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2022-03-23 12:14王梦喆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舆情大学生

张 澜 王梦喆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3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1]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中,大学生群体作为互联网的忠实用户,面对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时,引导学生灵活地通过新媒体平台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发内心的情绪,避免学生陷入自由主义思潮,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突发事件及其特征

高校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的加速发展,使得突发事件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吸引社会大众的目光。[2]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内涵

突发事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突发事件也被称为“公共紧急状态”或者“危机事件”,主要表现为能够对社会产生一定危害的事件;狭义的突发事件是归属于危机事件,可以把突发事件定义为是偶然发生的危机事件,意在强调不可预测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3]一般指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造成的,对社会和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在高校的校园内部突然发生的,由校内的大学生主导,通过一些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起产生的,不以高校的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对学校的工作、教学、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冲击、影响和危害的事件。[4]根据高校常见的突发事件将其划分为社会政治类、公共卫生类、学校管理类、学校治安安全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类、学生心理疾病类六个类型。高校突发事件的实质在于事件的发生时间要具有突发性,事件的发生是校方没有预想到且没有进行防备的;事件的产生是对高校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性,对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以及教师的正常教学和高校管理者的日常管理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干扰。当危害性和突发性都具备时,才能判定这是高校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是指网民群体利用网络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地传播某个社会热点或敏感信息,为了共同的利益和诉求,制造社会舆论,甚至发泄心理不满,利用网络媒体大肆宣传、炒作,成为网上讨论的热点,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集群行为。[5]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测算,截至2022年2月,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10.32亿。回顾2021年来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H&M抵制新疆棉事件、郑爽代孕事件、《青春有你3》因为倾倒牛奶被广电叫停事件、特斯拉女主维权事件、互联网公司取消大小周事件、鸿星尔克捐款掀起“野性抢购潮”事件、薇娅、雪梨等网络主播偷漏税事件、黑龙江学姐张某玉“嚣张查寝”事件等,这些网络舆情事件涉及到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大多是大学生感兴趣的,在网上发布、传播后,能够迅速引起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通过抖音、微博、微信等渠道发表评论、表达诉求乃至组织行动,不断催化网络舆情的发展发酵。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

高校是青年学生的集合地,是突发事件频发的主要场合之一,且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1.社会政治类突发事件。高校中的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待成熟的时期,具有强烈的正义感,极易冲动,对社会政治上的一些热点问题缺乏准确的判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在网上发表一些错误的言论或者是参加一些具有危害性的群体性活动,极易被外部敌对势力盅惑和利用。

2.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高校校园人员众多,一旦发生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很容易在校园内造成扩散,对在校学生和教师都会产生严重危害。

3.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当学生向学校反应在一些生活或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时,学校管理者没有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造成学生的不满情绪加剧。学校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意见,缺乏与学生的沟通,致使学生极易产生不满抵触情绪。这些情况都会引发学校管理类的突发事件的爆发。如,学生组织集体罢课、罢餐等行动。

4.学校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由于高校校园范围相对较大,学校监管不到位、学生不遵守校纪校规、外来人员的侵害或者是交通意外的发生等都有可能造成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的爆发。

5.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突发事件。电子设备已成为大学生的必备工具,互联网纷繁复杂,存在严重的风险。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色情的信息,利用黑客技术对校内网站信息进行盗取,不仅造成学生和教师个人信息的暴露,还有可能造成学生和教师财产的损失。

6.学生心理疾病类突发事件。大学生的心理没有完全成熟,面对学术的压力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以及一些情感问题的堆积而不能进行良好的疏解,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发展成为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三)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

高校突发事件属于社会公共事件的一种,既具有一般社会公共事件的特点,但因为其群体特殊、事件范围影响较大等因素又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1.突发性。高校突发事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事件的突发性,这也是能将其与高校其他事务区别的重要标准。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量变质变规律得出:事物是进行周期性发展的,一定的量变积累就会导致质变。高校突发事件也遵循这样的规律。高校突发事件因为事件发生突然且在很短的发展周期内就能发生迅速的变化,而高校管理者对事件影响程度的大小、波及范围的程度并不能完全地掌握,因此在处理事件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在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事件的传播速度加快,高校管理者更加容易失去对事件的把控。

