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共享机制与共享平台建设情况调研分析

2022-03-24 21:10周亚敏
经济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台账调研部门

●周亚敏

统计数据共享是提高政府部门治理能力、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方式,促进数据共享是在我国改革创新、转变职能、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1]。山西省政务信息建设成效明显,建成连通国家平台、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晋政通”“三晋通”“13710”信息督办平台、省级政务云平台等一批具有山西特色的数字政府应用,但还需要进一步规范数据共享内容和手段,提高资料利用效率,提高数据共享开放程度。

一、调研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包括江苏、福建、河南等地,当地统计部门详细介绍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总体情况,深入讲解信息化规划、智慧统计平台、统计信息共享平台等方面内容,并对平台进行现场展示。调研组与相关省市统计同仁就智慧统计平台建设、运行监测、数据展示、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交换意见。通过调研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观点:

通过信息化、智能化赋能后,统计工作有以下改进:一是为领导提供数据决策服务更快速专业;二是为社会公众提供统计查询服务更便捷高效;三是完整安全的保存海量历史统计数据,打破数据壁垒,便于查询使用;四是节约统计工作所需的人力和时间投入,提高统计生产力。

统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一是各地的项目运作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立项审批部门、经费审批部门、招投标方式均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二是建设投资较大,调研地区的建设经费也存在较大差异;三是建设周期较长,需要经过多个阶段的流程和统计部门工作人员的试用磨合;四是配合程度需提升,平台建设之初,调研地区的相关部门和统计系统内部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顾虑,需要大力推动并尽快建成试用,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获得感。

二、统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情况

统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宜尽早规划稳步推进。从调研情况看,三地区统计部门均经历了从酝酿、调研、立项、建设、试运行、正式运行等阶段,全流程4-6年。

统计信息共享平台可有效整理归档共享历史数据。统计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实现微观、宏观数据资源集中管理,将分散存储且格式不统一的数据梳理分类,整合为按多种方式分组的数据板块。

统计信息共享平台可提高统计生产力缩短工作时间。统计信息共享平台内嵌一键办公功能,通过调用表式,自动提取数据库数据,快速生成报表和报告,可减少80%的年鉴编辑校对工作量,提升统计生产力,缩短统计工作时间。可以在平台上有目的有准备的储备服务项目,做到有备无患;还可储备半成品服务项目,作为领导数据需求订单的备料,如有数据需求可快速出数,既减轻统计业务人员负担,又提高响应速度和领导满意度。

统计信息共享平台可引入人工智能提供统计服务。统计信息共享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搭载相关的智能服务,打造“数字员工”,提高统计效率。江苏省统计局在江苏统计微信公众号中开通“直报通”智能客服机器人。对于常见的业务问题,分类型、分专业预先加载到后台,可以实时解答企业在填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统计信息共享平台可多渠道提供数据发布服务。采用平台可丰富和拓展信息发布服务,以网站、微信公众号或APP应用同步发布主要数据。采用统计图、动画、数据表形式直观展现,诠释统计指标数据之间的关系,降低统计数据阅读门槛,提高数据阅读趣味性,满足政府、社会各界使用数据的多样化需求。

统计信息共享平台可加载数据分析预测功能。当前,统计工作中数据采集工具主要是一套表数据平台,数据分析工具主要是久其、和利时等统计软件。这些统计软件的主要功能是汇总和查询,缺少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受之影响,统计分析中采用简单对比、结构分析等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较多,采用统计推断方法、大数据分析预测方法较少。在统计预测预判服务需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分析方法、分析工具与分析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逐渐显现。

上述情况是全国统计系统共性问题,一些省份在业务平台上加载第三方算法库,集成丰富多样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工具,按照分析应用的需要,灵活组合相关数据资源和服务资源,建立自己的分析模型,从而满足从一般到高级的各类分析人员的分析需要,实现对统计数据的深层次分析和挖掘。第三方算法库是由第三方提供的、经过行业认证的、成熟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算法的集合,能够无缝嵌入常用统计数据处理、挖掘的统计工具箱,提供地区发展对比分析、单(多)指标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功能;提供多种分析模型,按时间周期对未来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分析,并以图表方式直观展示,能够全面提升统计分析能力。

