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3-18 08:25成兴海孙焕建
系统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髋臼股骨颈假体

成兴海,孙焕建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江苏盐城 224000

股骨颈骨折属于临床中常见的骨折病症, 老年人作为该症的易发人群, 近年来发生股骨颈骨折的人数也呈现出日益上升的恶性趋势[1-3]。 老年人骨钙流失量大、骨质疏松、髋关节严重老化,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如负重或跌摔等情况可发生股骨颈骨折,给老年人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带来一定的影响[4-5]。针对该症,目前临床中普遍予以手术治疗的形式,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则属于治疗该症的典型术式,两种术式各有优劣,且目前尚无统一标准[6]。 故该院特以2018 年1 月—2021 年1 月抽取92 例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开展了评估两种术式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的专项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择取于该院治疗的92 例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施不同关节置换手术条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 例。对照组:男17 例,女29 例;年龄70~93 岁,平均年龄(76.49±4.13)岁。 观察组:男21 例,女25 例;年龄65~85 岁,平均年龄(70.87±3.92)岁。该研究涉及内容、过程、预期结果均呈报于该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 研究前均由相关责任医师就对象家属予以了详细的医学诠释并获得了对象家属知情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相关诊断筛查及影像学确诊症状符合股骨颈骨折标准,且手术指征完全;②具一定治疗依从性,谨遵医嘱,临床病历清晰完整者。 排除标准:①具有精神障碍,丧失意识、感知判断者;②合并心、肾、肝等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④无法实施随访者。

1.2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需要进行术前评估, 检查重要脏器功能是否正常。对照组予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象予健侧卧位,手术部位常规消毒。基于患者身体状况决定患者麻醉类型。 如低血容量或休克的患者不能进行全身麻醉, 只能进行硬膜外麻醉。 待完全麻醉后, 就髋关节后外侧行手术切口, 逐层切开至肌肉层,将臀大肌肌束钝性分离,再切断其余外旋肌群,使髋关节充分暴露。切开关节囊,对髋关节进行内收内旋,将股骨头取出,并保留一段长度约为1~1.5 cm的股骨矩。 行股骨颈部位开口,扩大股骨髓腔,根据扩髓大小选择合适股骨柄植入,植入合适股骨头。放置负压引流管,进行冲洗处理,逐层关闭切口并缝合包扎。观察组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取髋关节后外侧手术切口,至取出股骨头之前同以上对照组方法,之后显露髋臼,锉去髋臼上残留的软骨,露出硬的软骨下骨, 出现均匀分布的出血点即可植入相对应大小的金属髋臼,再进行股骨的髓腔锉大,锉大以后选择适合的股骨假体,植入以后再安装股骨头、安装髋臼内衬,复位,检查没有脱位倾向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冲洗处理后逐层关闭切口并缝合包扎。

两组术后均实施负压引流, 基于对象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适量的恢复性训练。 两组对象均予以3 个月以上的电话随访,并定期影像学复查。

1.3 观察指标

通过随访,评价对比两组对象手术效果(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手术效果具体可细分为3 个级别:①显效:影像学检测结果股骨颈骨折处愈合良好,无坏死等不良情况,患者能适当活动;②有效:影像学检测结果显示股骨颈骨折大幅度愈合, 无坏死等不良情况;③无效: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肌体明显虚弱, 影像学检测骨折愈合不良。 手术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髋关节功能则依据国际Harris 评分法评价,评分涉及术后疼痛程度(47 分)、髋关节功能(44分)、髋关节活动度(5 分)、髋关节畸形程度(4 分)4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并发症则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髋臼磨损、深静脉栓塞、股骨颈缩短; 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手术有效率(93.48%) 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有效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观察组术后3 个月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活动度、畸形程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分]