2.群体性。高校校园作为大学生群体的聚集地,而且随着近些年高校招生政策的调整,在校大学生人数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一旦爆发突发事件,随着舆情的扩散,能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开来。正处于心理待成熟期的大学生,做事冲动,很容易丧失对事件判别的能力,舆情与在校学生、在校学生与在校学生中的互动性越来越强。在校学生不仅促进了舆情内容的裂变,更有可能于在校学生的互动中引发类似舆情的大范围共振,形成更加庞大的舆论旋涡,加之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转变为群体危机事件,造成更加严重的社会影响。

3.持续性。当突发事件爆发初期,高校管理者一定会采取及时、高效、准确的措施进行解决。在网络舆情后续期,一般突发事件已经得到妥善处理,相关网络舆情的热度不断下降,已经不再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后续期对于不同的参与者具有不同时效的影响,但舆情的相关内容却不受时间的限制,长期保留在网络空间,具有“固时”的特征。即使事件本身能暂时得到解决,但由突发事件的发生带来的影响、外界的议论,学生都会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进行了解和讨论,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消散。

4.危害性。一旦突发事件爆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都将面临一系列风险和挑战,尤其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突发事件也更容易受到社会的关注。新媒体时代网民素质良莠不齐,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发布一些具有煽动性的言论,不断夸大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不仅对事件当事人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也可能对高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二、网络舆情引导的必要性

新媒体时代,开通的以微信、微博、微视频、微电影、客户端为主体的“四微一端”的网络交流平台为当代大学生在抒发内心情感、吸收新鲜思想、发表个人见解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6]高校突发事件不仅具有一般突发事件的发生迅速、危害性大、复杂多样的特点,还具有强烈的敏感性、事件源头的隐蔽性、广泛的社会公众性、阶级阶层的平等性等特点。如今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上最活跃的新生一代,获取热点新闻、热门综讯的途径基本来源于网络,这就要求高校管理部门对网络舆情的问题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控制,营造天朗气清、文明和谐的美好校园环境,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发展。

(一)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首要因素

当突发事件在高校爆发时,参与人数和参与深度伴随舆情扩散而不断增加,高校的相关管理部门一般也会做出回应。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扩散和处理期阶段,舆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及受众与舆情管理者之间都具有很强的互动性。由于事件本身爆发的突然性和迅速性,加上媒体和一些其他传媒的运作,使活跃在网络上的大学生群体很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肆意地发表一些个人的言论和观点,甚至还有可能做出集会、罢课等严重的群体行为,破坏校园正常的和谐环境,影响校园安全。如果此时一旦没有做好网络舆情的疏解和引导,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

(二)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全党须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立破并举、激浊扬清,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党动手抓宣传思想工作,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更应常态化进行。

当面对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舆情逐渐升温,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处在校园中的个别大学生不明真相且情绪激进这一特点,引导大学生在各大互联网平台发表一些过激言论并迅速进行传播,突发事件披上了“政治化”的外衣,错误思潮泛滥涌起极易形成意识形态危机。高校进行正确的网络舆情指导,不仅作为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题中之义。

(三)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

对于身处高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还并没有完全地形成独立明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社会价值观。在面对一些敏感问题时,很容易被网络上虚假的言论所蒙蔽,有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很容易使自己迷失在舆论的漩涡中。如果此时没有进行正确的网络舆论指导,学生很容易做出过激的事情,继而可能造成危机事件的爆发。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关乎国家未来,这就要求高校要严把网络舆情关,不能将学生和学校置于舆论的漩涡中。

