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主探索的“哇”时刻

2022-04-23 05:45方明惠李峥
教育家 2022年17期
关键词:楼梯探究幼儿

方明惠 李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要求,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STEAM教育的跨学科理论主张与《指南》这一精神是高度一致的。随着学前教育领域引入STEAM教育理念,许多幼儿园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积极探索,我们也依托课题展开了相关实践。

大班幼儿在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方面均有长足发展,本课题组旨在通过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大班科学探究活动,鼓励幼儿发现并调动各活动主题(项目)与各学科领域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观察世界、探索世界、了解世界。我们在关注“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同时,更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幼儿自主探索在前、教师跟进指导在后的教育理念,达成科学有效的指导方式,真正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聚焦项目,打通课程链条

正确把握方向 。端正和明确大班幼儿科学探究的价值追求,明确幼儿的探究活动具有基础性和启蒙性。我们不是为了探索而探索,而是在于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让幼儿尝试在归类、排序、判断、推理中,逐步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让探索成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方法;不仅仅是为了具体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在持续的反复探索过程中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其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为此,我们将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有机纳入学期、月、周以及日计划,形成系列课程,避免碎片化、孤立化和割裂化。

确定探究载体。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他们对大自然奥秘的探寻、对生活中各类问题的认知和解决都需要运用多领域的经验。为此,我们立足幼儿的实际生活,围绕“常见的动物与植物、常见的物体与材料、常见的物理现象、常见的天气与季节变化、科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六大维度,串联一个个具体的探索主题,引发幼儿开展深入持久的探索,唤醒并运用已知经验,探寻并获取新知,不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守护好奇心。好奇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探究的动机基础和内在动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守护幼儿的好奇心。班里养的小乌龟怎么不见了?撒下的种子为什么没有发芽?冬天马路边的树木为什么被刷上白色的“颜料”?无数个“为什么”“会不会”和“是不是”,让孩子们越来越兴奋,猜测也愈发天马行空。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积极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喜欢和理解的方式,去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或解决困难和问题,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当好陪伴者,推进“三真”工程

STEAM课程是以“乐于探究、勤于思考、长于合作、善于表达、敢于创造”为课程培养目标,让儿童真正参与到真实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过程中。而动手探究是幼儿满足好奇心、找寻问题答案和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真探究”的开始和起点。在幼儿探索过程中,我们坚持“幼儿探索在前,教师跟进在后”的思路,保持“一米线距离”,以收放自如的从容状态守护幼儿的探究过程。

心理支撑:让幼儿真自在。

教师要管住手口,相信幼儿的能力。幼儿合作把楼房建造起来了,可是发现没有楼梯,于是商量尝试建造楼梯。涵涵每次建造到3层的时候还好,到第4层的时候楼梯就倒掉了。她看了看教师,教师微笑着也看了看她,没有说话。她便用积木重新搭建,把积木块向前挪动一点,发现能搭到5层,正高兴地准备再继续,楼梯又倒了。

洁洁说:“你看我们的,这样不会倒。”涵涵质疑:“你觉得这个是楼梯吗?两边都是,怎么上啊?”教师听了,没有下结论,而是好奇地询问:“它为什么不倒呢?”“因为被挡住了,倒不下来。”“怎么让你们的楼梯也被支撑住?”她看了看两边,没有接教师的话,摆来摆去,不断调整着木块的位置,尝试将积木交错重叠的部分变窄。“哇!6层了。”实现了一个小突破,涵涵非常开心,小心地准备往上搭第7层,可是拿起来的积木又被她放下了。“不敢再放,上面的太重了,下面的撑不住了。”旁边的洁洁连忙用手扶着,说:“你搭,我来扶。”涵涵说:“哪有楼梯有人扶着。我们用这些积木来撑住好不好?”“楼梯建好啦!我们把楼梯接到大楼那吧。”教师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催促孩子们,没有限制时间,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和不断调整的机会,一直以欣赏者、陪伴者的身份守护在孩子们的身边,“不着急”“没关系”让孩子们显得十分自在,没有顾虑,自由地徜徉在自己的世界里。孩子们相互讨论相互借鉴,为完成作品献出自己的力量。

