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团体科普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2-03-24 20:13高青松成静清
长江技术经济 2022年4期
关键词:科普活动团体全民

高青松,成静清,杨 恩

(1.长江技术经济学会,武汉 430010;2.长江科学院,武汉 430010;3.江西水利科学研究院,南昌 330000)

1 科普的意义

科学普及简称科普,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通过科普,既可以让公众接受科学知识,还能提高其科学理解能力,最终形成科学思想[1]。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普与科技创新联系更加紧密,一个国家的创新水平也越来越依赖于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2],科普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高低一般用公民科学素质指标来衡量,它由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部分构成[1]。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战略目标,我国也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指标。近期召开的全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指出,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体现为全民科学素质的竞争。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意义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得到充分体现,实施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集中隔离等科学措施需要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而这有赖于科普发挥作用。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全民科学素质指标获得较大提升,2020 年达到了10.56%,比2015 年提高了4.36 个百分点,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为一进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到2025 年将该指标提高到15%,到2035 年提高到2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新时代开展科普工作需要遵循的总的要求。当前及今后的科普工作应积极致力于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努力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根基和战略支撑[2]。

2 社会团体与科普的关系

社会团体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织形式。截至2021 年底,我国社会团体数量超过90 万个,其中全国性社会组织达到2 200 余个。社会团体聚集了跨行业、跨部门的专业精英,具有独特的平台优势,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资源[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简称《科普法》)规定: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社会团体等组织应当开展科普工作。社会团体应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企业等各方面加强合作,逐步形成多元化兴办科普产业的新格局。

一些发达国家的社会团体对科普工作高度重视,且不断创新科普形式、手段、内容、机制等。比如英国社会团体通过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各种力量,形成了成熟灵活的科技传播和科学教育网络,已成为英国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这些发达国家的科普工作为中国科普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3]。我国民政部在全国学会综合能力评估时明确将“科普公益”列为年度评估指标,考核社会团体科普活动的影响力、方式及次数。不少社会团体也主动将科普工作写入章程,并列入社会团体的重点业务工作[4]。社会团体开展科普工作,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助力国家宏观科技战略的实施;另一方面,科普是促进社会团体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成为一流社会团体的重要指标。

3 科普成效及问题分析

3.1 科普成效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科普工作,经过70 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家科普制度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科普成效。在法律层面,除颁布实施了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外,还将科普有关规定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在规划层面,国务院相继印发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明确了通过开展科普活动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行动以及重点工程,并提出推动设立科普专业。在制度层面,建立了由科技部、中宣部及中国科协等共40 余个中央及国家部委组成的全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落实国家科普重大决策部署,协调推进全国科普工作。在科普研究方面,中科院、中国科普研究所等相关研究机构持续开展科普研究工作,发表了《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1)》等研究成果。在科普活动方面,设立了全国科普日(每年九月第三个双休日),每年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科普活动,逐步形成了“科普中国”、百度百科、果壳网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科普品牌。在科普传播方面,根据科技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 年底,全国共有科普网站2 730 余个,科普类微博3 280 余个,科普类微信公众号8 630 余个,出版科普图书9 850 余万册,发行科普期刊1.31 亿册[5]。

我国完整的科普制度体系为科普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政策环境、平台条件和科普氛围,为新时代社会团体推动科普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存在的问题

我国科普工作虽然取得了前述成效,但仍存在明显不足,如科普产品或科普活动内容不丰富、科普传播方式较为落后、科普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科普复合型人才缺乏、科普经费投入规模受限等。这些不足和问题在社会团体的科普工作中同样突出,具体表现为:

(1)科普内容创新性相对不足。一方面,国内科普精品不足,有特色、有影响力的科普品牌较少,大多科普作品或学术性太强,或太过简单,缺乏趣味性,公众认可度不高;另一方面,国外的一些科普作品获得公众追捧,引起普遍关注,这也凸显了国内科普内容创新性不足、切中公众需求的高质量科普作品缺乏的现状。此外,一些伪科学信息、假科技新闻为科普的正面传播也带来了负面影响[6]。

(2)科普传播方式相对落后。当前科普传播方式仍以报纸、书刊、广播、电视及各类科普活动等传统方式为主,这些方式传播效果相对有限。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虽然逐步与科普相结合,但未充分从受众需求出发,也未对受众进行细分,因此传播效果也未达到预期。社会团体、科研机构和高校等科普主体融合不够,未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科普合力。科普产业化水平较低,未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种传播渠道,科普影响力不够。

(3)科普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大,科普基础设施配置不均衡,不同区域的全面科学素质指标有较大差异,科普工作的效果、公众对科普接受程度并不理想。尽管国家在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但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差距,东部地区的基础科普设施建设仍远超中西部地区[7]。

