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悦·跃”: 小学体育“乐跑”拓展课的实践与研究

2022-04-01 09:32周晴加蔡振伟
体育教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

周晴加 蔡振伟

摘  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跑步运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反观小学学校体育,跑步作为体育的一项常规教学内容,却一直是学生反感、教师苦恼的一个难题。追溯缘由,无非是单一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大大削减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认为,通过课程的改革以及形式的创新,跑类教学内容可以衍生出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从而达到这项运动所期望的目标和效果。

关键词:乐跑;主观能动性;运动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2)03-0044-02

一、背景聚焦

(一)课堂体质检测训练带给学生疲惫感及恐惧感

在体育教学中,关于跑的教学内容一直是学生最排斥的,他们对此存在一定的心理恐惧感。跑步是学生每学期的必测内容,所谓的跑步练习变成了枯燥的“刷圈”,以追求速度上的突破。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学生对跑步也产生了一定的抗拒心理。因此,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跑步这一项运动中去。

(二)新课改形势下小学体育选修课程长远化发展的需要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十分丰富,跑类运动只是体育教学课程标准的一部分,开设跑类运动拓展课,希望通过多形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跑步兴趣,增强体能,磨炼意志,并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从内心深处接受并爱上这项运动,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跑步这项运动中去。

二、探求突破:“yue”跑三步曲

(一)“约”,养成好习惯

1.新课程改革­­­­——开设“乐跑”拓展课。开设此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健身和减重。地点选用学校操场和学生家附近空地,时间安排为每周2课时。利用学校课程资源,课程的对象来源为校园内现有对跑步锻炼有需求的学生群体,保证拓展课程的可操作性,并结合这类学生的运动诉求,将参加课程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分组,大致分成体重管理组和健身组。在了解参加学生的运动诉求后制定达标运动标准,并对学生制定四个要求:每周至少跑2天;每次不低于0.8公里;每个组的配速不低于12分钟/公里;每周需完成最低跑量(表1)。

学生们在锻炼时佩戴运动手环,通过数据追踪和SPSS统计分析,对每周进行实时数据汇报,并对两个组别的完成率进行统计(表2)。

通过预设目标,学生坚持练习,完成率逐步提高。数据显示两组第二次完成率较第一次略有提高,同时体重管理组完成率总体高于健身组。在完成一次次的跑步计划后,学生慢慢提升了跑步的自信心和能力。

2.为了鼓励和促进学生跑步锻炼的积极性,教师采用结对合作的方式进行,使一名跑步能力较强的学生和一名跑步能力较弱的学生组队合作,结伴跑步,定时打卡(21天习惯养成法)。相互鼓励并监督,让学生找到归属感和存在感,激发为团队作战的集体荣誉感。

(二)“悦”,越跑越快乐

1.情境创设,改变心境

根据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并结合运动负荷进行合理安排。在校园教学时,采用设路障的游戏,通过闯关形式完成练习内容。比如利用体育器材设置成“高山”“河流”“山洞”等形式的障碍跑,降低学生对距离感的认知负担,提高新鲜感。

2.设置弹性评价标准

改变惯用的以时间长短为考核标准的评价机制,也不进行个体间的相互比较。结合最初的运动诉求,制定个人弹性的评价标准,每次活动进行自我比较,登记数据,总结前后的活动差异及变化(图1)。

(三)“跃”,完成自我突破

1.提升认知,学会专业跑步

跑步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指体能上的提升,还应更好地根据客观事实去设计跑步的方案,做到跑前充分准备,跑中沉着应对,跑后科学放松,以达到科学化锻炼的目的。

2.建立阶梯型训练模型

运动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也要遵从从易到难、从低负荷到高负荷的原则,将教学安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信心建立阶段,设置定向运动,以团队合作的形式为主,运动量相对较小,从而激发学生的興趣,增强自信心。第二阶段为能力提升阶段,主要通过游戏法、竞赛法等手段,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提升自我能力。第三阶段为能力巩固阶段,通过运用21天习惯养成法,在学生不断突破自我以后,使其形成一种固有的生活常规,并以朋友之间“集赞”方式进行鼓励,以达到巩固的效果。第四阶段为自我突破检验阶段,通过初期设立的对照组,进行自我对照、个体间相互对照及小组对照,总结自身取得的成果。

三、成果收获

(一)学生对于跑步类拓展课产生积极评价

课程的设置中,通过越野频道建模、分组定向运动达标、游戏追逐提升、“点赞打卡”巩固、竞赛计时突破等环节,学生能够寻找到兴趣点,从而能够对跑步类课程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能在课余时间主动地参与到关于跑类的运动中去,并且养成每日“打卡”锻炼的习惯,促进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对跑步运动的认识所产生的本质改变也符合“终身体育”观的发展规律,有学生表示:“当初选择乐跑拓展课的初衷是为了减肥,但通过老师一系列的鼓励引导及科学训练之后,就喜欢上了跑步,每天傍晚5点我都会准时出现在学校操场,即使是放假也会进行跑步锻炼。”

(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跑步知识储备

在运动装备选择方面,根据个体的运动诉求,通过同一运动形式下匹配不同的装备进行对比,以达到运动装备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做到“精”而“实”,不让其成为运动中的累赘品。在运动装备选择中重点研究了跑鞋的选择,通过对学生足弓面积及弧度的分析,设置同个体同距离异装备的实验方式,分析样本的运动疲惫感,从而得出“扁平足需平稳,高足弓要减震,正常足选轻便”的结论,为跑者的跑鞋选择提供借鉴(表3)。

在跑步能力认知方面,通过设立对照组,形成对跑步姿态定型的概念,对相关数据每日记录总结。通过引导学习之后,学生有了更精确的定位,也掌握了专业知识,可以较好地根据实际状况制订适合学生的跑步计划,可以轻松地处理在跑步中所产生的问题。

(三)“乐跑”运动与校体育课程的完美结合

课程标准提出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教育资源,建立多元化的体育教学体系。“乐跑”形式的训练方法可穿插于传统体育教学的热身及游戏环节中,从而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常规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绕场慢跑的热身活动显得较为枯燥,通过结合“乐跑”形式的方法如图形跑、定向跑、变形跑等多种方法,可调动课堂的气氛。而学生每一学年所要经历的体质测试也借鉴了其训练方法,在体质测试中,中长跑对于学生来说是难度相对较大的一个项目,因此,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建议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场地,用场地界线设置跑步路线。

猜你喜欢
主观能动性
关于提高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几点建议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浅析分层次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愉快教学
提高中学生在田径课上主观能动性的对策
论职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问
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人力资源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高中政治课堂高效性的分析与研究
打造高效思品课堂,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