材料支撑:让幼儿真自如。

幼儿探究活动的主要方式是亲身经历和动手操作,从中获取直接经验,这其中离不开材料。因此,适时适宜的材料投放无疑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必备要素。春天到了,孩子们对种植葱蒜、饲养蚕宝宝等十分感兴趣。为此,我们提供了大量样本,同时组合幼儿讨论。种植或饲养它们需要哪些工具?孩子们列举了小铲子、喷水壶、小剪子、小筷子、小勺子等。教师追问:“需要多少?该放在哪里呢?为什么?”有的说放在门后面,有的说放在区角里,还有的说收在柜子里、用的时候找教师要。在讨论中,将各种材料和工具的数量、品种、材质、使用方法等一一明确。

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们普遍缺乏对操作工具的认识和使用经验。如在“蚕宝宝”盒子边投放了放大镜,孩子们十分感兴趣,喜欢摆弄和玩耍,但是不清楚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帮助自己获取更多的探究信息。为此,教师组织孩子们一起来研究放大镜,他们拿着放大镜观察图画书中的人物形象、小伙伴的皮肤和自己的指纹,共同汇总了多张对比图,感受到放大镜的价值,并学习运用。

能力支撑:让幼儿真自信。

在STEAM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幼儿自主性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而自主是需要能力支撑的。如何帮助幼儿获得这些能力,正是教师指导的核心要义。

第一,巧用提问。适宜的提问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有效引发幼儿深度思考。我们交叉运用自问、反问和追问的有声语言,同时借助眼神和手势等无声语言,帮助幼儿感受、把握教师情感和想法的表达。

第二,鼓励实践。面对幼儿的诸多问题和疑问,我们没有直接给答案,而是提供情境和机会让幼儿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假设和推测,进行实地考察或实验,反复观察和验证,从而获取第一手真实的资料。如孩子们搭建的房子是实心的或空心的,教师便让孩子们去幼儿园和所居住的小区实地看一看,手脚比画感知空间方位,借助手、脚、小木棍或尺子丈量空间大小比例。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楼房里是有很多房间的,楼房里摆放好物品,有人居住才有光亮,房子才是有温度的。

第三,重视表征。为了将孩子们所做的努力留下痕迹,我们积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探索过程,并积极主动与同伴和教师进行交流分享,一起感受探索的乐趣。如在“颜色变变变”主题活动中,然然用数字和图画记录了4次不同的探索结果,而红红发现自己和然然一样是用红色和黄色进行实验的,可记录的结果却和然然的不同。红红说:“然然,你的记录不对吧?”“对的啊,我是用变出来的颜色画的五角星,怎么会不对呢?”“那我俩的怎么不一样,你看。”这就是及时表征和及时交流的价值。同样的两种颜色相加结果却有差异,教师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分享和讨论,把同样用红色和黄色调和的表征图表放投在大屏幕上,引发孩子们观察辨析,同时贴在探索区,鼓励孩子们再次推测和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

第四,放慢速度。为了让幼儿在探究活动中更好地迁移和运用跨学科知识,我们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不限定项目完成的时间,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从一两天到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给孩子们提供“六大机会”。一是出错的机会,二是覺错的机会,三是纠错的机会,四是合作的机会,五是成功的机会,六是快乐的机会。由于时间充裕,孩子们可以反复探究,在多次操作中出错的概率也随之增加,但是幼儿不怕出错,因为有时间有机会去改进,而且对自己拥有觉错意识而兴奋,更对自己能够纠错、解决问题而感到自豪。

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STEAM教育理念对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意义。只要教师能够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定能让幼儿内心笃定,自主自信地享受观察发现、猜测假想、验证表达等一系列“真探索”的过程。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20年度立项课题“基于STEAM教育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AH2020077)AA1385FC-5976-4CD6-95EB-504E1EC69454

猜你喜欢
楼梯探究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设问引导探究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上下楼梯时要注意什么 ?
原来楼梯还可以是这样的
楼梯是长还是短
幼儿画刊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