善肾功能、 免疫球蛋白水平, 提高免疫固定电泳转阴率,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骨髓瘤电泳多发性
油漆车间电泳灰粒的控制及改进方向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宇通展示新引进的整车电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