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简《志书乃言》5号简残字新考*

2022-04-10 02:04张荣辉
汉字汉语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上博良人善人

张荣辉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提 要 《上博简(八)·志书乃言》5号简“又”后残漶字“”,与同一书手写的同篇《王居》5 号简“良”写法相似,可能为“良”字之残,简文“善”释为“良善”。

《上博简(八)·志书乃言》5号简上端略残,下端完整。原整理者陈佩芬释文如下:

陈佩芬(马承源主编,2011:222-223)认为“远自为”的“远”,为“远离”“远隔”“疏远”之谓,“自为”意为自然而成“;而緃不为”的“緃”即“纵”字,是恣肆、不检束之义,“不为”即“不作为”,谓有当为之义务,而故意不履行其责,“”释为“称”;“睪父”的“睪”假借为“泽”,意为“恩泽”,“父”的“”同“兄”“;省咎之”的“省”为“反省”,是对于自己的活动加以省察,“咎”意为“罪过”。“又”后残漶字“”(用A 指代)未见解释。然而,学者对此编联(参见俞绍宏等,2019:98-102)与训释有不同意见,比如简下端近十字:

张崇礼(参见陈剑,2011)将简文释写为“而纵不为吾称择吾父兄甥舅之有所善,蟲(抡)材以为献”,认为“蟲(抡)材以为献”的主语是“而”,即观无畏。“吾父兄甥舅之有所善”其实是一个名词结构,因为有一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重新断句后,整个“纵……又”结构的主语都是“而”,文意比较通畅。俞绍宏等(2019:123-125)亦认为“而”指观无畏。

黄杰(参见陈剑,2011)认为A 残甚难辨,但左边及下部尚有残余笔画,以此与“所”字比较,可知此字应当不是“所”字,在目前尚无法识别的情况下,当阙疑为宜。他赞同张崇礼的意见,断读为“而(尔)纵不为吾称睪(择)吾父兄甥舅之有善蟲材以为献,又不能节处所以罪人”,“善”与“蟲材”当是并列关系,其中“善”作名词用,“蟲”当是形容词,与善、良等词意思相近。上文“纵不获罪,或(又)犹走趋事王”,学者们已指出这句也有“纵……又……”结构,但似乎如此断句后,这一结构才完全清楚。

王宁(2011)认为“睪”通“择”,“称择”指推举选拔;“兄”原字写法是左兄右往,即“兄”之繁构;“眚咎”读为“甥舅”,“父兄甥舅”指亲族;“又”同“有”;“蟲(抡)材以为献”解释为选择有才能的人当作贤者。简文大意为你纵然不能为我推举选择也罢了,我的父兄甥舅这些亲人有喜欢的人,选择有才能的当成贤人使用了。

单育辰:而纵不为吾爯(称)睪(择)吾父兄甥舅之又(有)所善

单育辰:而纵不为吾爯(称)睪(择)吾父兄甥舅之又(有)亡善

陈剑、周忠兵(2016:147-151):而纵不为吾称睪(择),吾父兄甥舅之有所善

张崇礼:而纵不为吾称择吾父兄甥舅之有所善

李锐(2012:40-46):而(尔)纵不为吾称择吾父兄甥舅之有所善

王宁:而纵不为吾爯(称)睪(择),吾父兄眚(甥)咎(舅)之又所善,蟲(抡)材以为献

徐在国(2013:1162、1488、1543、3295):而纵不为(吾)爯睪/(吾)父(兄)眚(甥)咎(舅)之又(有)善

A 左侧与下端笔画大体可以辨别,如下端(A1)写作一横笔,左侧(A2)上、下端写作竖笔,似乎可连成直线(A3)。然而,同一书手写的同篇A学者认为《命》《王居》《志书乃言》三篇竹简形制相同,竹简两端平齐,两道编绳,契口居右侧,文字满简书写于竹黄,部分内容可以编联,可视为同一篇文献。《命》5 号简、《志书乃言》4 号简“所”字左下端并非写作横笔。同篇《志书乃言》5号简“亡”的笔画较少,字形相对扁平,与A 字形并不相同。如下图所示:

笔者怀疑A 为“良”字之残。徐在国(2013:1700)指出“‘良’最初不从‘亡’声,以‘亡’为声是由于变形音化造成的;战国文字‘良’多从‘亡’声,或作‘’,上、下均从‘亡’”。如同一书手写的同篇简文《王居》5 号简“而必良(慎)之”的“良”字,中间写作“日”形,与“亡”相连,下端(良1)类似为横笔,左侧(良2)上、下端类似竖笔,似乎可连成直线(良3)B肖毅先生面告,他认为楚简中的“良”左侧上端向右弯曲,但该残字左侧上端向左弯曲,字形写法有些不同。笔者以为楚简“良”左侧上端可作左右或垂直的写法,似乎差别不大。。“良”字形特征,与A 字残笔大体相符合。如下图所示:

如将A 视为“良”字之残,简文“A 善”即为“良善”。“良”“善”义同,如《说文》部:“良,善也。”《玉篇》:“良,良善也。”《广韵》:“善,良也。”《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传曰:“音,声;良,善也。”《诗经·秦风·黄鸟》:“歼我良人!”传曰:“良,善也。”《吕氏春秋·季春纪》:“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无或不良。”高诱注:“良,善。”《文选·杂诗下》:“十载学无就,善宦一朝通。”吕向曰:“善,犹良也。”“良善”同义连用,习见传世文献。《礼记·表记》:“人之无良,我以为君。”孔颖达疏:“‘人之无良,我以为君’者,人,谓宣姜,无良善之行……谓君无良善,我等万民以恶人为君也。”《史记·吴王濞传》:“诛罚良善,日以益甚。”《汉书·元帝纪》:“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师古曰:“《虞书益稷》之辞也。言君能任贤,股肱之臣皆得良善,则众事安宁。”《水经注》 卷十八《渭水》:“少林曰:‘当为理寝冤,勿复害良善也。’”“良善”与“良人”“善人”义同A参看《汉语大词典》所收“良善”“良人”“善人”。,解释为善良;善良之人。《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不见子充,乃见狡童。”传曰:“子充,良人也。”孔颖达疏:“充者,实也。言其性行充塞良善之人,故为良人。”出土文献习见“良人”B《上博简(四)·采风曲目》3 号简“《良人亡不宜也》”,《上博简(六)·用曰》3 号简“良人贞焉”、15 号简“良人可思”,安大简《诗经·秦风·黄鸟》 “(歼)我良人”,《古代玺印辑存》74 号“良人”。[原释文作“良氏”,田炜(2010:229-231)改释为“良人”,认为“良人”玺和常见的“君子”玺、“士君子”玺等相类,同属身份类私玺。]“善人”C《上博简(二)·从政》甲本3 号简“善人,善人也”,《清华简(柒)·赵简子》3-4 号简“则善人至,不善人退”、“则不善人至,善人退”,《清华简(柒)·越公其事》47 号简“有赏罚,善人则由”。文例,或可作为参考。

猜你喜欢
上博良人善人
楚文字讹混现象举隅
《论语》“善人”解释的“德位之争”
老善人
善人
庄子说:自然的箫声
春秋有良人,毒入相思骨
壽縣朱家集銅器銘文“”字補釋
尘香如故非良人
你惹盛开良人自来
“可”字在《上博》简的用法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