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分析

2022-03-18 08:26王永升刘镜军
系统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不合理药学抗菌

王永升,刘镜军

单县中心医院药剂科,山东单县 274300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是一种在临床较为多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典型特征,具体可表现出咳嗽、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或体征[1]。AECOPD 是慢阻肺病情进展极快的时期,如未得到有效干预,可导致呼吸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2]。 在治疗AECOPD 过程中基于急性加重期多因细菌感染的原因, 常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因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尤为重要[3-5]。 近年来因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带来的耐药性问题和不良反应风险提升,因而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成为临床治疗AECOPD 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6-8]。 该次研究旨在提升药物合理使用,因而在AECOPD 治疗过程中增加药学干预, 通过药学干预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研究选取该院2010 年2 月—2021 年4月收治的145 例AECOPD 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药学干预在其中发挥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46 例AECOPD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成两组,各73 例。观察组男45 例,女28 例;年龄56~83 岁,平均(69.25±6.72)岁;病程2~11 年,平均(6.78±2.68)年。 对照组男43例,女30 例;年龄55~83 岁,平均(69.31±6.65)岁;病程2~12 年,平均(6.88±2.62)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取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取得入组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阻肺的诊断标准[9],且患者处于疾病的急性加重期;②患者配合治疗活动的开展。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肺疾病、呼吸系统疾病;②恶性肿瘤患者;③易过敏体质、激素依赖者;④主要器官、脏器存在严重功能损伤。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方案,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医师口头告知患者如何口服药物,叮嘱患者避免漏服、多服,并提醒家属协助患者服用药物。

1.2.2 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方案,治疗期间药学干预介入到治疗中。具体实施如下:①药剂师依据AECOPD 患者的疾病特点,结合该院临床用药规律、药物种类等确定抗生素的使用范围,明确使用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和选用标准。将使用指征、选用标准、 用药规范进行打印, 供临床医师在治疗AECOPD 患者中使用。 同时药剂师加强与医师的沟通、协调,明确在治疗慢阻肺的过程中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此外及时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确保合理使用抗生素,共同提升药学干预的应用价值;②制订抗生素合理使用与绩效挂钩的标准, 将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执行情况与科室的绩效挂钩, 使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能够切实落实。 对于工作中抗生素不合理使用较为频繁的科室或医师依据标准进行惩罚, 对于抗生素合理使用到位的科室或医师, 依据标准进行奖励;③药剂师参与到一线查房中,确保更加准确地评估是否合理使用抗生素, 避免单凭文书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而导致的不客观评价。 在查房过程中与患者加强沟通,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治疗需求等。同时通过一线查房获取的一手资料, 与临床医师沟通抗生素的使用方案,优化抗生素的使用方案,确保合理使用的前提下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症状、 体征改善所需要的时间差异。

②采用多功能肺功能仪对患者的第1 秒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指标进行检测,并计算FEV1/FVC。

③统计两组患者在研究开展过程中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 不合理使用情况包括:剂量不合理、联用药物不合理、药物种类不合理、疗程不合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听音改善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对比[(±s),d]

表1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对比[(±s),d]

组别 喘息缓解时间 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听音改善时间观察组(n=73)对照组(n=73)t 值P 值2.86±0.65 2.95±0.68 0.817 0.415 6.10±1.87 5.95±1.78 0.496 0.620 6.58±1.82 6.61±1.78 0.101 0.920

2.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对比(±s)

组别观察组(n=73)对照组(n=73)t 值P 值FEV1(L)治疗前 治疗后FVC(L)治疗前 治疗后1.82±0.45 1.85±0.46 0.398 0.691 2.35±0.51 2.38±0.52 0.352 0.725 2.36±0.65 2.38±0.61 0.192 0.848 2.86±0.61 2.85±0.62 0.098 0.922 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77.12±5.62 77.73±5.51 0.662 0.509 82.17±4.52 83.51±4.61 1.773 0.078

2.3 两组患者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对比

观察组剂量不合理、联用药物不合理、药物种类不合理等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对比[n(%)]

3 讨论

AECOPD 是慢阻肺病情急剧变化的阶段, 此阶段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进一步导致血气指标下降,是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0]。 临床重视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但患者治疗中面临的风险依然较大,需要不断优化用药方案[11]。 慢阻肺患者多由于细菌感染的影响而进入急性加重期, 因此在治疗中需要使用到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在AECOPD 患者抗感染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由于抗菌药物的多样性,对药物的要求较高[12]。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不能取得理想的抗菌效果, 还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发生,加重病情[13-14]。 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成为临床必须解决的问题。

该次研究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药学干预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导。 研究中通过制订抗生素合理使用规范, 切实落实合理使用抗生素规章, 加强与临床医师用药沟通等措施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更为合理。临床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为达到理想的抗菌效果,往往超标准、超指征使用抗生素,虽然达到预期的抗菌效果, 但由此增加了药物耐药性风险和不良反应风险[15-17]。而在该次研究中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纠正,不仅保障了抗菌效果,也提升了用药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后观察组的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听音改善时间基本与对照组基本一致,表明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也能获得理想治疗效果。 而在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对比中显示, 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证实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会对治疗疗效造成负面影响, 也不会使患者抗菌效果降低。 而在药学干预下观察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显著减少, 研究中观察组剂量不合理、联用药物不合理、药物种类不合理等总发生率为2.74%,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药学干预对合理使用抗生素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对保障患者抗生素的使用安全有积极意义。 石军飞等[18]的研究中,在临床药师干预下使用抗菌药物使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逐年下降, 其中用法用量不合理由2016 年2.45%,在2018 年下降至0.00%;而用药疗程不合理由2016 年3.73%,在2019 年下降至0.34%,再次证实通过药学干预可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与该次研究结果相互映证。从该次研究结果而论,证实药学干预在AECOPD 患者中应用不会降低患者治疗疗效,但会显著降低不合理使用,继而保障患者药物使用的安全性[19-20]。

综上所述,药学干预对AECOPD 患者治疗中合理使用抗生素有积极作用, 在不对治疗疗效造成负面应用的前提下,可显著减少不合理使用的发生。

猜你喜欢
不合理药学抗菌
什么是抗菌药物?
“抗菌抗病毒”口罩消费风险提示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神回复
差评不合理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