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发酵前后多酚氧化酶的分离及酶学性质

2022-03-30 02:12龙峻瑶滕建文韦保耀胡沛然
食品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毛茶同工酶六堡

龙峻瑶,黄 丽,夏 宁,滕建文,韦保耀,胡沛然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六堡茶属黑茶类,因其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是拥有1 500多年历史的名茶[1]。选用广西大中叶种茶树的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初揉、堆闷、复揉和干燥成为六堡茶毛茶,毛茶经过筛选、拼配、渥堆、汽蒸和陈化成为成品茶[2],成品茶色泽黑褐而油润,汤色红浓且明亮,滋味醇厚回甘,有陈香味。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等细胞内的铜结合金属蛋白酶[3]。氧气可催化PPO发生2 种反应:单酚羟基化为o-双酚和o-双酚氧化为o-醌[4]。醌继续氧化聚合成黑色素,导致组织褐变。与PPO导致果蔬中酶促褐变带来的破坏作用相反,PPO是茶树生理学与茶叶产品加工工艺学中极为重要的生物酶之一,对黑茶茶汤红褐色的色泽、醇厚的口感和陈腐风味的形成十分重要[5]。

PPO对发酵茶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但PPO在红茶和黑茶中的来源并不相同。在红茶加工过程中,茶叶被机械破坏后释放出氧化还原酶,如PPO和过氧化物酶,它们能与儿茶素等酚类化合物相互作用形成茶黄素和茶红素,通过测定PPO活性定量监测茶黄素和茶红素,被用于红茶品质、色泽和风味的评估[6]。在黑茶中,原料毛茶的PPO在粗加工过程中可能被灭活,渥堆过程中,PPO显著增加[7],丰富的微生物群生长繁殖分泌出新的PPO[8],能将茶多酚转化为茶黄素和茶红素,进而转化为茶褐素,茶汤苦涩感逐渐消失,红褐色逐渐呈现,这与PPO存在着紧密联系。目前,国外已有对茶树PPO同工酶进行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的报道[9-10],然而,国内对茶树PPO的研究还停留在粗酶的水平[11-12],对黑茶PPO的研究也远不足,仅柴洁等[7]报道了普洱茶固态发酵过程中PPO粗酶液酶学活性研究。六堡茶渥堆过程中PPO的来源及其酶学性质不得而知,所以本研究首先分离纯化得到六堡茶毛茶和渥堆结束时期六堡茶的PPO,并进一步研究其同工酶的酶学特性,对黑茶PPO研究和黑茶加工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采自广西梧州中茶茶叶有限公司702016批次的六堡茶毛茶和渥堆结束时期的茶叶样品,在-20 ℃保存。

PVP30和PVP40 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石英砂、对苯二酚、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丙三醇、十二烷基硫酸钠、溴酚蓝、甘氨酸、过硫酸铵、四甲基乙二胺、考马斯亮蓝R-250 天津市达茂化学试剂厂。

1.2 仪器与设备

XW-80A型旋涡混合器 上海医大仪器厂;BLHH-6N型数显恒温水浴锅 上海丙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TL-18M高速冷冻离心机 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SHZ-III型循环水真空泵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SB-5200型超声波清洗机 上海新芝生物技术研究所;BSZ-100自动部分收集器、HD-A电脑层析采集仪、HL-2B数显恒流泵 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DYY-6C电泳仪、垂直电泳板 美国伯乐公司;85-2A型恒温磁力搅拌器 常州博远实验分析仪器厂;UV-1601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公司。

1.3 方法

1.3.1 粗酶液的制备

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的配制:制备0.1 mol/L柠檬酸母液和0.2 mol/L磷酸氢二钠母液各1 L,按一定体积比配制为所需pH值的缓冲液。

采用文献[13]报道的方法提取PPO,并稍作修改。称取六堡茶样品1.25 g和聚乙烯吡咯烷酮0.75 g,加入pH 6.2的少量预冷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在冰水浴下与5.0 g石英砂充分研磨,匀浆后定容至25 mL,4 ℃避光保存12 h,用4 层纱布过滤,4 ℃、8 500 r/min离心25 min,保存上清液。

1.3.2 PPO活力测定

取粗酶液0.2 mL,加入0.2 mL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液(0.1 mol/L,pH 5.6),1.2 mL混合反应液(0.1 mol/L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液-0.1%脯氨酸-1%邻苯二酚,10∶2∶3,V/V),在37 ℃水浴30 min,加入1.2 mL 6 mol/L尿素终止反应。在46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对照组为不加邻苯二酚的混合液。根据曲线斜率测定PPO活性,单位为U/(g·min)。

1.3.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采用Bradford[14]蛋白质染料结合法,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标准。将0.1 mL酶液、0.9 mL蒸馏水和5 mL染料混合,加6 mL蒸馏水,在59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1.3.4 PPO的纯化

