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分析

2022-03-21 11:07徐玉梅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徐玉梅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自然科学知识,接触自然生态的一门学科。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理论知识,本文将着重探讨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宗旨的学科,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探究能力,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坚持生活化教学策略,引导小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充分感受科学知识、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提升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资源的意义

(一)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学生要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小学科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地位,保护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需要使用新兴的具有创新性的小学科学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合理运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活化资源。这些生活化资源就是取材于小学生周围环境中的素材,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见到这些生活化的材料,将会更快速地融入教学活动中,促使自己与科学教学没有距离感,能够更好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激发自己的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从而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进一步推进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科学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必须是开放式的且具有多样性。将鲜活的生活化资源融入到小学科学教学中,使得老师转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不仅在校园中而且到家里、社会、大自然中学习科学,灵活运用科学,开拓自身的学习视野,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

(三)有助于科学课程中的重难知识点的突破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一些重难点问题成为小学生学习的障碍,并且,小学阶段的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在初始阶段,对于这些重难点知识无法触及核心内容,如果这时老师仍然使用固有的教学方式,学生就很难掌握这些知识点,使得自己的知识形成断层。小学科学老师想要教好这些重难点知识,就需要借助生活化资源,使得这些重难点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与形象化,降低了其理解难度,让小学生在这种生活化情境中更容易理解这部分知识,并且拓展了自身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创建生活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透过生活感知科学,透过科学感知生活,从而提升学生的素养。在科学课堂上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意识。

例如,教师在讲授饮食科学相关教学内容时,首先提出问题:假设班级要组织同学们聚餐,同学们希望餐桌上出现哪些食物呢?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自己喜爱的食物,这种生活情景类的问题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将具有代表性的食物名称进行汇总,让学生根据所学科学知识分辨饮食结构是否合理。还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不爱吃的食物,从这个问题入手,让学生了解偏食和挑食对健康产生的影响。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兴趣,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设置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教师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需要设置探究活动,注重实践研究。通过开展探究活动,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进行《动物》一课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校园的土壤中找到蚯蚓并饲养在班级里,要求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观察蚯蚓的习性。在课堂上,教师展示活动探究要点:观察蚯蚓在受到外界干扰后的应激反应、蚯蚓的再生能力、蚯蚓的向光性、蚯蚓的行走方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蚯蚓的特征,让学生通过用树叶触碰蚯蚓的方式观察蚯蚓的应激反应。学生总结蚯蚓外貌特征时,发现蚯蚓是没有脚的,从而观察蚯蚓的行动方式等。在活动探究的过程中要做好记录,探究活动完成后,教师再对此次观察活动做出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三)布置实践作业,提高科学运用意识

“作业”是各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中,作业大部分都是书面形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课上所教知识的印象,但是却与新时期科学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背道而驰”。就此,在小学科学的实际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可实践的课后作业,有效调动学生的作业完成积极性,使其能真正将课上所教的理论知识内化成自身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完“植物的一生”这一部分的知识教学之后,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养成”作业,即引导学生发掘自己家里的空间,在阳台或者家里的小院里开展种植活动,植物的种类不做要求,种植的数量也不做限制,学生只要挑选自己喜欢的进行自主种植、自主养护就可以。同时在种植过程中,要求学生以文字和照片的形式制作“种植记录”,以记录植物的生长轨迹“种子发芽了”“幼苗长大了”“植物开花了”“植物结果了”。进而使学生在真实的照护体验过程中,不仅能积极完成科学作业,还能有效认识植物的种子形态、根茎形态、果实形态,掌握种子发芽的条件等科学知识,真正了解“植物的一生”,也有效助力学生生活经验与生活能力的积累与丰富。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坚持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不断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有效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琴.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第二课堂(D),2021(01):52-53.

[2]何秀娴.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科幻画报,2021(10):39-40.

[3]汪杜娟.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J].天津教育,2021(27):82-83.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