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库建设转化之“岗课赛证”教研模式探索*

2022-04-11 08:19余恒芳
智库时代 2022年17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资源库知识点

余恒芳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一、前言

自2016年起,我校一直在积极筹备申报和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本人作为团队核心成员之一,一直参与申报和建设工作,终于在2019年被教育部立项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库联合建设院校18所,企业18家,行指委1个,职教集团1个,覆盖全国25个省市和地区。采用问题驱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前提出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课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后线上答疑,目前资源库平台活跃用户数为19424人。当前该资源库的用户数36315人,其中学生34151人,占比94%;教师584人,占比1.6%。素材资源总数27636条,课程总数41门,其中标准化课程26门,个性化课程3门,培训课程12门。当前资源库用户行为活动总量为12439732次,资源素材使用总次数4163605次,论坛活动模块842063次,作业活动模块403352次,考试活动模块100932次。

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对标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标准,建设适合我们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经过行业企业调研,参加各项专业技能竞赛,经过一系列专业证书认证培养,将资源库建设与日常教学、教研、调研、竞赛、认证等工作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对资源库建设转化之“岗课赛证”教研模式的探索的初衷,不是为了完成一件任务而去做一件事情,是为了做好这份工作而积极主动去完成多个任务。

二、资源库建设与企业需求

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地积极与联合申报资源库的企业建立沟通,还实地走访或线上访谈优秀毕业生所在企业的技术专家和人力资源部,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建立联系,了解企业专业技术的需求,了解企业用人制度、用人规格,结合我们的课程建设、资源建设,将关键知识点润物细无声地融入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让企业人员参与资源库建设,列出各个岗位技能需求的清单,帮我们设计制作案例化教学资源,参与项目化教学过程,参与订单班教学计划设置,参加订单班教学过程,模拟企业招聘,或参与企业真实招聘。

在实践教学环节,将企业优秀工程师请进课堂,将学生带进工作真实场景。在实习实训环境,将优秀企业请进校园,让企业与毕业生双向选择,将毕业生推荐给对口企业。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将面试技巧、注意事项、企业技能需求等归纳总结,融入我们的资源建设和课程教学中。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专业建设,了解我们的毕业生,后续有岗位需求的时候,第一时间能想到我们的毕业生。毕业生在实践、实习过程中,能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的联系,在工作实践中,能进一步明确后续学习的方向、技术发展的方向,能进一步明确企业的需求,同样回馈给我们一些建议,例如课程设置的意见、教学方式改革的意见、企业招聘最看重什么、资源库中可增加哪些内容等。

通过每年十余次的计算机行业相关企业的调研和走访,我们从企业岗位需求、岗位职责、专业技术需求等了解到表1中的信息。

表1 企业用人需求与专业技术要求

三、资源库建设与课程建设

在资源建设之初,先设计顶层框架,让想积极参与建设的老师自主申报课程,再根据专业资源库初期的顶层设计进行逐步调整,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出发,也从实际企业调研出发,逐步调整课程和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确定后,画出每门课程的模块和知识点结构的思维导图,然后分模块、分知识点设计资源类型,并对资源进行编码。资源建设与课程建设同步,利用寒暑假、周末等空余时间归档、整理、设计脚本、录制课程视频,正好将前期教学中遇到的重难点逐一解决,并采用学生容易学习的方式去设计制作各类资源,从学习者角度去检查资源是否符合自主学习的需求。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参与的有一线教师、学习者和资源制作者。一线教师编写脚本,参加录制,从教的角度去阐述和解读知识点,在制作和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不断提升教师授课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教师对技术的追求,让备课、授课和制作资源,变成教师工作、学习的一部分,增加教师对职业技术的热爱,让学习新技术变成教师职业生涯不懈追求的目标。

学习者分享学习内容或视频,从学的角度去理解分析和应用知识点,让一个个知识点通过一个个模块、一个个项目、一门门课程相互联通,从点到面,从面到立体,从小见大,从大到无限,从基础到高级,逐层递增,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学习新技术成为学习者的动力,让学习者在实践中越走越远,从选择一个专业、选择一门课程,到选择一种行业或职业。

资源制作者采用信息化技术完善资源质量,从艺术的角度去美化资源的设计,让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是资源库制作者的追求。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除了从知识体系架构去设计,还从企业调研中得出的岗位需求出发去设计,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课程内容。以计算机相关专业为例,我们针对岗位和岗位需求,对课程和课程内容的核心部分进行了再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岗位需求与课程对应表

让资源库建设与课程建设紧密联系,不是为了建设课程而去建设,是为了应用和实际需求去建设。从思想上,让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建设;从行动上,让大家将课程建设和知识点建设融入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让课程建设常态化,让更多的人参与课程建设,让课程建设的过程变得更有趣。

四、资源库建设与竞赛培养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发掘同学们的长处与兴趣点,让他们在专业工作室相互交流,主动积极地沟通碰撞,激发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意识,老师们也积极鼓励同学们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行业竞赛。2021年度,我们专业的同学们参加专业技能竞赛累计11次,校级1次,市级1次,省级初赛决赛6项,国家级3项。在一系列的备赛和竞赛过程中,在竞技氛围的引导下,有的同学很善于总结,将他们擅长的内容录制成视频,制作成图片,总结出学习笔记,分享到资源库,让其他愿意学习的同学们观看,也可以让老师给予点评。在这种良性循环的氛围下,同学们通过一份份获奖证书,逐步建立自信,明确了自己的学习和就业方向。

五、资源库建设与书证融通

职业资格认证是高职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资源库建设不可避免需要把考证的内容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资源建设之中。由于前期我们建设的资源库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资源库,考证内容是“1+X”WEB前端开发,对应的考证课程包括网页设计、UI设计、WEB前端开发培训课程等。我们专业中还开始了云计算方向,考证内容是“1+X”云计算平台开发与运维,考证课程还包括Linux应用技术培训、虚拟化技术、云计算平台管理、云计算平台开发、云计算培训、云平台运维实战,容器部署运维实战,云计算网络搭建实战等课程。2020年9月,教育部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更名为大数据技术专业,我们的考证内容是“1+X”大数据平台运维,考证课程在原有的Python程序设计、Java语言、Python数据分析、Hadoop大数据基础、Hadoop分布式项目开发等的基础上,又新增了Python项目开发实战,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应用实战等。同学们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点自由选择,自由组合课程内容。

除了“1+X”证书认证,我们也在发掘市场认可的证书,以及同学们感兴趣的证书,也收集和整理了部分资源,都放到了技能培训课程中,或者证书对应的课程里。

六、资源库建设与教研活动

近几年,在建设资源库的过程中,我们的教研活动一直围绕资源库开展,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云资源投入、课程建设、资源应用推广等,专业的全体老师都自发承担了24小时免费兼职客服,为应用和学习资源库的师生提供咨询服务,并实时与平台提供方沟通,不断共同改进资源库平台的功能模块,调整带宽、并发量等参数,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除了项目建设、资源建设,在教材建设、论文发布、课题申报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围绕资源库的建设在做,或者正准备做出一些新的成果,逐步转化资源库建设成果。

七、总结

在四年申报、两年立项建设资源库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有一个团体在做这件事,这也是我们能坚持下来的原因之一,资源库的应用推广、维护与更新将是我们后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重要平台支撑,也是我们在进行教学教研活动的起点。依托专业教学资源库,“岗课赛证”教学模式也是我们后续教学的动力和源泉。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资源库知识点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一张图知识点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