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探析*

2022-04-08 02:20
高校辅导员 2022年5期
关键词:理论课态度主体

唐 虹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江苏 南京 210023)

政治认同是指“在社会群体中产生一种归属感,通俗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所处的现行政治体系的认可。”[1]大学生群体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特殊的政治主体。他们的政治认同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密切关联,不仅事关个人政治素养的提升,还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以特定的价值观念体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其成果在于提升大学生对该价值观念体系的认同度,本质上是对构建这一价值观念体系的政权合法性的支持和拥护。基于此,从政治认同角度出发探析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涵养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推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输送高质量人才。

一、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逻辑

独特的群体特性赋予大学生政治认同很强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实现的前提是把握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逻辑,并遵循此逻辑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一)政治认知: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逻辑起点

对任何事物认同感的构建必须以相应的认知为基础,对政治认同来说其逻辑起点就是政治认知。政治认知是主体对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的主观反映,内含主体对各种政治人物、事件、规律等的感觉、判断和评价。政治认知包括直接认知和间接认知两个方面。直接认知是人们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对政治生活的各种事物及其联系的直接反映,属于感性认识范畴。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学生对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认识的获得,即政治感觉、知觉和理解的形成大多从自我实践过程出发,以“我”为中心。这些感性认识只能反映政治生活的表象,与理性认识存在差距。要想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就必须通过教育的方式来调控和整合大学生基于自我实践得到的感性认识,从而形成对政治生活的间接认知,把握其内部联系、本质及规律。因此,间接认知的获得以教育者的政治输入为前提,通过特定的教育方式实现。

政治认知是政治认同形成的逻辑起点,不管是直接认知还是间接认知,都是政治认同主体对政治现象和关系作出的判断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认同倾向并引导相应的行为实践。

(二)政治情感: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精神动力

政治情感是认同主体基于政治认知对政治体系的内心感受,表现为亲疏、爱憎和好恶等情感态度。政治情感是政治认同的精神动力,政治情感越热烈就越能推动政治认同的实现。

政治情感与认同主体的政治期望和需求的满足程度息息相关,一般分为政治情绪和政治感情。政治情绪是较低层次的,是从自我出发形成的暂时性的主观感受。政治感情相较于政治情绪更具复杂性,是政治情绪积淀的结果,主体可通过自我选择和自我控制使其表现得较为持久和稳定。政治情感影响认同主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其作用的发挥受三个方面的影响。其一认同主体的政治认知是否合理,即对政治体系的认识是否从政治现象深入到内在的联系规律。其二认同主体基于政治认知的政治期望和需求是否客观,即能否避免主观随意性,引导主体建构正确的价值目标。其三认同主体对于情感的自我把控程度是否科学有效,即是否包含认同主体对政治情绪的调适和对政治感情的践行。

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学识积累,作为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会主动关注社会政治生活,但囿于生活阅历和价值选择能力的发展不充分,他们的政治情感带有明显的自我感情色彩,容易情绪化。大学生的政治情绪需要教育引导使之形成相对稳定的政治感情,才能形成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要求的政治价值观。

(三)政治态度: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链接中介

政治态度是政治主体对认同客体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定势,反映了认同主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较为稳定的心理状态。政治态度强的稳定性在一般情况下要优于政治态度弱的稳定性,政治态度强即为政治信任。

政治态度的稳定性与认同主体对政治世界的认知是否合理、政治情感是否均衡、政治参与意向是否形成息息相关。一方面,政治认知与政治情感是政治态度的构成要素。政治态度属于认同主体的心理范畴,政治情感内含于政治态度,但政治情感的稳定性相对较低。现实生活中,伴随着政治认知的提升,政治情感也会稳步提升,也就是说政治认知与政治情感存在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影响着政治态度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政治态度衍生政治参与意向,即导向政治行为的准备状态。作为政治认同各环节链接中介的政治态度,不仅规定着政治认同的性质和方向,也决定着政治参与的方式与手段。从认同形成的心理机制来说,高校在构建大学生政治认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强调内化,引导教育他们形成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态度,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保持心理稳定,认知方式、态度和行为选择不会因为外在刺激而产生突变。

