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以戏化人,让学生多元成长

2022-03-21 05:35周靓华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戏剧教育导师制美术教学

周靓华

摘要:中学戏剧、美术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文尝试将戏剧教育与学科、德育活动相融合。学生们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学会自主管理,自我成长,在学科融合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意志培养,以德育人。

关键词:戏剧教育;美术教学;立德树人;导师制

研究背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强化学校的美育育人功能,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校育人的制度,笔者所在学校在2021年初启动了全员导师制,让每一位教师成为学生导师,导师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生活、学科等各项指导教育的老师。由学生自主选择导师,每位导师负责15名左右学生的指导与教育,对学生进行家访、心理辅导、学业学科指导等方面,可以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的个性化特色发展,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在导师制工作中,我们思索着如何推进导师制,如何将德育融入,将学科知识融入,关注每一位学生,为学生提供特色化、个性化的指导。作为艺术学科,社团活动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可以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很好的动力源泉,以戏剧社团和美术学科为载体,引导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社团与其他课程有一定区别,作为指导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创新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艺术社团根据学生兴趣,自主报名的方法加入。学校的戏剧社团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角色扮演、形象演绎、创编故事等一系列互动方法实行实践体验教学。

2021年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区举办第五届学生话剧艺术展演,选择排演《红岩》。节目整个故事凸显革命者们伟大的精神实质,红岩精神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笔者作为艺术团导师在课堂中与学生讲述,我们需要运用艺术和社团课时间来排练,笔者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角色分配,引导学生在戏剧中的剧本研读、创作、语言表达使得学生学会更加独立思考,体会知识具象化的过程。在戏剧排练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纪律上存在思想不集中,自由散漫情况,同时又比较胆怯,缺乏自信心,这时作为导师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的身边,耐心倾听他们的困惑,解答学生的问题,举荐合适的学生作为队长,充当社团管理者,其他学生也兼任社团职务,自主管理,这一举措,拉进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们身心放松了许多,让孩子们慢慢的有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凝聚力。在演出前由于经费问题,很多舞台表演道具只能自制,于是笔者运用美术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废报纸、旧布艺与其他美术材料进行道具制作与创新,例如擅长书法的学生写横幅,手工方面导师示范方法,师生一起动手制作舞台道具等。学生感叹到:每个人都是这部戏的一份子,皆不可或缺,因为热爱,因为创新与尝试,一切都简单了。在一次次反复的排练和实践中学生成长了,同时也出色的完成了演出。

经验萃取

在学校戏剧艺术团及美术教育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团队合作、自我管理、换位思考等能力,让每个学生学会表达展示自己。在实践中积极挖掘戏剧中的美育价值,在学校德育体系逐渐融入戏剧与美术教育中。

一、换位思考,以德育人

戏剧教育学习中研究角色、分析角色、思考角色、演绎角色,实际上是一个学习、能力提升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与培养的过程。现代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成长过程等决定了他们很难真切感受那个时代下共产党员们所面临的困境,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态。只有在反复研读剧本和排练的过程中,师生一起对人物角色进行剖析和探讨,让学生们逐渐融入进他们所饰演角色,他们才能体会在那种背景下革命者仍然能坚定信念的不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潜移默化的对人格品性进行熏陶,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与情感,在美育中滋养学生的心灵。在与角色的沟通中,心灵得到了洗礼。

二、自主管理,自我成长

学生自主管理社团,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有独立自主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学生的学习态度也积极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导师只是引导者,在整个排演过程中,有演员、舞台监督、配音等,社团设立多个分工明确的部门,例如导演部、创作部、宣传部、舞美部、演员部门等。不同部门的工作能锻炼和培养不同的能力,他们各司其职,齐心协力,例如在面对舞台道具困惑中,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美术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制作,将美术课程中所学习的立体构成、书法、展示设计等美术知识围绕一个项目进行,在项目实施中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得到自我的成长。有的画画较好的女生充当化妆师,信息技术擅长的学生负责做舞台背景宣传等,学生们共同商量对策,也不再畏惧,凝聚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社团活动中也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才能,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实践摸索中成长。

三、融合实践,意志培养

美育不应该只停留在某个学科,改进美育的教学,需要挖掘不同学科所蕴含的美育知识与育人价值。戏剧可与美术学科融合,戏剧的舞台美术设计、人物与服装造型设计等都与美术有着直接关联,形成视觉上的享受。学生们在戏剧社团与活动中体验,将自己置身于戏剧的环境中,角色演绎,舞台道具制作,这种体验是全身心的投入,知行合一,内在的动力得到激发,一个完整的戏剧演出,离不开参加者的坚持。在实践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懂的坚持。用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使得跨界的艺术课堂充满乐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格。

苏格拉底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他想成为的自己。” 教师是美育教育的实施者与引领者,在艺术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合作,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以美育人,以戏化人,让学生多元成长。

参考文献:

[1] 吴颖惠. 戏剧教育:学校德育建设的新途径[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 (10): 27-28.

[2] 顧霁昀. “以美育人”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基于教师美育素养的视角. [J].教师教育研究,2021,(3):32

猜你喜欢
戏剧教育导师制美术教学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从美国非营利戏剧组织看观众培养
浅谈如何在少年儿童中开展戏剧教育
中小学校园戏剧探索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校园戏剧丰富中小学教育提升学生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