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思维能力与思想教育的探讨

2022-03-21 09:34余芬芳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思维能力初中语文

余芬芳

摘要:初中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意识,提高学科综合能力的最佳时期,也是引导同学们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老师应当更加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改善学习环境、深度解析文章等方式增强初中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开展思想观念教育,从而使他们真正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结合初中语文的特点,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开展思维能力与思想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思想教育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初中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最有效方式,人类的思维意识与学科知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学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的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思维能力的增强也可以促使学生更快速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另外,语文老师还可以利用丰富的学科资源对初中生开展思想方面的教育,在改善他们语文思维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正向的思想观念意识,使其拥有更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一、创建语文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老师要想提高同学们的学科思维能力,就需要先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改善传统枯燥的教学氛围,为初中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体验环境,使他们的思维能够时刻保持最佳状态,从而真正激活同学们的思想意识,提高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创设与之相符的多媒体学习情境,然后再引导初中生对其进行思考和探索,并逐渐找到正确的思维方法,从而更快速的理解文章内容,掌握语文知识[1]。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课程为例,这篇文章讲述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故事。老师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深刻的感受到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热情朴实的特点,可以在网上找寻一些相关的视频剪辑在一起,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出来,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让他们看到西南边陲地区美丽的景色,以及当地的风土民情,并借此引导他们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探索课文中都有哪些人出场?他们分别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等等,让同学们通过分析故事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使其真正感悟到当地人善良热情的品质,从而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二、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激活学生语文思维

除了创建教学情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之外,语文老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模式开展思维训练活动[2]。小组合作教学指的是班级学生按照一定规律或要求组合成多个学习小组,老师再结合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自主性探究任务,而同学们要做的就是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快速找到最佳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避免学生的思想僵化,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会因为自身的认知水平、思考能力、知识面、理解能力等因素而产生不一样的观点,也正是由于多个观点的碰撞,才能更好的激活初中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促使他们能够主动跳出自己的思维舒适圈,从而真正提高发散性思维能力。

另外,小组合作讨论活动还能有效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想象力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思维活动,它需要人们利用已知的事物想象或创造出未知的事物。比如,同学们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创建小组合作活动,让各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一幅《天上的街市》画作,诗歌中所提到的“天河”“牛郎”“织女”本就是神话传说,所以初中生并不需要完全按照现实生活的样子进行绘制,可以通过想象创新出一些从未见过的景象,还可以通过讨论创造出更富有意义的场景,进而绘制出更具有吸引力的画作。教师利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初中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还能更好的激发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性语文思维能力。

三、深度解读文章词句,提高思想感悟能力

初中语文教材相较于小学来说内容更加丰富,而其中也包含着更多寓意深刻的名言警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等,还有很多流传千年的古诗词文化和其他传统文化。这类文章中的每一个词句都经过了创作者的深思熟虑,因此,蕴含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带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模式,让他们通过对汉语词句深层次的分析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提升同学们的文章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使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意识[3]。

以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课文为例,这是一篇演讲稿,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和觀点表达出了一生专注于科研的意愿,也从侧面体现出了他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同学们通过分析关键性语句还能感受到作者对年轻人所寄予的厚望,如,“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研究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等等。教师结合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不仅拓宽了他们的语文视野,还能加深初中生对思想内涵的理解,在提升感悟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借助语文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责任意识

初中语文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主要教学途径,所以,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把先进的思想理念、正确的观念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等要素融入到课堂中,从而使学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4]。比如,在学习《我爱这土地》课文时,老师可以先给同学们讲述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然后再带领他们细致分析诗歌内容,探索“暴风雨”“激怒的风”“黎明”“羽毛”等词语代表着什么,而作者又想借它们表达怎样的思想等等。初中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能够真正体会到作者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而学生在这样的情感熏陶下也能逐渐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当前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初中语文老师需要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根据课程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并在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中培养同学们的语文思维能力,加深他们对文章内涵的感悟,从而使其形成真正的思想观念意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邵霞.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智力,2021(13):57-58.

[2]张嘉麟.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新课程,2021(11):195.

[3]李玉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中学语文,2021(27):80-81.

[4]刘义芹,刘吉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合思想教育的探究[J].新课程,2021(29):81.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思维能力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