组别对照组(n=46)观察组(n=46)t 值P 值疼痛程度31.12±3.53 40.53±3.51-12.821<0.001髋关节功能29.59±3.78 37.86±4.02-10.165<0.001活动度2.95±0.88 4.08±0.76-6.591<0.001畸形程度 总评分2.53±0.91 3.16±0.71-3.702<0.001 75.28±4.33 86.45±4.06-12.763<0.00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35%)明显低于对照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属临床中的常见髋部骨折类型,在全身骨折中其发病率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 最常见的发病群体是老年人[7]。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后,除了髋部疼痛症状,还表现为无法站立和行走。 此外,患者的体征也发生了变化,如肢体畸形、功能障碍等。 当发生以上症状时,可通过X线检查是否患股骨颈骨折[8]。若在受伤后立即拍摄的X 线上看不到骨折线,可以再通过CT 和磁共振检查或者2~3 周后再次拍摄X 线检查。 这是因为骨折处部分骨质发生骨吸收现象, 需要2~3 周才能清楚显示[9]。因此,如果临床上怀疑发生股骨颈骨折时,即使X 线上没有骨折线,但仍应将其视为嵌顿性骨折,2~3 周后应重新检查。 股骨颈骨折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还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一经发现确认,应尽快手术治疗[10]。

如今临床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方法。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使用一种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类似于人体骨和关节的假体,通过用骨水泥、打压骨长入、螺钉等将人工假体固定在正常骨上,来替换因疾病或损伤而受损的关节面[11],以此达到清除病灶,消除疼痛、重建患者髋关节的正常功能的目的,是一种较成熟可靠的治疗手段[1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半髋关节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 两种手术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目前临床上暂时没有统一的标准[13]。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方法,仅置换了患者的股骨头,植入股骨柄生物假体;保留了原有髋臼,不植入人工髋臼。半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较短、手术造成创口较小、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负担的优点, 因此该方法适用于身体情况与手术耐受性都较差的群体[14]。 但该方法仅植入股骨柄生物假体,患者的髋臼仍然是正常骨,髋臼与假体长期接触摩擦,容易导致髋臼磨损、增生和假体松动,假体的运动范围难以恢复正常,患者髋臼会剧烈疼痛,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5]。 而全髋关节置换术补充了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不足。 全髋关节置换术置换了患者原有的髋臼和股骨头, 植入了股骨柄生物假体和人工髋臼[16]。 该方法植入的假体和人工髋臼的适配性相较于假体和正常骨更高,能降低骨骼间的摩擦,有效代替损伤骨骼,为股骨头提供更大的运动范围,髋关节屈伸功能能更快速有效地恢复, 疼痛发生率也较低,有效去除受伤髋臼,保证髋关节良好,使患者术后情况更加稳定[17]。

胡建彬[18]就其研究中,将60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均分为两组, 分别实施全髋及半髋关节置换术。 结果提示,全髋置换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半髋置换组(73.3%),但全髋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3.3%)则明显低于半髋置换组(23.3%)。 且全髋置换组髋关节功能Harris 总评分(83.5±6.1)分明显优于半髋置换组(69.2±5.1)分。而依据该次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对象手术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P<0.05);观察组对象术后3 个月疼痛程度(40.53±3.51)分、髋关节功能(37.86±4.02)分、活 动 度(4.08±0.76)分、畸 形 程 度(3.16±0.71)分及总评分(86.45±4.0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1.12±3.53)分、(29.59±3.78)分、(2.95±0.88)分、(2.53±0.91)分、(75.28±4.33)分(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35%)明显低于对照组(17.39%)(P<0.05)。 结果充分印证了,手术效果方面,半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治疗效果较差, 植入假体与骨骼的摩擦造成剧烈疼痛,对患者身体再次造成负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治疗效果优, 适配的假体与人工髋臼能更好地保护患者骨骼。 且全髋置换术能更为全面清除病症部位,使得炎症等发生率显著降低,术后髋关节恢复更佳,且有效地控制了并发症发生。该次研究结果也与胡建彬研究结果保持了基本一致, 印证了研究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予以全髋关节置换能获得优异的临床效果,且该术式并发症较少,患者术后恢复更为理想, 该术式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髋臼股骨颈假体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例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舒适护理用于股骨颈骨折病人中的效果评价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缺损的处理策略
体隆鼻前后要注意什么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