硫酸铵分级沉淀及透析:取8 mL粗酶液,加入无水(NH4)2SO4粉末,达到不同的饱和度。静置2 h后,在4 ℃、9 000 r/min离心15 min。测定上清液中PPO活性和蛋白质浓度,确定最佳的盐析方案。选择合适的盐析浓度后,将硫酸铵沉淀用pH 7.0的0.1 mol/L磷酸缓冲液复溶,在4 ℃、9 000 r/min离心15 min。将上清液在0.02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分子质量截止值3 500 Da)中透析16 h,用聚乙二醇浓缩酶液,并于4 ℃保存。

凝胶过滤层析:层析柱(16 mm×800 mm)用初始缓冲液(按凝胶比缓冲液3∶1的比例)配成匀浆装柱。酶液经0.2 μm滤膜过滤,然后用2~3 倍体积pH 7.2、0.2 mo1/L的磷酸缓冲液平衡柱子,将2 mL酶液上柱,用pH 7.2、0.2mol/L磷酸缓冲液进行洗脱(1 mL/min,8~10 mL/管),于波长280 nm处检测酶活性峰,然后收集有活性峰的洗脱液。测定其酶活力及蛋白浓度。

1.3.5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

通过SDS-PAGE分析酶纯度和分子质量。采用5%浓缩胶和12%分离胶,上样量均为10 μL,电压分别为60 V和120 V。电泳完毕,凝胶在0.1%考马斯亮蓝R-250溶液中使用摇床摇动2 h。凝胶变色,拍照保存。

1.3.6 PPO同工酶最适pH值和温度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用1.3.2节方法在pH 4.0~8.0范围内测定PPO活性。用同样的方法在20~60 ℃范围内测定PPO的最大活性。在最适温度下,PPO活性表现为相对PPO活性的残余活性百分比。

1.3.7 PPO同工酶最适底物浓度

将底物邻苯二酚分别配制成浓度为0、0.01、0.02、0.1、0.5、1.0、2.0 mol/L的溶液,按照1.3.2节方法测定PPO活性。将最高酶活性记为100%,绘制相对酶活力图。

1.3.8 PPO同工酶热稳定性

将同工酶在70、80、90 ℃温度条件下分别处理0~5 min,按照1.3.2节方法测定PPO活力。最高酶活力记为100%,绘制相对酶活力图。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粗酶液的提取

pH值对PPO的影响在于改变酶表面的电荷影响其溶解度以及破坏其结构。富含酚类的植物性原料中,PPO和酚类底物会不可逆结合影响酶的离子和疏水特性[15],从而影响PPO的纯化效果。在本研究中,PVPP、PVP K30、PVP40被用作抑制酚类化合物和PPO结合的保护剂,研究其最佳保护剂及用量。

如图1A所示,PVP 40和PVP K30在pH 5.0~6.2范围内的酶活力均高于pH 6.2~7.0范围,并在pH 6.2时酶活力最大。其中PVP K30的最适pH 6.2,酶活力最高为157.0 U/(g·min)。如图1B所示,PVP K30对PPO的提取效果最佳。当PVP K30为0.3 g时,粗酶液的最大酶活力为136.7 U/(g·min)。PVP 40和PVPP对PPO的保护作用不明显。当PVP的加入量低时,PVP不能有效地吸附酚类物质,降低PPO活性。当PVP的添加量高时,PVP中的肽链结构可以在吸附酚类物质的同时与PPO中的Cu2+螯合,从而影响PPO的活性。PVP含量过高,使提取物黏性过大,不利于PPO提取[16]。

如图1C所示,以0.3 g PVP K30作为保护剂液料比在10∶1~20∶1范围内酶活迅速增加,当液料比大于20∶1时,酶活增加缓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茶叶本身含水量极低,当液料比低时,磨茶困难,导致茶叶中的PPO不能在缓冲溶液中溶解,PPO活性低。当液料比增加时,PPO更多的溶于缓冲液中,酶活也随之增加[17-18]。当液料比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酶活趋于稳定。考虑到原料本身和后期提纯PPO,选择20∶1作为提取PPO粗酶液的液料比。

图1 保护剂对PPO活性的影响Fig. 1 Effect of protective agents on PPO activity from Liupao tea

2.2 PPO的分离纯化

图2 硫酸铵分级沉淀后上清液的蛋白含量及酶活力Fig. 2 Protein content and PPO activity of supernatant after fractional precipitation with (NH4)2SO4

