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特征与生态适应论绎

2022-03-24 02:17刘成菊
湖北体育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维度特征民族

刘成菊,刘 玉

(1.内江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四川 内江 641100;2.西安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陕西 西安 710068)

1866年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德国生物学家)在其著作《普通形态学》中首次提出生态学(Ecology),并定义[1]。在随后的发展研究中,1955年朱利安斯·图尔德(美国人类学家)在其著作《Theory of Culture Change》(文化变迁理论)[2]中第一次提出“文化生态学”。相对国外的研究,国内关于“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从文化现象的研究视角,运用生态学的学科理论与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是探究其与所处的生态环境相互关系与发展的有机存在,能够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自然、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本研究在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的维度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特征,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类型进行分类,并从类型对应的维度,对文化生态适应进行论述,深入文化内部,从生态学角度,对其展开研究。旨在明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特征,掌握文化生态适应的规律,顺应发展规律,保护、传承、发展、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适应释义

“生态”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最早出现在生物领域,最初的含义是“栖息地”或者“住所”[3]。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一词逐渐由生物研究领域扩大到其它研究领域。将“文化”纳入到“生态”研究领域,是“文化”及“生态”两个研究领域的新视角,是人类对“文化”认识的深入与更新,是用生态学的相关研究方法研究文化现象。“生态适应”源于生物界[4],在世界体育文化之林,在世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圈内,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与世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他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发生联系、碰撞、交叉和融合,而产生的适应性变化或改变,称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适应[5]。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特征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文化生态都具有各自特征[6],然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特征不是二者特征的简单相加与融合[7],其具有自身独特的生态特征:生态性与演化性。生态特征的生态性体现在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3方面;演化性也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与功能维度3个维度充分体现,如图1所示。

图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特征图

2.1 生态性

生态性属于自然属性范畴,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特征的根本特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离不开自然、社会和文化3方面的生态环境,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性所体现的3个维度。具体而言,首先,自然生态维度。自然生态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自然生态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地域性发展,赋予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同时自然生态环境自身具有易变性和脆弱性特征,因此也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易变性和脆弱性特征。其次,社会生态维度。社会生态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政治和社会功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赖社会生态而存在,同时又服务于政治和社会,这正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功能体现之处。最后,文化生态维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生态是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升华,促进其与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因此,自然生态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属于基础阶段;社会生态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属于中级阶段;文化生态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属于高级阶段。

2.2 演化性

演化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特征的发展特性,属于社会属性范畴[8]。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萌芽、产生、存在、演化、传承与发展是其文化的演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具有自身的演化规律。根据空间生产理论和地域功能生成理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包含“民族传统体育生产文化空间”“民族传统体育生活文化空间”和“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空间”,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三生空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的演化是其演化的实质。因此,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而言,其文化空间的演化特性主要体现在:民族传统体育生产文化空间、生活文化空间和生态文化空间构成的“三生空间”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功能维度3个维度的历史演变和时间、空间融合的过程,具体阐述如下。

其一,时间维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萌芽、产生、存在、演化、传承、发展与中国历史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且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而存在,表现为一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特性。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表现为时间维度上的发展性,这种发展性体现在“横向”性方面。其二,空间维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萌芽、产生、存在、演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进行的,离开了该地域空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失去了空间形态,文化感知和体验的场所就不存在了。从空间维度而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具有地域独特性和传承的活态性特征,表现为空间维度的“纵向”发展性。因此,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两方面,民族传统体育演化性特征表现为“横向”和“纵向”的时空稳定性。其三,功能维度。根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演化规律,演化的历史进程可分为3个阶段——形成、演化和发展。每一阶段产生的背景、表现形式及文化特征的不同,所体现的功能也存在差异性:在形成阶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下产生,主要以“娱神”的形式体现,表现为“自然性”的文化特征,其文化的功能主要“以宗教信仰为核心”;在演进阶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特殊形式的体育文化方式下产生,主要以“娱人”的形式体现,表现为“融合性”的文化特征,其文化的功能为“以精神传承为宗旨”;在发展阶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民族文化综合形态下产生”,主要以“自娱”的形式,体现“以文化传承为目的”的功能。因此,概括而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在形成、演进及发展的3个阶段中,其功能实现了“以宗教信仰为核心”向“以精神传承为宗旨”,再向“以文化传承为目的”的功能转换。从系统功能维度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文化多样性”的空间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形成及演化过程图

从图2可以看出,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的形成过程中,由初期阶段的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地域文化活动景观中自发发展。在本民族及外来民族影响及文化冲击下,在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独特性基础上自觉发展。在现代社会,由于文化认同的危机,生态结构的变化,文化的堕距,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等原因,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出现了“失衡”现象。在此阶段,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努力从“失衡”达到“平衡”进而自信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初级阶段”,向“探索阶段”,最后到“发展阶段”的发展,同时实现了其由“点”向“场”再到“域面”的文化空间的形成及演化过程。

