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作业设计探究

2022-03-27 10:31廖志强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

廖志强

摘 要:“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学科面临着学科地位提升而课后作业时长减少、学生自觉性差的矛盾。为解决这些困境,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课后作业设计要以素养为导向,通过思维能力型作业和实践能力型作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注重历史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分析历史现象、解决现实问题,达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核心素养和品质。

关键词:“双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业设计

自2021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以来,各地积极落实,探索推动作业减量提质。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打出作业减负“1+2”的组合拳,致力于推动义务教育阶段课后作业设置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双减”的大背景下,历史学科作业设计面临重重困境。怎样突破困境,渗透核心素养,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效,这是教师需要探究的问题。

一、“双减”政策下历史作业设计的困境

全国基础教育的减负意味着历史教育会在新形势下面临新的问题。一方面,历史学科在中考占分不多,课时少,不利于学生的记忆留存和知识连贯性,会造成“5+2=0”的徒劳。历史学科的特性要求学生要牢记历史事件各要素,捋清知识脉络,而“双减”政策下广州市作业优化设计的思路是初中书面作業不超过90分钟。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如何减量提质,设计出真正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作业。

另一方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历史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中发表文章号召全国上下“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随即,全国上下掀起了“四史学习”“党史进校园”的热潮。党和国家对历史的重视反映到考试制度的变革上,目前新高考改革,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提高,物理和历史两科中必选一科。无论是党和国家的意志还是新高考的改革都在促使初中历史进行教学改革,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培养核心素养,实现初高衔接。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在知识水平上,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知之甚少,面对体系庞大的历史学科无从下手。在学习习惯上,该年龄段的学生活泼爱玩,对教师存在依赖心理,独立思考能力差,依靠每周有限的作业时间无法使学生有效地领悟历史知识体系。在思维方式上,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初中生处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发展的过渡期,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假设—演绎推理来得出结论。这就意味着传统的抄写、记忆等作业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无法推动学生到达最近发展区,这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能停留在检验和巩固课本知识的传授、解读上,更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和历史思维习惯。

二、打造高效课堂,落实核心素养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巩固、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技巧,训练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双减”政策下,最好的应对措施是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双基”,并且在教学各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要求教师要立足课标,深入研究教材,细读精讲。

从创造性加工教材开始,教师要立足于培养核心素养,基于设定的教学目标,对教材科学地重组、合并、放大、缩小、增加和删除,让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师的全部“功绩”在于引导和启发,实行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准确把握教育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有深度,把基础知识留为自主学习内容,而把课堂重点放在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重难点,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理解大部分知识,课后作业就可以专注于训练、延伸和拓展课程知识。在训练中检验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培养学生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技能、策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能力。

三、以素养为导向,探索形式多样的作业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做出解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由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组成。新课改要求教学从以“知识”为导向向以“素养”为导向转型,那与教学相辅相成的课后作业也应该以素养为导向进行设计,探索出形式多样的创新型作业,以满足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全方位培养需要。五大核心素养紧密相连,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确定本课的学习内容和课后作业渗透的核心素养。围绕核心素养,教师在探索初中历史课后作业设计时可分为思维能力型作业和实践能力型作业。

(一)思维能力型作业

思维能力型作业主要是在落实“双基”之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注重作业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兴趣性,如布置历史小论文、历史短视频、思维导图等作业。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上)》时设计的作业:“随着考古挖掘的深入,秦始皇陵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掀开。请收集秦始皇陵的相关资料,撰写200字的小论文,介绍秦始皇陵以及它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这项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加强了时空观念,锻炼了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提高实证思维和辩证思维。

(二)实践能力型作业

实践能力型的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悟历史,加强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家国情怀素养要求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时应具有价值关怀、人文关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把课后作业安排在人文历史浓厚的场景中,能够让学生在人文环境中感受、体验和实践历史场景,认识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历史作业还可以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多种学习形式让学生探寻地方历史文化内涵、认识历史名人,引导学生将学科基础知识与传统历史文化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基于真实情境探索历史作业设计

历史作业的布置要基于真实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对课程目标的阐述里明确指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学习能够具备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要求能够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时空观念要求在认识社会现实时能够将认识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史料实证要求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历史解释要求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现实事物之间的因果做出解释,能够客观判断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家国情怀要求能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上五大核心素养都要求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设计课后历史作业时要基于真实情境,创设情境化的作业,在真实情境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中国近代史》教学时设计作业:“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达赖是鼓吹‘西藏独立’的积极分子,常与国际反华势力遥相呼应。请结合西藏的历史渊源和新中国建立后西藏的巨大变化,以中国历史研究所名义发一个声明,用史实证明西藏是中国的领土,并阐述中国的立场。”在现实问题中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树立正确的三观。

历史具有过去性,无法回到真实的历史情境中,所以创设情境时要基于特定时空下的真实场景。比如,“假如回到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你作为一位富有正义感的记者,目睹了列强正一路烧杀,闯入‘万园之园’圆明园,请你用简洁、明确的文字向世人报道你的所见所闻(报道要求标题醒目,时间、地点明确,内容具体,过程清晰,文字简洁,200字以内)。”以历史新闻报道的形式,让学生收集资料、感悟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都得到培养。

五、结语

“双减”政策反映了国家政策的需求,学生课后作业负担减少的同时需要落实《新课标》提出的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现代公民所具备的素养和品质。课后作业的设计要以课标为依据,创设形式多样的课后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兴趣化、实用化、情境化的需求,学以致用,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将历史与时政紧密相结合。此外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作业和不同难度层面的作业。作业的反馈需要具备指导性、启发性,指示学生向最近发展区发展,并以此把历史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亚夫.中学历史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于友西,赵亚夫.中学历史教学法(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徐延福,刘崇民,江净帆.教育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5]方晓波.“双减”政策背景下广州市优化作业设计基本思路与实施路径[J].教育导刊,2022(01).

[6]刘霞.减负增效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优化[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1(09).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