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2022-04-15 21:44
克拉玛依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革命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杨 康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厦门 361000)

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自我革命的优良基因。回望过去,正是因为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才能带领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也只有一以贯之地坚持自我革命,才能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戮力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其中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本质的特征,因此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进行自我革命,把党锻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始终发挥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自我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天然属性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在发展中要经历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其实质是自我扬弃,而“扬弃”也是自我革命的精神内核。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持进行自我革命,不断自我提高,带领着中华民族走过了百年的辉煌历程,并斗志昂扬的继续踏上了新时代的长征路。

(一)先进的理论决定马克思主义政党天然具备自我革命精神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发展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下工人的劳动实质上是一种“异化”劳动,“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2]在这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工人所遭受的压迫也愈来愈深重,被欺压的工人势必会通过革命联合的方式来进行反抗,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这就从理论高度上清晰地阐明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将社会从这种被私有财产、被奴役制统治的状况下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这并不是因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而是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2]这里所提到的“工人解放的政治形式”就要通过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来实现,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能够自觉运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革命,能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因此他们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进行反省,不断成长和壮大。所以说“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不仅仅体现在要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上,同样也体现在对自我的革命中。马克思指出,“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就是说,这种批判既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也不怕同现有各种势力发生冲突。”[3]正是在这种持续地批判与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才不断丰富,才能始终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以来,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锐利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4]在这种不断自我革命的思想指导下,党才带领着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我们才能在今天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二)理想与信念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勇于进行自我革命

马克思主义政党与过去旧的资本主义政党不同,“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2]马克思主义政党看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以及广大无产阶级群众所遭受的日益深重的苦难,因此一直将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力图消灭阶级和阶级剥削,实现全人类的真正的平等自由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强调的,“无产者对全社会负有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新的社会使命”[5]正因为有如此清晰明确的目标,所以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前进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不忘初心,针对自身出现的问题和时代出现的新变化不断调整自己。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2]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因此随着时代以及革命形势的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政党也始终对自己的革命理论和方式进行革新,正是这种不断自我革命的精神,才使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

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宏伟远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既包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同样也包含对自己主观世界的彻底改造,马克思指出,“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胜任重建社会的工作。”[6]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直将自我革命的理论要点贯穿于自己的行动当中,在一次次社会革命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提高自己,锻造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从成立之日起就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奋斗目标,中共二大确立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我们党的名称和马克思主义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7]在这一最高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始终从人民的立场出发,坚持自我革命,奔赴一场场“赶考”,带领着中华民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二、自我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动力源泉

回望过去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决议》中对这些历史经验总结为十个方面,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自我革命”。“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1]我们党从最初成立之时只有五十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拥有9 500 多万名党员,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执政党。正是在这种自我革命精神的不断淬炼中,中国共产党才有信心、有能力去应对一次次风险挑战,才能带领着中华民族把握住一个个转折点,走上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一)建国伟业:党在自我革命中领导人民建立当家作主新中国(1921-1949 年)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力量,中国的革命面貌也焕然一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断调整自身的方针和政策,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而努力奋斗。成立之初力量还很弱小的党,之所以能够带领着几亿人民取得独立,就是因为党从一开始就坚持进行自我革命,从而能够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与人民群众建立紧密的血肉联系,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之下,中国共产党才建立起了稳固的人民政权。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针对大革命的失败在党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八七会议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进行了批判,“它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坚决地纠正了和结束了陈独秀的投降主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号召党和人民群众继续革命的战斗。”[7]八七会议的召开是我们党主动进行自我革命的一个良好开端,为之后党内形成良好的自我革命风气奠定了基础。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5 年1 月召开了遵义会议,对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进行了批判,重新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1941 年在革命根据地延安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延安整风运动,对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延安整风运动就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典范。”[8]经过延安整风运动,根据地的建设也迈上了更高台阶。1945年,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写道,“中国共产党应该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经常检讨自己工作中的错误与缺点,来教育自己的党员和干部,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9]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将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党内民主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0]的著名论断,对党员干部的作风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正是因为始终坚持自我革命的精神与工作方法,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强敌,领导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建立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二)兴国伟业:党在自我革命中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新道路(1949-1978 年)