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适应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列斐伏尔于1974年出版的《空间的生产》首次提到了“空间生产”的概念。认为:“空间是社会的产物”,并创造性的建构了“三元一体”(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空间)的空间生产理论框架[9]。根据“空间生产理论”,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特征、文化空间形成及演化、文化空间的根本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的结构分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因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系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圈”4个层次。其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因子”是构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最小文化要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因子相互联系构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丛”。在某个或者某些地域内,具有地域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因子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丛的集合,又构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系统”。一组文化系统在空间上的连续或不连续分布[10],称为文化圈。依据生物学领域中生物“生态适应”的分类标准,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文化空间的特征,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适应分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演变适应”“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互适应”“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策略适应”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趋同适应”4种类型[11],如图3所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适应与生物学领域生物的生态适应有很多相似点,但也存在本质性的区别[12]。不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适应4种类型中的哪种生态适应类型,其实质都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的生态适应过程[13]。从宏观角度讲,这种适应是“自然环境”及“物质、行为、精神”3种文化的适应过程;从中观角度讲,此适应是文化的“因子”“丛”“系统”“圈”的适应过程;从微观角度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适应是“文化节点”“文化轴线”“文化场”“文化域面”的适应过程。

图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适应类型图

3.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演变适应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演变适应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历程中,其萌芽时期、产生与发展时期、兴盛与衰亡时期,都与所处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相关,受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3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或者发生各种变化所产生的适应现象。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及演变过程中,经历了自然生态环境变化,中国朝代的更迭,江山的不断易主,经济的变化,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的不断变迁等都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演变适应,受当时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困境突破的形式,实现了其后现代的转型。

3.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互适应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互适应是存在于同一大环境之内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各因子间产生的适应,这种交互适应的目的是提高自身对所处文化生态的适应能力或者适应性。这一过程包括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濡化”和“涵化”两种形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濡化是其对除自身以外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因素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环境中的融合过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涵化是不同文化相互之间的交互适应。理解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濡化”和“涵化”的基本含义,掌握了其基本规律后,很好的把握和充分的利用,才能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与其它文化接触过程中,尽可能的提升自身文化内涵,尽可能的使自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的文化节点成为主要的,高的文化节点,形成较强的文化场,构建高势能的文化域面,积极濡化,促进文化内部适应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其他文化交融、碰撞过程中,尽可能保持自身文化不被涵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交互适应,通过积极濡化,提升涵化,以此来适应文化生态。

3.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策略适应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策略适应是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圈的每个文化因子,做出的区别于原来的适应行为,其目的也是为了自身的存续和发展[14]。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策略适应,在借鉴Berry[15],陈国强[16],庄孔韶[17]相关理论基础上,参考林小美[18]等人的相关研究基础上,采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对策略双维度模型图,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图4所示。

图4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对策略的双维度模型图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与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在策略适应的过程中,都可能出现文化的“整合”“同化”“分离”“边缘化”,也称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应对策略(coping strategies)。其实质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在形成、构建、演化过程中,人们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应对方式。具体体现在:第一,在重视与保持原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也重视与其它文化的学习及交流,这种应对方式称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合策略。这种整合策略适应会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第二,在重视与保持原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在与其它文化的学习及交流过程中,某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注重了解其他体育文化的同时,不愿意保持自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此种应对方式称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化策略。这种策略适应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是与其它文化的“融合”。第三,在重视与保持原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在与其它文化的学习及交流过程中,某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仍然只重视保持原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其它陌生文化的融入,这种策略适应的方式称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分离”策略。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是与其它文化的“隔离”。第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与其它文化的学习及交流过程中,某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希望保持原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又不想其它文化的涉入,这种策略适应的方式称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边缘化”策略。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是与其它文化的“消逝”。

3.4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趋同适应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趋同适应是作为一个文化因子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其演变与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适应方式。这种适应方式的结果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生了变异,为了生存与发展,选择以至于形成了与其它文化因子相似甚至相同的特征和方式。

趋同适应也源于生物学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趋同适应与生物学的趋同适应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生物的趋同适应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适合自然生态的发展,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趋同适应的原理同生物学的趋同适应,只是其趋同是为了适应文化生态,在适应文化生态的过程中,有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共同参与,最终保持文化生态的平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适应文化生态,保持文化生态的平衡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主动调试,在与其它文化进行交流、碰撞、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应对其它文化所带来的各种变化,称为主动适应,反之称为被动适应。不论是主动趋同适应还是被动趋同适应,其最终是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跨文化传播时,更好地适应世界文化生态,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适应能力,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 结语

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历史重任。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本质属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处的自然、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的生态特征,在生存和演化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生态适应。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适应释义的基础上,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3个维度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生态性”特征,从时间、空间、系统功能3个维度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演变性”特征,并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适应的“演变适应”“交互适应”“策略适应”“趋同适应”4种类型对应的4个维度,对其文化生态适应进行阐述,深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部,从生态学角度,对其展开研究。在明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特征,掌握其文化生态适应的规律基础上,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猜你喜欢
维度特征民族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我们的民族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MINORITY REPORT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