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海归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强化路径研究

2022-04-08 07:52陈启迪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海归青年教师教育

陈启迪

(常州大学人文社科处,江苏 常州 213164)

近年来,随着留学归国人数的不断增长,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已逐渐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2020 年在国内求职的留学归国人数同比增长 33.9% ,留学归国人员多达50多万。其中,不少留学归国人员从事高等教育事业,因此,准确了解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有效引导他们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是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做好立德树人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 新时代强化高校海归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意蕴

教育是国之大计,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海归青年教师是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有针对性地防范并化解海归青年教师群体存在的意识形态风险,引导他们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有助于不断优化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筑牢意识形态防线

为了深刻回答“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为谁培养人”反映的是教育的根本立场。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传统、政治制度、道德伦理、文化理念和发展道路存在很大差异,与此相对应,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会存在很大差别。学校是各种思潮、文化激烈碰撞的场域,是防范意识形态风险与开展公民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传授什么样的学问、传播什么样的理念、宣扬什么样的价值关乎国民教育的根本立场。因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高校海归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和文化教育,凝聚海归青年教师思想共识,强化海归青年教师意识形态认同,就是要提升海归青年教师的思想认识,引导海归青年教师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引领教师成长发展

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央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着力打造一批理想信念坚定、学识渊博、道德高尚、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加强德育工作不仅仅是新时代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任务。与本土成长的教师不同,高校海归青年教师受海外教育影响,有着特殊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加强海归青年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可以有效帮助海归青年教师群体提高政治觉悟,自觉将思想行为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强化教师使命担当,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师表率。

(三)落实立德树人使命

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大学生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未知充满疑问,对身边的老师十分崇拜。学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会很自然地模仿、参照身边老师的言行举止,认同老师的价值观念。尤其是青年教师,他们与学生年龄相仿,有共同的话题,很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和亲密朋友。高校海归青年教师有着留学背景和国际视野,容易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新时代强化高校海归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就是要加强对海归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守育人初心,践行教书育人使命。

二、新时代高校海归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表征

(一)有家国情怀,但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不深

爱国主义是流淌在中华民族基因里的文化血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根本的价值取向。高校海归青年教师作为对外交流中的精英群体,具有家国情怀,他们对中华民族有着强烈的身份认同。但是由于长期在国外学习生活,一些海归青年教师在思想价值层面受国外文化和意识形态影响较大,对国内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不高,主要表现为对党的理论学习和理解不深入,对国内意识形态工作方式和宣传路径不习惯,受红色文化浸润不深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度较低。部分高校海归青年教师难以融入母文化和乡土社会,对本土风俗习惯和礼仪文化接受度较低,当他们重新回到自己原有文化环境后,极容易出现暂时的社会性隔离、焦虑甚至抑郁的心理状态[1]。

(二)有正确价值取向,但与社会现实价值张力较大

当前,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爆发,一些体制机制还有待健全,社会生活中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象还经常出现。就海归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活实际而言,国内学术考核评价体制建设相对比较滞后,唯学历、唯论文、唯项目等不良“指挥棒”仍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许多海归青年教师面临着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压力,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高,对自身职业发展前景等产生困惑。

(三)有个人价值标准,但对集体事务参与融入不足

相对于国外资本主义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强调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推崇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由于长期在国外学习生活,高校海归青年教师在生活习惯和伦理道德上受国外影响很大,他们更加注重个人价值,强调个人利益和自我需要,规矩意识不足,对国内社会规范认同度不高,对社会生活参与度较低,个性较强,易在集体事务中与他人发生摩擦和冲突。

三、新时代强化高校海归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路径

强化高校海归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工作、帮助海归青年教师更好地融入学校建设事业的有效路径。立足高校海归青年教师的思想行为特点,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在规律,可以从思想教育、人文关怀和机制保障方面入手,逐渐引导高校海归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

(一)强化思想教育

一是要加强国情和历史教育。高校海归青年教师在主流意识形态上出现偏颇,很大程度上源于思想认识脱离中国国情,对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的学术话语理解得不深,不能从中国立场分析研究问题。要帮助高校青年海归教师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正确认识中国特色,深入理解党史和国史,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二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先进典型的榜样教育,帮助高校海归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职业目标,引导海归青年教师对标争先,沉下心来,融入人民,融入事业,争做新时代“黄大年式”的优秀教育者。三是巩固师德师风教育。师德师风教育是所有教师的必修课。高校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践行者和引领者。在师德师风教育中,要继续加强学术道德和教师职业准则教育,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升高校海归青年教师的品行修养。四是要开展实践教育锻炼。通过参观先进模范教育基地、调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使高校海归青年教师能深化思想认识,逐步融入社会,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立场。

(二)做实人文关怀

高校海归青年教师回国发展期望值高、职业发展压力大,易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因此,高校应做实人文关怀,从而凝聚人心,统一思想。一是要解决海归青年教师的思想困惑。中国正处于转型发展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多转型痛点和社会矛盾,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高校海归青年教师在回国任教后面临工资待遇、住房医疗等现实问题,当理想目标与现实存在落差时,他们很容易出现思想困惑和不满情绪,因此要有针对性地与他们谈心交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国家发展形势和人生发展困惑。二是要搭建海归青年教师发展平台。高校青年海归教师任教后斗志昂扬,有着长远的学术目标和崇高的学术追求。但是与许多在研究生阶段便逐步建立起学术关系网的本土教师相比,海归青年教师在国内的学术人际圈相对较小,在遇到课题申报和论文发表等难题时往往也只能选择自行攻破,缺少咨询和交流的合适对象[2],很容易陷入迷茫和不安状态中。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激发他们的学术激情和工作热情,增强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和学校的情感认同。三是营造宽松多元的学术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作为新世纪成长发展起来的青年人才,高校海归青年教师有着丰富的情绪表达和利益诉求。高校要营造宽松多元的学术环境,不断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三)加强制度保障

一是要制定和落实教育和学习机制。主流意识形态强化教育不能停留于一时一事,而是要通过常态化的学习教育持续发力。学校、院系要通过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学习和教育活动引导海归青年教师深入理解主流意识形态。二是要强化激励机制。在评奖评优、人才提拔、科研立项和考核考评中,通过选树典型等途径鼓励海归青年教师对标看齐。三是要建立纠错惩处机制。在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中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落实督导听课制度,通过巡学旁听,密切关注课堂教学秩序,严格上课纪律。严格落实师德师风和意识形态事故“一票否决制”,加大惩处力度。四是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一方面,要加强校园设施和自然环境建设,通过“美丽校园”建设增强海归青年教师的融入感;另一方面,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增强海归青年教师的凝聚力,构建和谐有序的校园人文环境,通过文化熏陶不断强化海归青年教师的价值认同。

猜你喜欢
海归青年教师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为新征程汇聚海归磅礴力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海归”返乡当“猪倌”
新海归
海归周炳“意发”攻“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