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着人民逐渐开始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作为新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居功自傲,而是牢记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在党内进行整风整纪活动,确保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依然具备战斗性。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对党组织的发展和扩大更为谨慎,他特别强调,“必须坚决地阻止投机分子入党,妥善地洗刷投机分子出党。”[11]这表明党中央对党自身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除了在进一步扩大队伍过程中要更严格把关之外,中国共产党对党内出现的影响党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也能及时处置。在独立自主摸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过一些成就,同样也走了一些弯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左”倾冒进主义给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也造成了破坏。面对这些情况,中国共产党人也没有回避,而是直面问题,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和态度来改造自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全党范围内一次新的思想革命,这场革命使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强调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12]在这种自我剖析、自我革命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国家纠正了过去的错误,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富国伟业:党在自我革命中领导人民描绘改革开放新蓝图(1978-2012 年)

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定也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进行自我革命的决心。四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有信心、也有能力担当时代复兴大任,这种信心与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对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与创新中,更表现于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的队伍严格的自我革命中。一届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从社会现实出发,形成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建设的丰富思想。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内出现了“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12]。邓小平同志认为,这些现象的出现对党今后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是一个隐患。邓小平同志面向全党总结了过去的历史经验,并分析了当下进行国家建设的全局现状,阐明了当下党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高屋建瓴地指出在党内进行自我革命的必要性,他强调,“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13]这就在全党范围内给党员同志敲响了警钟。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不仅体现在不断自省找到“病症”之上,同样也体现在敢于“对症下药”上。面对党内存在的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制定了一系列举措来加强党自身的建设。

20 世纪90 年代末,世界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苏联解体给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沉重打击。国际社会各方面的舆论都紧盯着中国共产党的表现,面对这种情况,如何稳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成了一个关键性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思考了这一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党的建设理论,这一理论也是党在世纪之交深入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基础。江泽民同志面对新世纪提出的新问题,将党的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一次会议上,他指出,“十年来,我们始终铭记邓小平同志的政治交代,铭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对自己承担的职责从不敢懈怠。我们最关注的是两大问题:一个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始终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14]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发扬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传统优势,针对党的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15]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成为了党在坚持自我革命的过程中重要的前进方向。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深化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理论高度对党的自我革命和自我建设作出了新的规定,尤其是严格要求党员加强自身廉洁建设,大力惩治了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对党内的政治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好的净化作用。胡锦涛同志认为共产党人应该自觉进行自我革命和自我净化,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16]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从时代的新要求出发,认真反思过去的发展方式,注重引导发展从“量”向“质”的方向转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新集中在了“人”身上,从而使整个党内的工作更加具备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强国伟业:党在自我革命中领导人民走上伟大复兴新征程(2012 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政治自信,扛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大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17]这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18]因此,要保证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地位,就必须加强对党自身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目前“少数党员、干部自我革命精神淡化,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有的检视问题能力退化,患得患失、讳疾忌医;有的批评能力弱化,明哲保身、装聋作哑;有的骄奢腐化,目中无纪甚至顶风违纪,违反党的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屡禁不止。”[19]这对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造成了严重影响,也不利于党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

面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强调要加强党的自我革命建设,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加强党内反腐倡廉作风建设。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对腐败现象进行了坚决惩治。二是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天下人民,牢记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求党员干部要为群众办实事,对待工作不能只是走过场,他指出,要“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让那些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有更好用武之地,激发全党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增强创造活力。”[17]这就对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的运用,通过这一途径来充分发挥党自我革命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自己的缺点错误,要敢于正视、主动改正。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敢于指出、帮助改进。对同志的提醒批评,要闻过则喜、虚心接受。自我批评要一日三省,相互批评要随时随地,不要等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再提。要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4]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凭借着这种自我革命的精神反复锤炼,才跳出了“历史周期律”的怪圈,才能带领着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行稳致远。

三、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守正和创新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百年的风雨飘摇中,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的高尚品格,始终坚持刀刃向内,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推动党的建设。百年辉煌历程,见证了党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沧桑岁月,同样见证了党的这种自我革命精神在百年间的守正创新。贯通在党百年奋斗史中的自我革命精神,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踔厉奋发,扬帆起航的坚强保障。

