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微一体”个体心理辅导的实践探索*
——以南京市科利华中学为例

2022-04-28 10:25孙小然
江苏教育 2022年32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辅导个体

孙小然

“三微一体”个体心理辅导模式以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发展中的个体位于从直接环境到间接环境的一系列环境系统的中心,环境时刻塑造他们的心理与行为模式。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系统分为4个层次:第一,微系统,主要包括家庭和学校,其中亲子关系、学校环境和同伴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直接影响;第二,中系统,指微系统各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于学生而言,中系统主要指家校互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第三,外系统,指学生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间接影响的系统,如,家长工作模式、社区环境、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师培训等;第四,宏系统,它不直接满足学生的需要,主要是为较内层的各个环境系统提供支持,宏系统中的变量包含城乡差异、社会心态、价值标准等。[1]

按照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个体生活在环境中,个体与环境间的互动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如果想要真正提高个体心理辅导工作的有效性,需要摆脱心理辅导室这一单个微系统的限制,努力寻求心理辅导室微系统、班级微系统与家庭微系统间的协同合作。[2][3]这一观点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理念高度契合,有助于改善当前中小学个体心理辅导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三微一体”个体心理辅导模式的构建

南京市科利华中学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多年的心理辅导实践经验,提出了“三微一体”个体心理辅导模式,即在不违背心理咨询伦理要求的前提下,将由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与心理健康教师构成的“心理辅导室微系统”与“班级微系统”“家庭微系统”间建立一种基于功能性分工的合作模式。每个微系统在个体心理辅导中都各司其职,3个微系统形成联动,最终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立体式、全方位的个体心理辅导模式。(见图1)

图1 “三微一体”个体心理辅导模式图

1.心理辅导室微系统。

心理辅导室微系统以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为主导,通过咨访关系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在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心理辅导室微系统主要承担3大职责。一是通过心理健康测查、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及时发现学校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与其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对他们开展个体心理辅导工作。二是及时厘清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弄清楚学生问题行为背后隐藏的情绪、需要与期待,并以“建议”的形式传达给他们的班级微系统和家庭微系统。同时,心理辅导室微系统定期向班级微系统和家庭微系统反馈学生的心理辅导进展。三是通过开展班主任心育培训、“班级心理气象员”培训、家长讲堂、家长心育科普、家长线上心育咨询等活动,给予家长、班主任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共同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康复环境,避免他们的心理问题复发,保证心理辅导效果的长效性。

2.班级微系统。

在班级微系统中,能够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而班主任和心理委员对这两种关系的维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过程中,班级微系统主要承担以下职责。首先,班主任需要填写《学生基本情况记录表》,为心理辅导室微系统提供学生的基本资料。同时,班主任需每周填写《学生在校心理动态跟进表》,向心理辅导室微系统和家庭微系统动态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这是因为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人际关系、校园生活的重要事件等基本信息都较为熟悉。其次,任课教师(包括班主任在内)携手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积极的师生关系,给予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参与班级活动和班级管理的机会,鼓励与支持他们取得学业进步。最后,班级心理委员可以协助心理辅导室微系统更全面地观察与了解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情况,为他们提供朋辈心理辅导,如,提供情绪疏导、情感支持与认可等,充当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

3.家庭微系统。

家庭微系统以家长为主导,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与人格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家庭微系统中,亲子关系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在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家庭微系统承担的职责如下。首先,如果发现孩子存在心理问题与困扰,家长可先从亲子沟通的频率、家长监控的水平、家长冲突、家长教养水平等几个角度自行排查家庭微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改善家庭教养方式。[4]其次,家庭微系统通过主动、及时地与心理辅导室微系统和班级微系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其反映出的学生的需求与期待,听取心理辅导室微系统与班级微系统的建议,调整自己的心态与行为,改善家庭教养方式,为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氛围。最后,家长每周填写《学生居家心理动态跟进表》,及时将自己观察到的学生居家表现反馈给心理辅导室微系统和班级微系统,帮助其他2个微系统动态跟踪学生的居家状态,及时调整干预策略,从而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二、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个体心理辅导注意事项

1.各微系统间的沟通要遵循心理咨询伦理要求。

心理辅导室微系统在与班级微系统、家庭微系统沟通的过程中,存在两难的情况。一方面,心理健康教师有责任使家长和任课教师了解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的诉求,理解他们的行为,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与行动,合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明确指出,心理咨询师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保护学生的隐私。面对这个两难的情况,南京市科利华中学采取了如下对策。

第一,当学生存在自伤或伤他等属于“保密例外”的情形时,要第一时间向家长及任课教师解密。

第二,当学生的情况不属于“保密例外”,但学生愿意甚至渴望将自己的想法借助心理健康教师传达给家长及任课教师时,心理健康教师在与学生商讨解密的程度后,将学生的想法传达给相关人员。

第三,当学生的情况不属于“保密例外”,并且学生本人并不希望家长和任课教师知道他/她的想法时,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给予家长和任课教师一些教育建议,但不能涉及具体的事件。

第四,当学生的情况不属于“保密例外”,并且学生本人不希望家长和任课教师知道他/她来参加心理辅导时,心理健康教师可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并逐步帮助学生建立对家长及任课教师的信任,促使3个微系统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联结。

2.各微系统间要建立相对一致的联结。

虽然心理辅导室微系统在整个系统中处于主动干预的中心位置——它既是整个系统运转的启动者,又是整个系统的协调者和指导者,但是,这并不代表心理辅导室微系统可以强势地命令和指挥其他微系统。心理辅导室微系统应该在共情其他微系统现实处境的基础上,理解其他微系统在实际操作中采取的部分做法。在系统运转过程中,只有秉持“求大同,存小异”的合作理念,才能实现“1+1+1>3”的效果,更好地促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的转变与成长。

3.明确各微系统的职责范围与角色定位。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个体心理辅导需要明确心理健康教师、任课教师、家长、同伴这4个关键因素的核心职能。具体而言,心理健康教师承担个体心理辅导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并对其他关键因素起引导作用;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应作为重要影响因素辅助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营造良好的学校教育氛围;家长作为学生最重要的社会支持因素,应该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与亲子关系为学生提供心理康复与健康成长的“沃土”;同伴是学生的重要社会支持因素之一,发挥着陪伴、支持、预警与桥梁的重要作用。除了要明确各自的核心职能之外,各微系统间也需要加强沟通,如,一起商讨和制订有关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帮扶工作计划。

4.注重与外系统、宏系统的整合。

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时,我们不能局限于心理辅导室、班级、家庭等微系统,还要考虑家长工作模式、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师培训和社区环境等外系统。另外,社会心态、城乡差异、价值标准等宏系统也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5]这既要求心理健康教师提高觉察力和敏锐度,协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检视外系统和宏系统对其产生的影响,帮助他们从自责或罪恶感中解脱出来,更需要家庭和学校积极寻求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与参与,营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辅导个体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