经缓冲液提取的粗酶液含有大量杂质,包括杂蛋白及酚类物质,在这些物质的作用下,粗酶液的酶活会逐步降低,并发生褐变反应,使粗酶液颜色加深。硫酸铵分级沉淀法能利用不同蛋白在硫酸铵中溶解度不同的特性,去除粗酶液中的部分杂蛋白,浓缩目标蛋白,以提高分离效率。图2显示,在10%的(NH4)2SO4饱和度下,上清液中的PPO活力降低,出现蛋白质沉淀。在饱和度为70%时,酶活达到最小值。因此,选择70%的(NH4)2SO4沉淀PPO。在饱和度10%~30%时,上清液残余蛋白不断减少,而在饱和度10%~40%时,上清液残余酶活力变化不明显,说明这期间沉淀了部分杂蛋白,所以选择饱和度30%的(NH4)2SO4去除杂蛋白。之后进行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测定洗脱液在波长280 nm处的吸光度和酶活力,得到发酵前后茶样的PPO凝胶过滤层析的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发酵前后六堡茶蛋白质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图谱Fig. 3 Sephadex G-100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m of PPO from unfermented and fermented Liupao tea

由图3可知,六堡茶毛茶和渥堆结束茶叶的洗脱过程中都出现2 个洗脱峰,分别在第10~13收集管和第25~30收集管中。第1个洗脱峰有PPO活性,第2个洗脱峰没有PPO活性,第2个峰可能是小分子的杂蛋白,因此收集各自的洗脱峰1的洗脱液,浓缩后,进行SDS-PAGE。

2.3 SDS-PAGE结果

图4 纯化后PPO的SDS-PAGE图Fig. 4 SDS-PAGE pattern of purified PPO

将纯化后的PPO进行SDS-PAGE,结果如图4所示。六堡茶毛茶中有一条分子质量约为59 kDa(命名为PPO1)的条带,发酵后的六堡茶除了具有相似的条带外,还出现了一条颜色较浅的同工酶条带,分子质量约为70 kDa(命名为PPO2)。茶树中含有多个PPO同工酶,其分子质量大小与茶叶种类有关。Teng Jie等[19]从茶叶中分离出2 种分子质量分别为85 kDa和42 kDa的PPO同工酶。张书芹等[20]报道龙井茶中PPO同工酶亚基的大小分别为53 ku和80 ku左右。刘琨[21]从碧螺春获得2 个同工酶,亚基大小分别为36 ku和42 ku。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比较了六堡茶和绿茶PPO的分子质量,发现绿茶中PPO分子质量在25~35 kDa之间,发酵2 d的六堡茶中PPO分子质量在48~63 kDa之间,发酵10 d的六堡茶中观察到2 条同工酶谱带,分别为48~63 kDa和63~75 kDa。在本研究中,PPO1的分子质量与绿茶接近,PPO1可能是茶树PPO,而PPO2可能是微生物在六堡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微生物源PPO。鉴于真菌在发酵过程中对茶叶品质的变化起主要作用,且大多数真菌漆酶是分子质量在59~80 kDa之间[22],故推测PPO2是真菌漆酶。Baldrian[23]报道了白腐菌漆酶的分子质量为69 kDa。Iyer等[24]从稻瘟病菌中纯化漆酶,发现其分子质量为70 kDa,与PPO2的分子质量一致。

目前,已有相关黑茶或者植物堆肥中微生物产生PPO的报道。Mayende等[25]从堆肥中分离出能产生PPO的嗜热微生物,该微生物为Bacillussp.。Li Zhongyuan等[26]使用宏基因组和代谢组学分析表明,普洱茶中茶多酚向茶褐素的转化主要是由过氧化物酶和漆酶完成,而儿茶酚氧化酶更多存在于植物。对产生漆酶的微生物进行分析,主要是真菌如曲霉、德巴利酵母、酵母、Rasamsonia、横梗霉、Depriyomyces和少部分的细菌如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等。Wang Qiuping等[27]从普洱茶中分离到烟曲霉,利用其将茶多酚转化为茶褐素。在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中,分离到产PPO的微生物并研究其酶量。Pantoea oleae、肺炎克雷伯氏菌和成团泛菌的产酶量均在20 U/mL以上,霉菌中的黑曲霉产量大于35 U/mL,烟曲霉大于40 U/mL,灰黄霉素大于25 U/mL,说明微生物产生的PPO对黑茶品质的转化起关键作用。

2.4 pH值和温度对PPO同工酶活性的影响

pH值可以改变氨基酸链或底物的电离状态,从而影响酶的活性[28]。在过酸过碱环境中,酶活性部位的质子异变基团的电离变化能破坏活性位点的最适环境,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以及催化反应。此外,pH值所引起的蛋白质不可逆变性也能影响酶的催化活性。

图5 pH值(A)和温度(B)对同工酶PPO1和PPO2酶活力的影响Fig. 5 Effects of pH (A) and temperature (B) on the activities of PPO1 and PPO2