三、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问题

(一)对网络舆情引导重视程度不高,存在缺位与失位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合地,要把对舆情的把控作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切切实实地做好学生和教师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网络舆情作为新媒体时代互联网行业高度发展引发的热点话题,应该引起高校管理者的广泛重视。但很大一部分高校并没有组建一支专业的负责网络舆情团队,基本都是由各学院的辅导员和学校的宣传部进行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因为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在面对突发事件发生时,很难对网络舆情工作进行很好的布局,进而大大降低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效果。

高校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过程中,作为应对的主体和判断舆情进展程度的首要责任人,在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反观现在的现实情况,大多高校对网络舆情的危害力缺少明确的认识,在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中存在缺位现象,例如缺乏直接责任人、缺乏第一回应人、缺乏一事一办的应对之策。在学校内部对于网络舆情的监管工作存在严重的空缺。对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人员、资金、设备的投入也存在明显不足的情况。

(二)网络舆情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存在理念偏差

虽然现在部分高校开始重视网络舆情问题,建立了网络舆情机制,依然采用的是之前的刻板机械地教条化的教学思维。学校学院开通了官微,立刻通知学生进行关注;学校官微发布了文章,要求学生进行转载宣传。这样的做法,只是增加了官微的浏览量,而学生对于文章内容本身可能完全不了解也没有兴趣,只是简单机械地完成任务,更容易让学生对官方媒体发出的信息存在质疑,更甚者会对突发事件的信息真实性产生影响。这样看来,尽管建立了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但对于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不大,无法高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部分高校存在抱有侥幸心理的现象,认为先通过遮掩、观望的态度等待事件的发展,再进一步寻找解决方法。但在当前新媒体时代,这种侥幸观望的态度,极易引发不作为的舆论导向,进而导致网络舆情的爆发。有些高校在引导方式上,没有体现出主动“引”,有些个别高校为满足维护自身形象的需要,还会采取对网络舆情“视而不见”和被动“堵”的消极行为。

(三)网络道德规范建设欠缺,网络舆情引导的效能不高

网络世界纷繁复杂,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现实的国家法律法规很难运用其中,必须建立网络道德规范进行约束。现在高校的网络舆情机制刚刚起步,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相对滞后,活跃在网络社区的大学生还没有建立明确的价值观标准,可能会表达偏激的言论,很容易产生群体性危机事件。部分高校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大多采用人工监测的方式,主要由高校的宣传部负责,但高校的宣传部门还承担着其他重要工作,难以集中精力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加之没有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建设和配套的权威发布机制相配合,严重影响网络舆情引导的效果。因此进行网络道德规范建设,加强教师对网络舆情引导的监管,进一步提升网络舆情引导的效能刻不容缓。

四、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网络舆情引导的策略

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应时刻以师生根本利益为主线,完善管理体系,公开制度规范。建立透明的双向沟通机制,确保在校师生反应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并反馈。提高重视,不能仅流于形式地建立一个或两个部门,要真正地提高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发挥好网络舆情监控部门的职能。高校要积极建立网络舆情部门,提高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认识程度,建立相应的管理治理体系和危机处理办法,避免一旦出现危机,各部门出现执行力不足、人员意识涣散的情况,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针对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在提高认识与重视的前提下,高校管理者应着手建立网络舆情的监督预警、应急处理、反馈总结的引导机制。

(一)建立规范的网络舆情管理的监督预警机制

当突发事件爆发时,高校往往对事件的舆情控制采取限制学生的言论自由、对事件进行避重就轻地回应解决方式,这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可能地降低学生以及社会对事件的关注度的解决方式往往会更加不利于网络舆情的发展,甚至可能会更加激化矛盾。现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或媒体等都能通过网络了解事件的发展动态。高校应制定更加具有艺术性的处理方式,建立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巧妙地化解学生对事件的负面情绪,加强学校网络道德的规范化治理,制定完备的大学生校园网络道德价值评判体系。针对高校学生群体关注的时政、娱乐、经济、体育等热点内容,完善网络舆情的汇总与判定机制,保证时效性、准确性,定期面向全校学生及社会网民做出“新闻发言”,对校内外发生的事件,根据舆论动向做出公开、透明、积极、正面的回应,尽可能地降低突发事件对学校网络舆情的影响。

