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童趣表达

2022-04-01 10:01胡芳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童趣个性化文本

胡芳

语文是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低段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语用训练,鼓励、激发孩子的天性,联结孩子独特的生命世界。个性化教学以尊重并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其宗旨是珍视群体中的每一个人,更好地促进其成长。如何深入践行个性化教学理念,我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努力探索促进学生个性表达的策略。学生的语言需要在文本中引路,更要珍视在文本中学生的独特感悟,鼓励他们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童趣化的个性表达。

一、创设表达氛围释学生童性

我们常说“童言无忌”,的确,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通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由于受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孩子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而且有些孩子从小用方言说话,给学习规范语言造成了障碍。因此,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亲近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把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放在首位。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六七岁的孩子语言可能稚嫩,却充满童真童趣,常常令人忍俊不禁。他们用好奇的眼光看着身边的一切,包括崭新的学校生活和不一样的学习阅读活动。我们教师要蹲下来,走近孩子,了解他们的特点,释放孩子的天性。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要努力创设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一个外在语言环境,可以讓孩子心无拘束,怎么想怎么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情释放孩子可爱、美好的天性。

二、挖掘文本之趣激学生之兴

低年级教材选取的都是适合低龄学生阅读的,而且是他们爱读的文本。兴趣总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之精彩,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读书的兴趣高了,表达的兴趣也高涨起来,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在读中乐于表达、擅于表达。

1.挑动阅读期待

儿歌、童话之趣是孩子所喜爱的,教材中选用此类文章居多。上课开始,在孩子兴趣不浓的时候,用讲故事、猜谜语的形式来调动孩子的神经,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表达欲望,孩子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2.巧妙设计问题

孩子的注意力、热情持续度不过十来分钟,在情绪懈怠的时候,教师要抓住文本精彩之处、重要之处、价值之处,巧妙设计问题,在课堂上产生一个新的节点,带领孩子饶有兴趣地继续研读。

3.开展多种形式

低段的孩子很好动,在阅读、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做一做、演一演、唱一唱、画一画,这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遇到生动的语段,在理解文本独特的语言形式后,让孩子做一回“小作家”,在模仿中“活化”文本语言。

三、联结生命个体以学生为本

教育在于唤醒,根植于孩子生命的语文解读才是具有生命力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联系生活实际启想象之门

孩子的生活体验是不同的,有其特殊性。语文具有实践性,把文本阅读和孩子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文本中列举的省略处、故事的结尾处,一个长长的省略号,给予孩子尽情想象的天地。孩子的想法是不拘一格的,这样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打开联想之门,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就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表达时加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语言更真诚,更有说服力,更打动人心。孩子们还可以用生活中的方言、新生的潮流词汇进行表达。在阅读中注入生活的源泉,使语言充满生机活力。

2.触发内心世界抒独特感悟

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孩子的个性特点都是独特的,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的感悟也会产生不同。当语言文字敲击在孩子的心上,孩子的感悟会喷薄而出。找到文本引起共鸣的部分,让孩子自由畅说,孩子的表达常常是从心出发的,加上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如果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经验强加给给孩子,表达就是成人化的,没有了孩子眼中那个灵动的世界,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四、尊重多元解读促学生创新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孩子创新能力。解读文本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不同的阅读视角,对文本的解读也不一样,如关注的文本人物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价值取向不一样。文本蕴含多种主题,含义存在丰富性的时候,绝对不搞唯一答案、标准答案。一元论是对学生思维与个性发展的扼杀。尊重孩子的多元解读,不同观点的提出,让人耳目一新,促进学生的创造性。

猜你喜欢
童趣个性化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童趣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蓝湖童趣
童趣游乐场
童趣照相薄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