(一)坚持守正性:要一以贯之,坚守自我革命初心

守正是基础。自我革命精神的守正性就是要牢牢守住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初心。沧桑百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之所以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历经百年不断发展壮大,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党始终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人民的诉求就是党的奋斗方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自成立以来,就具备着人民性这一重要特质,也正是这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推动着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能够始终坚持自我革命,不断提高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能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当下,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交汇点上,正在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迈进,因此,我们更应该以清醒的头脑和一以贯之的使命担当来进行自我检视,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革命观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知己不足而后进,“我们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20]我们党必须将自我革命精神放在重要战略位置上,一以贯之的坚持下去,在不断反省自身的过程中,深化对“两项伟大革命”的科学认识,从思想层面提高全党的觉悟水平,从制度层面建立高效的治党体系,要在党内形成自我革命的良好政治风气,通过专项学习教育和开展组织生活会等方式,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党内政治生活常态,以思想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的目标为指引,切实推动全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我们党在新时代依旧能妥善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保持党的先进性与战斗性。

(二)坚持创新性:要因地制宜,创新自我革命形式

创新是关键。党的自我革命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事业,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自我革命理论的守正,并不是要一循旧制,完全按照已有的方法来进行党内的净化与教育工作。而是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确保党的自我革命事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毛泽东同志曾这样指出:“我们党,经过延安整风,教育了广大干部,团结了全党,保证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个传统,我们一定要发扬。”[21]这就充分表明党在思想上持续进行的自我革命为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和平建设年代,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从纪律层面上武装全党。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中央就设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党的决议以及决议执行情况等进行监察,从制度层面为党进行自我革命指明了方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制度建设一度被迫中断。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党的领导人没有对过去避而不谈,而是从过去汲取经验,更加深刻认识到了加强自我革命的制度建设对保持党的生命力和活力的重要作用,党清醒认识到“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22]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背景下,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坚持进行纪律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党内纪律和制度建设愈发完善,为在全党范围内继续进行自我革命精神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处在新时代中,我们党面临着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因此必须要立足实践,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各种复杂局面,我们党能够制定和实行正确的大政方针、战略策略,靠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8]因此在新时代,我们党更要以踏实严谨的态度推动自我革命的发展,使我党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愈来愈科学化、规范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以严格的制度约束来推动新时代党员干部自我革命精神持续深入地创新发展。

(三)坚持全面性:要辩证统一,丰富自我革命内涵

当前,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依然要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党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政治领导能力还要经受新的考验。在各种重大斗争中,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我们必须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用好党的自我革命这一重要武器,以全面的、辩证统一的眼光看待自我革命的守正和创新,继续丰富自我革命的科学内涵,不断提高党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能发挥总揽全局的核心领导作用。

守正创新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一方面,守正性是创新性的前提。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强调事物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只有与历史发展的方向一致,才会不断淘汰掉自身旧的因素,确保始终跟随时代发展。另一方面,创新性又是守正性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强调发展是永恒的,因此任何时候共产党人都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时刻审视自己,确保自己的思想走在时代的前列。守正创新的辩证统一也是新时代自我革命精神发展的必要条件。守正和创新从来都不是割裂开来的,这二者的辩证统一也可以说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经历百年的发展而历久弥新,在新时代面对更加复杂的条件依旧是指导党发展的重要武器,其原因就在于党的这种自我革命精神始终是以辩证统一的形势发展的。进入新时代,面对更加复杂的国情和世界局势,党要继续秉持自我革命的初心,同时不断创新自我革命的内容和形式,确保党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四、结语

能胜强敌者,先自胜也。勇于自我革命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党面临各种风险挑战时从内部寻求突破的重要思考,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方面的重大创新。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精神,从而使自己跳出了“历史周期律”的怪圈,带领着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当前,弱化影响党先进性的因素依然存在,中国共产党必须保持过硬的政治素质,坚持进行自我革命,“既有破又有立,既有施药动刀的治病之法又有固本培元的强身之举。要在自我净化上下功夫,通过过滤杂质、清除毒素、割除毒瘤,不断纯洁党的队伍,”[20]使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坚强的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继续攻坚克难,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猜你喜欢
革命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