积极建立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机制,要求高校建立权威的舆论引导决策队伍,面对新媒体时代下瞬息万变的网络舆情走向,决策队伍第一时间判断掌握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做出积极的引导,第一时间把握引导的主动权,并提前做出相应预案,以避免发生舆情后的负面效应,进一步避免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二)完善网络舆情引导的应急处理机制

高校要建立一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立体的多层次的网络舆情引导的教师队伍。一方面,高校应先组织专人对专门负责网络舆情工作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对网络舆情问题的重视程度以及学习科学的工作解决方法。教师作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引路人,应对处在信息社会的网络舆情问题给予更高的关注,并在发生舆情后,积极引导学生抵制错误认识和偏激思想,同时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源头,加以处理;另一方面,利用团委和各级团组织的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学术交流、艺术鉴赏等活动,通过团日活动、党群交流和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创造大学生服务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提高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还要融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作为与学生交流最密切的辅导员群体,应对拥有较多粉丝的学生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进行实时关注,便于获取学生的思想动态,也可与学生一起积极参与到网络交流平台中,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准确的把控,主动利用舆论引导学生面对学校的热点问题。依托新媒体开通网上心理咨询平台,避免学生与教师直接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尴尬,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将自己的内心困惑与教师进行倾诉,也能够让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排解内心情绪,帮助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针对教授专业课程的教师应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指导,做好学生人生路上的“舆论前进者”。

(三)积极建立网络舆情处理的反馈引导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不仅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应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进行长效性发展。高校管理者不能将网络舆情引导简单地归于某一个部门的责任,而应该将全校教师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从舆情汇总到信息处理再到应急保障的体制完备的网络舆情引导共同体。成立网络舆情领导小组,在网络舆情事后积极做出总结。建立党委书记、校长统一领导的第一责任人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宣传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学院院长和其他领导成员为组员的工作小组,协调联动共同跟进处理网络舆情危机后的反馈总结工作,配合决策队伍做出下一步的工作预案。同时,建立供学生参与的反馈机构,设置意见箱,认真采纳学生对学校处理舆情的意见与建议。引导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到学校网络舆情监测,使他们及时掌握高校舆论动态,在学校突发的舆情事件后,能够按照统一部署迅速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对校方处理后的满意程度,积极向监督反馈部门进行反应。[7]

(四)推动网络舆情引导的“V团体”队伍建设

新媒体平台发展过程中,在高校师生群体中会存在相当一部分活跃在各个网络平台的“大V”,可以作为师生队伍中的“V团体”。高校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鼓励宣传正能量,形成一批具有高校特色的非官方宣传群体,利用其拥有众多粉丝的便利条件,以及在网络上具有较大话语权和宣传力,进行正面宣传。在发生突发事件后,不仅要在校媒等官方平台进行公告,也可利用“V团体”在其他学生活跃的网络平台进行正面公告传播。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要有意识地挖掘并培育一批具有良好素质且拥有一定数量粉丝的“V团体”,注重与“V团体”的平等交流互动,在保证“V团体”在网络上具有自身话语权和自由的权力下,充分了解高校在处理热点新闻事件中的态度与做法,发挥自身优势,以娱乐吐槽等方式向外界传播,消除受众的弱势心理和不信任心理。相较于官方平台,大学生中走出的“V团体”的侧面宣传,才能更好地消除突发事件对高校带来负面影响。

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作为高校建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一直都是关注的焦点和工作的重心。面对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高校管理者和高校教师不能存在害怕或者蒙混过关的心理,要积极面对、迎难而上,以官方发声为主,形成半官方以及非官方联动的引导模式,形成正确的舆论走向,切实做好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舆情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舆情
突发事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