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紫杉醇注射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2022-04-13 02:17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紫杉醇骨髓毒性

盛 男

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药剂科,辽宁瓦房店 116300

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民众生活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化疗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在经济、治疗有效性方面均占有一定的优势[1-2]。紫杉醇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对卵巢癌、乳腺癌、肺癌、大肠癌以及黑色素瘤等均有一定疗效,该药作为红豆杉植物中提出的一种为三环二萜类化合物,虽然对杀灭癌细胞的作用明显,但该药也会对人体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害,引起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3]。若不注重对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就会增加患者的治疗风险,不利于治疗目标的实现[4]。目前,如何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并降低药物毒副反应是临床探讨的课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使用抗肿瘤药紫杉醇注射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13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统计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提出合理用药的建议,期望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使用抗肿瘤药紫杉醇注射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13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6 例,女64 例;年龄25~78 岁,平均(51.50±6.45)岁;其中卵巢癌33 例,乳腺癌25 例,肺癌30 例,大肠癌17 例,黑色素瘤11例,淋巴瘤8 例,脑瘤6 例;病程6~20 个月,平均(13.63±2.87)个月。

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影像学、细胞学检查后确诊为晚期恶性肿瘤者,确诊为恶性肿瘤者;②预计生存期>3 个月者;③可接受化疗并对紫杉醇无过敏症状者。排除标准:①伴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者;②依从性差者;③对紫杉醇过敏者;④合并其他需同时治疗的心、肝、肾等脏器重大疾病者;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本研究已获得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单用使用紫杉醇(扬子江药业,国药准字H2005 3001,生产批号:17092911)注射治疗者,给药剂量为135~200 mg/m2;联合用药的患者,分别在给药前12、6 h 口服20 mg 地塞米松(遂成药业,国药准字H4102 1255,生产批号:21707122),给药前45 min 静脉注射20 mg 法莫替丁(江西赣南药业,国药准字H20083912,生产批号:1704101),肌内注射20 mg 苯海拉明(天津金耀药业,国药准字H12020617,生产批号:17090201),之后注射135~175 mg/m2紫杉醇。

每例患者重复用药3~5 周,用含5%的葡萄糖溶液稀释紫杉醇后静脉滴注,静脉滴注15~20 min 后测定心率、呼吸次数和血压,观察是否有过敏症状,且进行血常规检查,2~3 次/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130 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统计,主要分析不良反应的类型、分级情况,并分析不良反应在不同性别、年龄、分布时间中的发生率。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脱发、胃肠道反应、手足麻木、水肿、肝脏毒性、神经毒性、过敏反应、关节或肌肉疼痛、血液系统疾病、肾脏毒性、心脏毒性、发热等。分级情况是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划分,由轻至重依次划分为Ⅰ、Ⅱ、Ⅲ、Ⅳ级。Ⅰ级:不良反应症状轻微,对患者无明显影响;Ⅱ级:症状明显,但患者可耐受;Ⅲ级:症状较为严重,接受对应处理后症状消失;Ⅳ级:症状严重,患者不可耐受,接受对应处理后症状明显改善。年龄段划分为25~40、>40~60、>60岁;分布时间划分为使用紫杉醇<2、2~<8、8~15、>15 d。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2 结果

2.1 医院使用紫杉醇注射治疗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分级情况

130 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骨髓抑制(23.08%)、脱发(19.23%)以及肠道反应(16.92%)的发生率较高,其余如过敏反应、关节或肌肉疼痛、血液系统疾病、肾脏毒性、心脏毒性、发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表1);大部分患者的不良反应多为Ⅰ级。

2.2 医院使用紫杉醇注射治疗发生不良反应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

在医院使用紫杉醇注射治疗发生不良反应各个年龄阶段的患者中,>60 岁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占比为50.00%;男性与女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表2)。

表2 医院使用紫杉醇注射治疗发生不良反应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例)

2.3 医院使用紫杉醇注射治疗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时间分布情况

使用紫杉醇8~15 d 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较多,占比为43.85%(表3)。