(四)政治参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归宿

政治认同不仅是一种意识活动,更是一种实践参与,是政治价值观培养与政治行为实践的有机统一。政治参与是政治认同的现实归宿和外在表达。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为政治参与奠定基础,这三者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促成认同主体的政治参与,同时认同主体在政治参与过程中也进一步深化政治认知、筑牢政治情感、坚定政治态度,从而强化政治认同的稳定性。

大学生思想活跃、行为积极主动,他们正处于政治生活的接触探索期,对政治体系,尤其是国家意识形态感兴趣。大学生在主动参与政治生活过程中,合理并有序地表达政治观点有利于加强他们对现行政治体系的理解和认同,进而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这个过程既要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又要强调内化吸收,结合自身实践,将自我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

二、大学生政治认同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关联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既是教育引导大学生通过政治参与内化意识形态所蕴含的政治知识的过程,更是统治阶级传递价值观念、获得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过程。二者高度的契合性一方面来自大学生政治认同内容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奠基作用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对政治认同内在规定性的遵循,另一方面体现在二者在实质性功能上的相互建构和评价性功能上的相互支撑。

(一)大学生政治认同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结构性关联

从教育内容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容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明确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强调社会存在的基础性及其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象不是抽象的概念集合,而是真实的社会存在,是他们对政治体系及其运行的客观事实发自内心的认可,并外化为行动上的支持和拥护。意识形态是关于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对其现实政权合法性的支撑,必须以政权存在和运行的客观事实为基础,通过意识形态教育实现政治认同。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不是基于抽象概念自我演绎的外在灌输,而是从政治认同的内容及其形成逻辑出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支持。其一,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形成,尤其是间接认知的获得需要借助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来实现。其二,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政治情感在理论层面表达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下的理论认同。其三,在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政治态度需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持续介入来维持其稳定性。其四,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指归,借助政治参与也可以检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成效。

从教育方式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并遵循着政治认同“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规定性。依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必然会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合理性在于通过大众化,即由最广大人民群众来实现并在实现过程中建构人民群众政治认同的理性心理基础。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对主流价值观及其建构者的认同,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生为本。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教育者讲授为主,对大学生进行的意识形态教育是单向的理论灌输。伴随着社会活动场域从线下到线上的空间延伸,大学生的主体性大大加强,他们既可以自主过滤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也能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活力节点。这种趋势大大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随之变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建构的过程。政治认同以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为基础,强调主体的内化及交互主体间的互动。大学生政治认同也需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教育大学生获得政治认知,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内化于心,积淀政治情感形成稳定的政治态度,并外化形成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协调的行为实践。这既是大学生对政治体系表现出的归属感,也是他们对作为政治体系深层次要素意识形态的归属感。

(二)大学生政治认同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性关联

实质性功能关联。在现代教育体系中,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以及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而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其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发挥。相对于法律等“硬约束”,“意识形态重要性则相对上升,它越来越占据国家权力体系的核心地位,其独特又强大的‘建构’功能越来越凸显出来”。[2]意识形态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对政权的建立、巩固具有现实作用。针对大学生群体,这种作用的发挥来源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政治功能最主要表现为引导教育大学生对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形成心理认同,并外显为政治参与实践中对政治体系的支持与拥护。与此同时,政治认同也包含了对政权合法性的认同,通过强化政治认同有利于巩固政权的合法性。大学生政治认同是政治制度和理性的有效彰显,也是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成效、赢得大学生的支持与认可的重要手段。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社会功能在于从社会自身出发,区别于国家政权通过外在强力自上而下地贯彻,更多借助于自下而上的机制来实现。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形成的共同场域,全方位、包裹式让大学生浸润在特定价值观体系中,凝聚大学生群体共识,巩固他们的创造活力。从社会功能的作用理路看,“政治认同本质上也就是一个政治‘是否回应社会’以及‘如何回应社会’的根本性问题”。[3]因此,发挥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来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社会功能,关键在于立足社会本位,不断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服务于社会本身。