三、统计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情况

(一)共享方式存在差异

根据部门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各部门应向同级统计部门报送相关数据,调研地区存在不同的数据共享方式,主要分三种模式。模式1:相关部门登录统计信息共享平台报送数据。依托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和各委办厅局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的采集、整合、交换与共享。模式2:相关部门通过统计信息共享平台、传真和邮箱等方式报送数据。该模式还可以将统计局审批后的部门统计报表免费搭载到业务平台,既可以提高部门统计报表的专业性和严肃性,也可以节约市直部门报送数据的时间和经费。在征得许可的情况下,统计部门还可以将现有数据与部门统计数据打通,更好的提升数据价值。模式3:相关部门通过政务平台、传真等方式报送数据,其统计信息共享平台暂时未开放对部门数据的采集功能,仍以服务统计部门工作需要为主。

(二)共享内容基本一致

从调研情况看,与部门的统计数据共享多依据国家统计局方案,地方自行开展的共享较少。各地数据共享内容基本一致,主要是: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要求开展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年份的数据交换、五证合一系统数据交换、部门统计制度。部分省市根据工作需求与相关部门进行单次或不定期数据共享。

四、调研启示

调研地区开展统计信息共享工作起步较早,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学习,可以因地制宜学习借鉴经验,推动山西省信息共享工作。

统计信息共享需要领导重视并强力推动。统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统计数据共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领导重视对工作推动至关重要。本次调研地区在推进业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均为一把手挂帅出征。

统计信息共享需要专业支持和共建共用。数据共享工作是统计系统的全局性工作,各专业密切配合是数据共享的必要条件。从调研地区情况看,在进行全面深入的统计数据分析时,各专业对其他专业数据都有一定程度的使用需求,希望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取,但对本专业统计数据的提供普遍积极性不高,且有所顾虑。主要原因有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了解不够、自身业务保密需要、担心增加工作量等,这种顾虑会给数据资源整合造成困难。

五、对策建议

(一)充分利用调研成果完善共享机制

在梳理调研地区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共享方法和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现有的政务信息资源平台建设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和社会应用需求,分析统计信息共享现状,研究提出可为各部门接受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信息共享管理建议和政策体系,最终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并为统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二)全力推进统计电子业务档案建设

为防止误操作和其它非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丢失、系统损坏等情况的发生,数据抢救和备份工作迫在眉睫。需要全面归档各个处室分散储存的专业数据,包括一套表平台建设之前的微观统计数据、工作数据和汇总数据,一套表平台建设之后的工作数据和汇总数据。下一步将积极推进以统计数据库为核心的统计电子档案建设,确保历史数据得到妥善保管和利用。

(三)积极推进统计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为提升统计信息共享水平,可在我省现有的网站、微信公众号、OA办公系统等统计信息化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数据共享平台等统计业务平台建设[2]。一是积极开展领导驾驶舱等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基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数据,最大限度地发挥统计数据的决策支持作用,为省委省政府更有效地提供决策支持信息。二是积极探索移动应用服务系统建设。丰富统计数据应用模式,满足各级用户随时随地掌握数据、处理数据、使用数据、管理数据以及移动办公等需求,为调查对象、社会公众提供了解查询公开数据、专题分析报告等数据产品的窗口。

(四)扎实推进电子台账等信息化建设

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是今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力推的一项重点工作[3],与统计信息化建设具有密切联系,可借助推进电子台账的契机,为统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可参考的范例。要积极推进台账试点工作。加强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工作的宣传,消除企业对电子统计台账的疑虑,指导企业按照要求建立健全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帮助企业熟练掌握电子统计台账使用方法。积极做好技术开发,完善台账系统功能,在企业授权前提下,实现一键生成统计报表,切实为企业减负增效。

(五)积极探索更深入的数据共享机制。

当前各专业统计数据的整合、共享和开放程度不高,各专业之间数据采集管理条块分割,难以满足各个层面管理决策的数据需要。要积极研究建立数据的汇聚和共享机制,创新统计业务管理方式,在统计体制内消除数据壁垒,探索改革现行的数据采集分专业的条块管理方式,着力打通“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拓展统计服务范围。

(六)积极利用共享平台支持统计工作。

平台建成后应该尽快试用,既可在试用中完善平台功能,也可通过服务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获得感。一是在数据资源整合和集中存储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方便、灵活的查询手段和结果展示方式,支持各层面用户对数据中心各类统计综合数据资源进行检索、查询和结果展现。二是积极推进统计业务自动化智能化。尽快实现各类月度(季度)常规综合统计资料、统计年鉴的自动生成。三是积极开发自动抓取数据形成统计信息的功能。积极探索统计数据的图形化展示,提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图形的配置、展现、发布、分析使用一体化服务,实现对全省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一张图式展现的效果。

猜你喜欢
台账调研部门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工作落实,一本台账起什么作用?
靖边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台账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7部门
韩雪峰的“台账”
ERP系统的设备创建及台账管理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