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体验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效

2022-03-27 10:31吴杏燕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小学教育

吴杏燕

摘 要:活动体验是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将学生的品德养成归功于他们的生活体验。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合理地运用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到知识,让教师能够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活動体验;道德与法治课堂;小学教育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活动体验使学生亲身经历课本中的理论,借助自身的体验感受生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将学生的品德养成归功于他们的生活体验,尤其是小学生直观的感受比意识灌输的效果更好。活动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分辨是非,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而提高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效果。

一、创设生活情境活动体验,铺垫生动有趣的课堂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题材,正确地进行引导,使儿童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体验并获得发展。在教学中,笔者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情境再现,引领学生在课堂中走进他们自己的生活世界。

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中的《我不拖拉》时,笔者就抓住学生生活中出现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时间观念不强,平时在学校和家里会经常出现拖拉现象。在课前,笔者捕捉了学生做事拖拉的生活情境镜头,制作成微课播放,比如起床时、吃饭时、上学迟到、出操排队、做作业等生活情境。首先让学生找一找画面中的孩子存在哪些拖拉行为?通过微课回放,激起学生对自己当时生活情境的回忆,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从多角度展示,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自我对照。接着笔者让学生说说自己存在哪些拖拉行为?然后播放课件:1. 病人垂危,医生在抢救;2. 大楼失火,消防员在救火;3. 警察在抓小偷。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如果他们“拖拉”了,会导致什么后果?最后笔者安排了一场“告别拖拉”的活动。整节课通过“话拖拉—议拖拉—告别拖拉—收获”等环节,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引导学生学会做事不拖拉的技巧方法。

在上完这一节课后,笔者发现班上做事拖拉的学生动作迅速多了,课间出操的进步最明显,连以往天天迟到的学生也能在上课铃声响之前回到课室,养成做事不拖拉的习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回放学生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能将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很好地融合,有效地激活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二、巧设课外课内的活动体验,营造自主探究的高效课堂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课内课外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弥补课堂的时空局限。

如一年级上册《校园探秘》,在已体验了两周的小学生活里,学生虽对学校环境已有初步了解,但范围比较小,仅限于一些必去的场所,对整个校园不够熟悉。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全面熟悉校园环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逐步热爱学校,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校园探秘的活动体验:1. 自由分组,选组长,邀请一名高年级学生当辅导员;2. 小组讨论,确定探秘路线;3. 设计探究问题(如这是什么教室?有什么用?什么时候可以进入?);4. 提醒注意事项(上下楼的安全,要注意文明礼貌)。让学生实地了解、熟悉校园,亲近校园,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有亲身的体验,有与小伙伴的合作探究,既熟悉校园,又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能力。

又如学习完《团团圆圆话中秋》一课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4组,引导他们从“节日起源、节日习俗、节日诗词、节日故事”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发展。展示课上,4个小组逐一分享了他们对中秋节的深刻认识。第一小组搜集关于中秋节的由来,知道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秋季中间的一天,这一天月亮是最大最圆的;第二小组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节日习俗也不尽相同;第三小组通过吟诵与中秋节有关的诗词,体会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第四小组通过品读故事,了解很多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获得了亲身参与的体验和收获,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三、以游戏活动体验为平台,巩固高效的道德法治课堂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学内容既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课堂教学实践也证明,引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体验活动,远比教材上为学生提供的教学案例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教学效果也更显成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整合教材内容,找准切入点,将其与学生的活动体验紧密相连,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巧妙地穿插于体验活动中,使学生的道德行为目标得以达成。

如在教一年级上册《我能一个人睡》时,笔者设计了游戏活动。

师:我们来玩黑箱子的游戏好吗?这里有个很大的箱子,每一名学生都可以钻到里面体验一下,里面很黑,可让我们体会一个人独处的感觉,看哪个学生有勇气(第一名学生从箱子里出来后,请他谈谈在箱子里的感受,给其他学生带来启发,当其他学生产生兴趣,觉得很刺激的时候,他们就会争先恐后地进去体验)。

学生对黑箱子游戏很感兴趣,都想去尝试,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游戏,但当钻入黑箱子时,他们确实有些紧张,但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独睡没那么恐怖,虽然有些紧张,但他们也能挺过来。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体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独处,学会一个人面对黑暗。

又如一年级上册《快乐过新年》一课时,在导入时设计——节日“大转盘”的游戏活动:1. 出示带有重阳节、中秋节、元旦、春节等节日名称的转盘;2. 让学生转动转盘,如果选中某节日,就说出相对应的日期(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拨);3. 让学生合作在日历上找到元旦和春节分别对应的时间,知道元旦是公历新年的第一天,元旦过后,大约一个月就是春节。通过课前导入节日“大转盘“活动入手,以玩转盘游戏的形式引出了下半年重大的传统节日,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使其体验节日的欢快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进入“过新年”的学习中,使他们初步建立对元旦和春节的印象。

四、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体验,深化高效的道德课堂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角色所處的环境,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增强学生的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如教学《干点家务》一课时,笔者设计了“我是家庭一员,家务有我一份”的活动,让学生在周末与家长互换角色一天,同时偷偷地让家长把孩子平时给父母惹麻烦的事尽情表演出来,如故意不收拾学习用品、故意借口药很苦不吃、对食物挑三拣四……让学生来当家长想办法解决以上问题。在一天的角色互换活动后,笔者让学生谈谈他们的感受。学生认识到家务事很多、很繁杂、需要共同分担,作为家庭一成员,应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烦恼。

又如教学《上学路上》时,在认识交通标志活动中,笔者发现交通标志种类很多,很难在课堂上让学生全面学习。于是,笔者课前合理选取一些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和交通规则有关的图片。课堂初始,先在班级中选一个神气十足的学生扮“交通小警察”,教学生模仿一些指令动作,这些形象的指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根据教材内容在班级里模拟一场行人过马路的场景,通过引导学生看交通信号灯及交通标志,向学生普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文明小知识。学生在课堂中参与性很高,学玩结合,获益匪浅,跟着班里的“交通小警察”学到了许多交通手势,以后过马路会特别留心交通标志,不违反交通规则。扮演“交通小警察”的学生也感叹说:“警察叔叔真辛苦,我们不光要遵守交通规则,还要做好交通安全小卫士,让更多的人守交规。”角色扮演活动体验唤起了学生的真实情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道德与法治》是以小学生自身生活为源泉的一门综合实践性课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活动体验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将课堂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使感知从深刻到内化,获得感悟,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沈丽芳.体验活动 为品德课插上双翼——谈品德课堂教学中体验活动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

[3]兰尧.新教材突出新亮点 新思路催生新课堂——谈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亮点及教学策略[J].辽宁教育,2018(01).

[4]胡惠婵.“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施路径[J].新课程,2021(32).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堂小学教育
略谈道德与法治课堂复习与总结良好习惯的培养
规则儿歌在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作用
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浅谈信息技术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教学实效
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新态势
也谈高效实用的教学方式在核心素养时代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简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