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初探

2022-04-03 19:34张翠媚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7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技能核心素养

张翠媚

【摘要】口语交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备技能,口语交际运用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的问题,语言表述存在着一定问题。教师不能简单地就教材知识点展开教学,要通过创设不同的口语交际情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体验、感悟、训练中提升炼、积累语言表达素材。教师要将现有教学资源、教学策略进行优化,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口语交际;技能;核心素养

口语交际不但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备技能,也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的问题,他们的口语表达大都是“拿来主义”。口语实践教学活动主动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把握在教师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就教材知识点展开的教学,要通过创设不同的口语交际情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体验、感悟、训练中提升炼、积累语言表达素材;拓宽语言表达形式和渠道,以增强他们的口语运用能力,更好地发展、提升自己。因此,教师将现有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教学策略进行优化配置,借助可行的口语交际方式,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问题不容忽视

中考、高考的影响,即便是小学也逃不脱应试思维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教师容易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字词句段及知识点的识记、背诵、讲解,把教学重点放在知识学习以及讲解中,而忽略对学生口语交际的培养。有的在讲述中一笔带过;有的象征性地简单引用;有的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教学,不会灵活变通等。结果直接导致口语交际学习、训练氛围低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口语交际实践机会严重缺失,长此以往,学生便容易失去学习口语交际技能、技巧的兴趣,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便成了空话。此外,教师口语交际教学的方式、内容、方法较为单一,在口语讲解、阐释、运用方法上过于“简单粗糙”,缺少必要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容易以“大人”思维地“想当然”,人为造成学生理解口语内涵的局限性,以至于小学生无法更好地认知语文知识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更谈不到如何运用到生活中。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意义

语文科是语言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口语交际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教学方式,它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知识在听、说中的有效运用。听、说是口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听”是“说”的基础,“听”中模仿,并在“说”中融会贯通。教师要就教学内容,优化调整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创设口语交际情景。从口语交流技巧上、方法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不断的运用实践中,学生的语言交流、口语表达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就能正确地面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从而懂得如何去应答应对,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第一,俯身倾听,拉近距离激发开口交流。任何一个个体对事物都有其特定的认知。在小学生语言中很多的“童语”,需要教师认真解读,与小学生保持同一高度,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能更好地分析、解决问题 ;才有机会与小朋友们成为朋友。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俯下身去更能正确传递眼神、手势等动作神态。学生从中获取老师在认真“听”他的信息,会增强他对老师的信任,刺激他开口交流。

第二,比学看试,“学说天下”调动学习劲头。许多小学生在同龄人、熟悉的人面前表现出较为自然的口语交谈,但在陌生人、从未接触过的事物面前表现出较为“笨拙”,而口语交际又是常见、不可避免的。在口语交际训练时,可以借助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优势,帮助他们打开“金口难开”的局面。如创设“比学看试”的活动项目,让他们从中“学说”,进行一定量的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交际的兴趣,帮助学生认识这是社会中的必备技能,只有掌握口语表达技能,才能在社会生活中立不败之地。如口语交际“我说你做”(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版本下同),教师可以短视频形式展示在超市中购物的交易情境,让学生先看视频交易中人物的口语、动作、表情,然后让学生“依法炮制”。学生甲试着买,学生乙试着卖的形式,不但顺利地把全班同学带进“买卖”场景中;利用教材“我们一起做游戏”“打电话”内容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如何解说游戏规则,怎么玩。同桌之间模仿打电话,正确表达意愿等。学生在“学说”中还学会了口语交际的技能,在表述中提高了口语交流能力。

第三,创设情境,模仿场景尝试实操运用。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尚未成熟,对事物现象和认知观点,往往不知如何表达,甚至是“有口说不出”的感觉。利用创设的情境能让教学目标中的理性知识和理论通过场景表达出来,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进行尝试操作运用,慢慢懂得如何去表述、交流。如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我们与环境”、六年级的“演讲”“请你支持我”等,通过创设的场景,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表达什么。如“班干部竞选”演讲,指导学生讲出自己的长处、如何去管理班级、希望得到大家支持等口语交际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思维,进行有效地表达、展示,能得到同学的信任与支持,从而学会表达展示。

第四,关联生活,锻炼学生口语交际技巧。语言表达在生活中的口语交际中存在着一定的技巧性。同样一句话,会说话的,能说得很为暖心,不懂得说话技巧的,往往话语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感到揪心。教师将生活实际与口语交际表达紧密联系起来,进行语言技巧方面的训练,能帮助学生顺利达到口语交际的目标。如在口语交际(三年级)“名字里的故事”,学生如何让自己的名字快速地让同学都记住自己,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名字与喜欢的人物,如英雄人物、名人等关联起来;把自己的个性特点与名字的由来关联起来,不但能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效地培养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联想能力,还让别人顺利地记住了你。

第五,相互合作,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对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课间是学生接触交流最好的时间。教师指导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预设讨论话题,鼓励每个同学都发言、对话训练,逐步养成说话习惯。在对话中,学生能自觉纠正错误的、偏差的、不妥当的语言,慢慢提高说话质量,增进同学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形成团队合作精神。如在口语交际训练中的“意见不同怎么办”,先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辩论素材、辩论依据、收集对方观点等进行分工,发言代表才能在辩论中快速回应。学生们在激烈的辩论中,他们的收获是显而易见的,既掌握了一定的溝通交流技巧,又提高了的协调、应变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科核心素养。

口语交际能力不是生来俱有的,而是在学习生活中不断交往训练、积累而来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语言交流、训练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在语言的表达技巧、方法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表达意愿、表达欲望,才能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霖.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肖金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板块教学的有效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27):26.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技能核心素养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