评价性功能关联。大学生政治认同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之间在实质性功能方面密切联系,既关涉理论研究,又应用于实践中的相互确证和评价。新时代大学生对政治生活的关注度显著提升,他们作为社会建设发展的生力军,有意愿参与而又较为稚嫩。关注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必然要深入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层面,了解把握学生对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大学生政治认同与高校意识形态认同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政治认同的内容是意识形态认同存在的重要基础,意识形态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深层次要求,对一个国家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与对这个国家政权的支持和拥护程度是有机协调的正向关系。由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使得我们考量和评估其成效面临困难。仅从覆盖率和频次这些外在的形式和手段来判断教育成效是不够的,我们可以根据大学政治认同这一具体方面来进行评价。按照政治认同的形成逻辑,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成效关键在于大学生的认同,是一种对政治体系的信仰。在信仰的指引下,大学生不受主观和外界不定性因素的干扰,能够坚定认同和践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传递的价值观念体系。这个过程也会包含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覆盖范围和教育频次的考量,但更多的是着眼于大学生主体的认同程度。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把握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的切入点,而从大学生政治认同出发来考量和评价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其真实情况。

三、基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理路

当前,在意识形态斗争日趋激烈和复杂的背景下,迫切需要我们抓住新时代发展机遇,以政治认同为突破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使大学生坚定政治信仰,勇担历史使命。

(一)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效能,夯实大学生政治认知

首先,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坚持“内容为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固然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尝试以增添趣味性的方式去黏合大学生群体,调动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但部分改革却无形中以形式代替内容,对教育内容进行无效剪裁,一味以追求学生的抬头率、课堂的热闹度为目标。教学形式的喧哗度并不能替代教学内容的理论性,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应回归本位,从内容建设出发,坚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夯实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其次,高校要加强理论教学与社会现实的有机联系,紧密结合社会关注热点、学生思想疑点完善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交互性,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政治情感和坚定的政治态度。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大学生通过实践参与和自我总结,启发大学生思考、判断和选择,减少价值观混乱现象的发生,稳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立场,实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的升华。再次,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支撑作用,构建多学科补充、多部门联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的大思政格局。

(二)创设特定的教育环境,滋养大学生政治情感

大学生政治情感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存在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的可能性。为大学生创设特定的教育环境是实现政治认同的必要环节,也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方式。一方面,要发挥党、团和学生组织的作用。党团组织不仅要发挥自身的政治引领作用,还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组织的指导,深入挖掘学生组织中的思想政治元素,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以激发大学生的政治情感,形成良好的校园政治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推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标。另一方面,要主动抢占网络空间,开辟专属的“红色”领域。高校要大力借助主流媒体和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组织建设高校网络平台,运用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线上育人。高校要留给学生自我塑造的空间,吸纳学生参与校内网络平台的建设与运营,鼓励大学生主动运用政治思维,积极表达政治情感,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筑牢网络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掌握学生在网络空间的思想动态,利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导他们合理表达政治情感。

(三)研究青年群体亚文化,巩固大学生政治态度

大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敏锐性和叛逆性充分彰显了青年群体亚文化的特征。相对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刚性和显性,青年群体亚文化更具柔性和隐性,对大学生群体影响显著。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青年群体亚文化延伸到新的空间,其柔性影响力也获得新的提升。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政治表达因共享即时、传播方便、匿名可选等便利往往更加轻松和真实,受青年群体亚文化的影响形成特定的网络圈层,政治态度及其表达在圈层中趋向一致。青年群体亚文化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影响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积极的青年群体亚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补充有利于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提升大学生的政治判断和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消极的青年群体亚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消解作用,导致大学生政治冷漠,出现政治认同危机。因此,高校要深入研究青年群体亚文化,以符合大学生年龄阶段、成长需求、情感表达和接受方式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将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为积极的青年群体亚文化创造空间,推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形成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政治价值观。与此同时,利用主流意识形态引导消极的青年群体亚文化回归正轨,推动大学生形成稳定的理论认同和情感支持,巩固大学生的政治态度。

(四)健全政治参与机制,优化大学生政治行为

首先,要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平台。其一,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政治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大学生主动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其二,要畅通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渠道。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网络参与度和依赖度较高,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政治参与,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其三,完善高校组织管理机制。高校要确定并落实党委对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责任,明确部门责任和工作机制,加强宏观规划。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等是与大学生政治认同密切相关的人员。高校要配齐建强相关工作岗位,提供充足经费支持,提升教师和管理队伍的理论认知水平和教育责任感。其四,创设大学生政治参与规范机制。高校要对相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教育,让大学生明确政治参与的法律红线,规范大学生政治行为。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态度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