(4)科普人才相对缺乏。社会团体、科研机构、高校是开展科普活动的中坚力量。这些组织中从事科普工作的专门人才总体偏少,多数为兼职科普人员,科普人才力量相对不足。从事科普工作需要既懂科学知识又熟知传播规律的复合型人才,目前两者兼具的人才较为紧缺,从而使科普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对科普的教育培训重视不够,现有科普工作者的培训机制还不健全,培训师资力量配备不足。未将科普列入对人才培养评价的考核指标,人才培养主体及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在科普投入方面均动力不足。

(5)科普经费投入相对单一。当前科普工作主要为政府推动的公益性科普宣传,科研机构为了成果推广开展的科普宣传,或某个行业的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开展的某个方面的科普宣传,经费投入主体单一,经费规模较小,从而导致科普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均较为有限。近年来,虽然国家及各级政府对科普的财政投入稳定增长,但其他社会资源投入仍较少,且利用不充分,从而限制了科普事业进一步发展。

4 科普对策研究

当前科普工作现状已不适应新时代对科普工作的新要求。针对当前科普中存在的突出共性问题,社会团体应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平台优势,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促进科普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4.1 创新科普内容和载体

国内外的一些成功科普案例表明,只有在科普内容上下足功夫,并辅以好的创意和好的表现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形式来传播知识,降低公众的认知难度,同时寓教于乐,方可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8]。好的科普活动或作品一般都是建立在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之上,共同的特点就是内容系统、选题生活、表达形象、定位准确。好的科普活动或作品需要从受众出发,结合科普对象年龄和知识结构的变化特征,考虑其需求特点,并推送针对性的科普作品,充分吸引受众对科普持续关注。同时,好的科普活动或作品还需要与信息技术结合,图画、视频等传播载体可将枯燥的科普知识以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能够很大程度降低公众理解的门槛,达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9]。

4.2 融合传播创新传播渠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微信、APP、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快速发展,并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科普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进一步探索“互联网+科普”的新途径,应将新媒体作为新的科普传播方式,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即时性与互动性,弥补传统媒体互动性不强的问题,以提升科普传播效果[10]。着力建立科普多维矩阵式传播模式,形成“国家—省—市—县”多层级联动,工业、农业、教育、社会团体等多行业覆盖,“线上-线下”多途径融合的传播模式,实现在传播信息输出、受众覆盖能力上的新突破。

4.3 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壮大科普人才队伍。人才队伍建设不仅要有“量”的扩大,还要有“质”的提升。一方面要加强对科普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在高校设置科普相关专业,采用短期培训或者交流合作等方式培养科普人才。重点培训科普工作者、科普记者、科技作家、科技传播理论研究者等[11],帮助他们树立科普意识、提高科普能力[12]。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科学家或科研工作者在科普中的作用,提升科普人才队伍的质量。汪品先院士认为最好的科普是有兴趣的科学家写的,褚君浩院士认为科学家有责任把相关专业领域研究的前沿信息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大众,这应是科学家工作的一部分。充分发挥科学家在科普中的作用已逐渐成为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形式。同时,要不断完善社会团体个人考核评价机制,将科普相关业绩纳入其工作成效予以考核,提升科普工作人员履行科普职责的内驱力和行动力。

4.4 发挥社会团体的平台优势

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平台作用,有效凝聚社会团体会员以及其他社会力量,促进单位会员及个人会员开展科普活动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构建社会化科普大格局,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全国性社会团体,特别是跨地区、跨部门、跨专业的社会团体更应利用社会团体平台优势,通过成立科普工作机构,发挥会员单位作用筹建科普基地,围绕社会团体业务领域,汇聚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对科普工作富有热情的专家团队,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和科普产品创作,打造科普特色品牌。

4.5 创新经费投入模式

科普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渠道的项目经费予以保障。各级政府均有持续稳定的科普经费投入,社会团体应积极申请科普立项,争取经费资助,以保障开展科普工作的基本经费。从长远看,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鼓励企业进行科普投入,发挥国有企业在公益科普事业投入中的主力军作用,同时引导非国有企业积极开展公益科普投入。着力推动科普事业产业化,探索建立以推动科普产业化进而促进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增加科普经费投入[13]。

5 结语

通过分析科普对于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作用,探讨了社会团体与科普的关系,通过总结当前科普成效,剖析社会团体科普的不足与短板,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对策和措施,为社会团体发挥平台优势,创造性地打造特色科普品牌和开展特色科普活动提供了借鉴,对于推动社会团体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创新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科普活动团体全民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全民·爱·阅读
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大篷车”公益科普活动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展少年风采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