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创新能力短板分析

2022-03-26 02:26王新钰郭海轩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科技中国 2022年3期
关键词:位次弱项高新技术

■文/王新钰 郭海轩(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本文基于《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1》,对标全国先进地区,分析天津科技创新弱项指标,针对存在的不足与短板,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天津必须发挥科技创新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作用,依托比较优势,加速科技赋能,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本文基于《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1》,剖析天津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短板,围绕相对弱势指标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为提升天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一、评价指标体系介绍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研究自1997年起每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组织实施。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分别为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1》(以下简称《评价报告2021》)最新采用2019年数据,科学测度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创新水平。其指标充分反映出各地区在科技创新主要方面的水平及变化趋势,并与区域科技管理、规划制定、发展目标紧密联系,有效支撑了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和区域科技创新规划。其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二、天津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

《评价报告2 0 2 1》显示,2019年天津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80.88%,居全国第4位,处于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第一梯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2.44%),较上年提高1.09个百分点,与上海和北京的差距有所缩小,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见表2)。同时受多种不利因素影响,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广东反超,较广东低0.67个百分点。领先浙江的优势进一步缩小,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

表2 2019年天津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及科技创新评价一级指标与全国比较

(一)科技创新环境

从科技创新环境指数看,2019年天津科技创新环境指数为92.91%,继续保持全国首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1.91%),较2018年有较大提升(提升3.96个百分点),但部分指标表现仍不理想。具体有以下几个弱项指标(见表3):一是科技人力资源方面。万人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为71.19人年,居全国第6位,较上年下降2位,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投入有所下降;十万人创新中介从业人员数为4.53人,居全国第6位,较上年降低0.4,对于创新发展的服务力度不够。二是科技意识方面。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为26.97%,较上年进一步下降了5.3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3位,下降了6位,说明企业对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活跃度持续下降,同时,企业R&D活动覆盖面下降对企业R&D经费支出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最终将降低经济发展动力。

表3 2019年天津科技创新环境中弱项指标和位次与上年比较

(二)科技活动投入

从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看,2019年天津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为71.0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9位,较上年降低了4.8个百分点,排位下降2位,与广东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低于广东16.74个百分点。具体有以下几个弱项指标(见表4):一是科技活动人力投入方面。企业R&D研究人员占比为33.73%,较上年下降了6.3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8位,排名下降3位,远低于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R&D活动人力投入需进一步加大。二是科技活动财力投入方面。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为3.09%,较上年下降了0.35个百分点,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减小。企业科技投入减少,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降至1.13%,下降0.27个百分点,位次进一步下降了5位,排名全国12位,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科技经费投入对于企业创新支撑仍显不足。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0.20%,居全国第27位,较上年下降9位,表明天津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投入水平陡降,亟待有效改善。

表4 2019年天津科技活动投入中弱项指标和位次与上年比较

(三)科技活动产出

从科技活动产出指标看,2019年天津科技活动产出指数为94.33%,位次保持不变,居全国第三位。其中表现较弱的指标是(见表5):表征科技活动产出水平的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系数为8.80项当量/万人,排名第10位,与其他省市相比,需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产出质量水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6.73件,排名第6位,较去年下降2位,被广东反超,科研产出有所下降。

表5 2019年天津科技活动产出中弱项指标和位次与上年比较

(四)高新技术产业化

从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标看,2019年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为76.58%,比上年下降1.23个百分点,位次保持不变,居全国第5。具体弱项指标如表6所示。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方面。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工业营业收入比重为14.34%,比上年减少0.39个百分点,位次下降1位(至第8位),高新技术产业优势逐步缩小,产业结构优化不明显;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下降了2.07个百分点,为32.26%,位次下降至全国第12位,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排名下降3位,居全国第10位,为20.28%,较上年下降1.01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效益不显著。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方面。高技术产业利润率为6.05%,较上年提升3个位次,居全国第20位,高技术产业经济效益较差,远低于浙江、山东、北京、江苏等省份。

表6 2019年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弱项指标和位次与上年比较

(五)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从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看,2019年天津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为75.33%,位次较去年上升1位(至全国第6位)。具体弱项指标如表7所示。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资本使用效率较低,资本生产率为0.25万元/万元,排名下降至全国第18位。综合能耗产出率20.96元/千克标准煤,居全国第8位,能源使用效率不理想,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装备制造业区位熵110.77%,居全国第7位,相对竞争优势不足。二是环境改善方面。环境质量指数为36.15%,位次排在全国第28位,环境质量还未得到根本改善;环境污染治理指数为92.40%,位次下降1位(至全国第18位),需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三是社会生活信息化方面。万人移动互联网用户数11 165.38户,居全国第5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37%,居全国第6位,与北京、上海、浙江等相比有较大差距,与作为经济中心城市地位不完全相符。

表7 2019年天津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弱项指标和位次与上年比较

三、建议

通过对《评价报告2021》的分析,可以发现天津存在研发投入力度不足、企业创新活力不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不够、科技对经济支撑不强等短板,为进一步改善天津科技创新薄弱环节,提升天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激发创新主体研发活力,支撑天津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和研发投入力度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在经济转型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市区两级财政应当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并通过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引导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将财政科技经费更多地投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以及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等创新链关键环节,提升财政R&D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增强研发策源能力。使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撬动各类社会资本共同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投入力度。

(二)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积极培育具有竞争优势和转型能力的创新企业,分类打造企业创新的梯次发展格局,发挥企业创新决策、创新投入、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引导高校院所与企业全面合作,加大重大创新平台在企业布局力度,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鼓励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汇聚各类创新资源,打造体系化、任务型协同创新模式。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持续发挥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的积极引导作用。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加大对企业的纾困帮扶力度,促进惠企政策落地生根,灵活运用多种金融政策工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三)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

培育高质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动天津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进一步理顺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链条,推进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对接协作,推动区域间高新技术产业合理分布,构建上下游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新型研发平台、龙头企业以及驻津科研院所在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强国内外智力引进和科技人才培育,强化高水平人才资源供给,为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保障。针对天津市布局的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制定包含资金支持、人才凝聚、重大专项组织等方面可实施性强的细则,推动政策的具体落实。

(四)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实施一批重大成果转化示范工程,支持领军企业建设“政产学研金介用”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共同体,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市场化转移转化,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流动。建立科技成果库和企业技术需求库,探索科研众包、揭榜挂帅等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创造和转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建立完善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绩效评价体系。创新专业化服务方式,提升中介服务质量,做强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加快推动天津市大学科技园建设,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其在成果转化、集聚资源、创业孵化、协同创新等方面的核心功能,为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撑。

(五)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打破旧有路径束缚,加快实施节能环保工程,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创新效率。加大对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碳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等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新型可再生能源技术攻关,改进高耗能领域节能与能源效率关键技术,带动节能产业发展。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坚持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企业盈利环节由价值链中低端迈向高端,占据行业制高点。推动企业坚持需求导向开展渐进式创新,提高产品开发能力,瞄准颠覆性技术,形成拳头产品、杀手锏产品,保持产品竞争力,依靠自主创新树立企业的科技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的行业影响力,不断提高附加值。

猜你喜欢
位次弱项高新技术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022年1-6月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表
严格依法履职 补齐弱项短板 不断提高备案审查工作实效
2022年1-3月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表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哪些弱项拖累“冲刺”——心态跑偏、数字不准、督多战少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城市喊撑,乡村挨饿 农村教育弱项待补
浅谈高考志愿填报方法之位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