表3 医院使用紫杉醇注射治疗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时间分布情况

3 讨论

紫杉醇作为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其能够可逆性地黏附在微管上,诱导并促进微管蛋白聚合,阻断细胞在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丝、纺锤体的过程,从而抑制细胞的分裂与增殖,起到抗肿瘤的作用。虽然紫杉醇抗肿瘤效果明显,但该药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本研究中,130 例患者使用紫杉醇注射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骨髓抑制(23.08%)、脱发(19.23%)以及肠道反应(16.92%)的发生率较高,其余如过敏反应、关节或肌肉疼痛、血液系统疾病、肾脏毒性、心脏毒性、发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反应程度较轻。由此可见,骨髓抑制、脱发以及肠道反应是紫杉醇常见不良反应。因为肿瘤细胞是生长比较快的细胞,化疗方案是针对这些肿瘤代谢比较旺盛的细胞而设计的。人体内毛囊细胞、口腔黏膜细胞及胃肠道黏膜细胞等代谢比较旺盛,当患者采用紫杉醇化疗时,该药物对这些细胞没有选择性,对体内代谢比较旺盛的细胞进行攻击,虽然能缩小肿瘤,但会出现系列并发症[5-6]。如攻击毛囊细胞后会导致毛囊细胞萎缩,导致脱发现象发生,因此,在化疗前应当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知识宣讲,使其了解使用紫杉醇治疗后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让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明白这些不良反应是常见的,避免在治疗过程中由于不良反应的出现而产生过多负面情绪[7]。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在医院使用抗肿瘤药紫杉醇注射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说明性别并非影响紫杉醇化疗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而在年龄方面,60岁以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较高,占比为50.00%。这可能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受疾病影响导致机体进一步损伤,细胞自我修复功能下降有关[8]。本研究中,分析使用紫杉醇注射治疗与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的联系,结果显示,使用紫杉醇8~15 d 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较多,占比为43.85%,由此可见,在予以患者药物治疗后的半个月内均要仔细监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化疗药物会对造血干细胞的损伤,导致外周血中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使用紫杉醇后骨髓抑制期通常为7~10 d,如使用大剂量药物治疗,可长达3 周时间,所以使用紫杉醇后8~15 d,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患者发生骨髓抑制时,会出现血小板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的情况[4]。除了患者的年龄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之一外,还有给药剂量时间差异、药物剂量等均有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而给药剂量间较小或是药物用量减少都可能会延迟治疗,并会直接或是间接地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9-11]。因此,临床医师在使用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时,要严格遵照临床合理用药的规定,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以便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不良反应症状。赵丽杰等[12]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紫杉醇化疗后,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心脏毒性、骨髓抑制、肝脏损伤、神经毒性、癫痫和消化系统,而本研究除了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分级外,还对不良反应与年龄、性别、分布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此探究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以期能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意见。但是由于本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少,加上并未对患者的伴发疾病进行考虑,所以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日后还需加大样本研究量,以促进研究的有效性。

为降低紫杉醇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医师以及护理人员应要注意如下事项:①在予以患者药物治疗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在注射药物的过程中,控制好注射速度,并且还可以使用苯海拉明抗组胺类、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降低过敏反应[13]。②对患者进行用药安全宣教,由于骨髓抑制是紫杉醇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所以护理人员可以遵医嘱予以患者激素类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以控制脊髓毒性并增加患者的耐受性。③因为中枢5-羟色胺水平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中枢5-羟色胺水平降低会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在用药前护理人员可以遵医嘱准备5-HT3 受体拮抗剂。④让患者服用维生素B1,或是提前准备好镇定剂、神经生长因子等,期间注意查看患者的关节情况,避免发生神经毒性反应[14-15]。

综上所述,使用抗肿瘤药紫杉醇注射治疗的患者,在用药时建议予以患者预防性用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

猜你喜欢
紫杉醇骨髓毒性
新辅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最后一个夜晚
赞美骨髓
毒性中药宜久煎
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