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窥一斑而知全貌
——浅析如何做好名著、名家作品教学

2022-04-06 12:10
关键词:朱自清名家名著

许 磊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学北校区)

众所周知,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名著、名家作品占了相当大的篇幅。那么,如何做好名著、名家作品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我就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名著、名家作品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浅显的认识和经验。

一、教师需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和丰富的阅读量

名著、名家作品贯穿了整个中小学语文教材。比如,小学阶段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节选内容,初中和高中仍有。如果学生在初中以后还没有读过这些名著,那么教学就会变得困难起来;如果在小学阶段,我们把名著教学做好了,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他们都接触过这些名著并且能够简单地赏析,那么初高中的名著教学就会变得轻松许多,教师只需要拔高即可。如何在有限的名著教学中为孩子铺下阅读兴趣之路,这对教师的要求就非常高了。教师自己必须要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因此,教师平时一定要多读书,提升自己的阅读量,便于更好地展开名著、名家作品教学。

二、具体措施

1.以点带面,以章概篇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往往是第一次接触名著、名家作品。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和课堂中奠定孩子的名著阅读基础,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首次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的,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文学形式,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的文学风格。如明清小说,特别是四大名著,这是从小学到高中都要接触的名著,这要求我们在有限的篇幅和课堂中带领孩子去认识它们并爱上它们。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必须解决一些问题,不能让孩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让孩子知道名著而不知去阅读名著。中小学教材中节选的往往是名著中精彩和经典的片段,我们通过这些片段就可以感知整部作品的风格,了解它的大致内容。这正是以点带面,以章概篇,让孩子初步了解名著的精彩之处和魅力。

2.回归课本,找出关联

名著和名家作品通常不是只在课本中出现一次,那么我们就要去寻找它们的关联之处。比如朱自清的散文就分别在小学、初中、高中出现,纵观这几篇散文,我们会发现它们风格的相似之处。郁达夫曾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那一种诗意。”确实,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点是文辞优美,诗意充足,令人陶醉。我们教授《匆匆》这篇课文时,学习了文章的语言特点后就可以把他的《春》作为拓展阅读在课堂上一起学习,感受散文的语言之美。待到学生上了初中以后学习到了《春》,自然就会明白和了解朱自清散文的特点了,高中时学习《荷塘月色》就更容易了。这就是通过语言特色来关联名家作品。

3.品文字,引赏析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是因为它是经过时间积淀的经典,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小学阶段,学生初次接触名著、名家作品,文字也是他们的阅读障碍,特别是古典名著。古典名著的语言和现代汉语是有区别的,只有解决了文字这个“拦路虎”,学生才能更好地阅读。小学生的名著阅读是建立在教师或家长的引导之上的。名著阅读的引导可以从文字入手,教师带领孩子从字义、用词、品句三个方面进行文字的赏析,以文入境,以句品情。我认为名著教学可以不设置具体课时,完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当然,这个教学效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有耐心、有方法。

4.预留悬疑,激发兴趣

名著、名家作品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只有孩子课下去阅读了,这个教学才算有了效果。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预留悬疑,让孩子课下去寻找答案,让书籍告诉他们答案,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取快乐。比如在《将相和》的教学最后,我就留下了悬疑:廉颇和蔺相如和好了,赵国是不是就变得强大了呢?他们身上后来还会发生什么故事?为什么蔺相如会早早病逝?廉颇为什么会离开赵国,最后客死他乡,埋在了我们淮南呢?(我们淮南寿县境内有一座廉颇墓)然后我告诉学生可以到《史记》中去寻找答案。后来真的有学生来告诉我答案了,这其实也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再者,在教学《景阳冈》这篇课文时,我也预留了悬疑:武松在景阳冈上打死老虎成了“打虎英雄”,他来到了阳谷县做都头并且和自己的哥哥团聚了,但是后来他怎么又成了官府的通缉犯了呢?请同学们课下从《水浒传》中寻找答案,并与同学交流你最喜欢哪一段。后来,我发现学生果然去读《水浒传》了。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在教学的最后,我们一定要进行悬疑的预留,这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好方法。当然,这都是建立在做好教学的基础之上的。

以上就是我对名著、名家作品教学的一些认识和实践。管中窥豹,窥一斑而知全貌。一篇一章的教学在学生脑中埋下了了解名著内容、品析作品风格的种子。

猜你喜欢
朱自清名家名著
名家
清芬正气朱自清
名家
名家之约
名家之约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