如图5A所示,PPO1和PPO2的活性在pH 4.0~8.0范围内先增大后减小,PPO1在pH 6.5时有最佳活性,PPO2在pH 6.0时有最佳活性,说明微生物产生PPO的最佳pH值小于茶叶本身PPO。该结果与已经报道的茶叶和果蔬中的研究结果接近。Altunkaya[29]报道茶叶PPO最佳pH 6.0,普洱茶发酵粗酶液中PPO最适pH 5.5[7]。Saki等[30]报道了野生食用菌中PPO最适pH 7.0,Han Qianyun等[31]从苹果中提取PPO最适pH 7.0。Iyer等[24]报道了漆酶的最适pH 6.0。六堡茶毛茶的pH值接近中性,当渥堆开始时,pH值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会降低,使茶叶呈现弱酸性,更利于微生物PPO的释放,促进六堡茶特有品质形成。

六堡茶在渥堆过程中,为了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烧堆变质,会定期翻堆散热使中心温度控制在50 ℃左右,故研究温度范围在20~60 ℃时对PPO1和PPO2活性的影响。如图5B所示,六堡茶PPO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达到最适温度后活性下降,PPO1的最适温度为40 ℃,PPO2的最适温度为35 ℃。目前,有研究报道了绿茶PPO在10~70 ℃最佳温度为30 ℃[6],这与本结果PPO1的酶活力存在略微差异,主要由于六堡茶毛茶与绿茶不同,它是经过轻微发酵的茶。Allan等[32]从茄子中提取的PPO最适温度为40 ℃,Kumar等[33]报道黄曲霉在35 ℃时PPO产量最高,也说明微生物产生的PPO2在35 ℃时有较高酶活,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六堡茶在毛茶时期产生的PPO主要来自于茶叶自身,能耐受较高温度,发酵结束后,茶堆中心温度下降,微生物源PPO2的耐热性较低。

2.5 底物浓度对PPO同工酶活性的影响

图6 邻苯二酚浓度对PPO活力的影响Fig. 6 Effect of catechol concentration on PPO activity

如图6所示,邻苯二酚浓度在0~0.5 mol/L范围内,酶活力增加,当浓度达到0.5 mol/L时,PPO1和PPO2有最佳酶活力,当浓度高于0.5 mol/L时,酶活力开始下降,原因是PPO与邻苯二酚结合达到饱和从而产生抑制效果。这与谢微等[34]报道芋头中的最适底物浓度(邻苯二酚)为0.4 mol/L相似。

2.6 PPO同工酶热稳定性分析

图7 同工酶PPO1和PPO2的热稳定性曲线Fig. 7 Thermal stability curves of PPO1 and PPO2

如图7所示,PPO1在70 ℃和80 ℃经热处理一定时间后,酶活力下降,反应结束后的相对酶活力分别为59%和23%,在90 ℃时,PPO1几乎完全失活。PPO2在70 ℃处理5 min的相对酶活力降低至28%,在80 ℃和90 ℃处理5 min,几乎完全失活。说明微生物源PPO2的耐热性低于茶源PPO1。在六堡茶渥堆结束时,将进入汽蒸阶段,可将温度控制在90 ℃处理5 min,能使茶叶PPO灭活,为六堡茶加工提供理论基础。Chutintrasri等[35]表明菠萝PPO在70 ℃和80 ℃分别处理5 min时,酶活力分别下降至59%和31%,在90 ℃时,酶活力为1.2%。Li Ran等[36]测定了在75~95 ℃水烫过程中残留的菊苣叶PPO活性,表明在75 ℃处理5 min的相对酶活力为45%左右;80 ℃处理5 min的相对酶活力为32%;在90 ℃处理5 min的PPO几乎灭活。这些数据与本研究中获得的PPO1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植物源PPO的热稳定性相近,而微生物源的PPO2活性明显低于植物PPO。

3 结 论

本研究从六堡茶中分离得到2 种PPO同工酶,其中PPO1是茶树本身的PPO,PPO2是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产生的PPO,说明六堡茶在渥堆过程中是由2 种不同来源的PPO共同促进其品质形成。研究2 种同工酶的理化性质,表明微生物源PPO2的最适pH值、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都低于茶树PPO1,这些数据有利于黑茶加工控制,为黑茶PPO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但黑茶的茶树PPO和微生物源PPO对茶叶的作用机制还需要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毛茶同工酶六堡
安化七个山头的土壤肥力状况及黑毛茶品质比较分析
基于HS-GC-IMS法研究干燥方式对黑毛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仁化红山镇白毛茶亮相央视《新闻直播间》
参观六堡开茶节游记
黄孢原毛平革菌抗营养阻遏产漆酶同工酶动态分析
“荒野茶”红茶品质形成探究
六堡茶的“茶气”
[CX2]NaCl胁迫对萌发期甜高粱和春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与茶相逢在六堡
六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