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之花绽放小学音乐课堂

2022-05-06 03:24林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1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审美教育核心素养

林锐

【摘要】核心素养是新的时代教育教育方针所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也成为各学科教育活动的关键词。在实际教学中,各学科都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有效展开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目标。音乐的培养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小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帮助小学生更充分地表达情感,满足小学生对于生活、学习的愉悦感。音乐的核心素养培养可以提高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课程标准;音乐课堂;审美教育

音乐作为人类的人类情感表达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情感内涵。音乐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进步而提升,满足人们在不同时期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教学中要注重于帮助小学生发现音乐当中所蕴含的各种情感内涵。例如,音乐所蕴含的基本情感内涵、与音乐所相关的人文内涵、音乐的审美内涵、必要的音乐技能知识等多样内容。我们要将音乐教学的立足点放之于准确把握音乐的内涵,将音乐的内涵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核心内容,引导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把握情感,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小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我们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小学生当前的心理发展特征,将音乐所蕴含的情感与小学生此时的心理发展特征进行结合,以达到更好激发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每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都能表达出这首音乐作品的作者的情感,而情感的感知并不需要特别多的音乐知识。音乐相较于其它艺术形式之所以更容易打动人,是由于它具有带动性、共鸣性、引导性、传染性等特征,这是其它艺术形式很难达到的。就像我们在听一首欢快的歌曲时,身心很容易就可以达到一种轻松、愉悦感。我们在听一首很悲壮的曲目时,很容易就能体会到音乐当中所蕴含的情感表达,明白音乐的所表达出音乐当中所蕴含的沉重感、激励感等。

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需要用到许多的技巧与方法,在欣赏音乐和演唱歌曲的过程当中,要求教师在学生能够理解情感、接受情感及情感表达等方面都要认真地做好课前准备,以便更好地开展音乐课堂教学工作。如,在歌曲教学中,可以先让小学生通過歌词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从旋律中理解作品的演唱风格、速度、力度和节奏等音乐要素。然后,教师再尝试多角度、多形式地组织小学生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使小学生在感受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引导小学生做到有感而悟、有感而发、有感而学。有了这些铺垫,小学生对歌曲有了整体的情感感知,也萌发了学习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唱好歌的欲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欣赏兴趣,音乐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逐步带领学生走进音乐世界,在音乐欣赏与音乐体验当中,享受音乐的艺术之美。音乐课堂不只是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之余调节放纵心情的场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尝试改变教学策略,如在学习《芬芳茉莉》一课时,要求小学生在课前搜集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有关资料,了解歌剧《图兰朵特》的创作背景。在进行歌剧《图兰朵特》选曲《东边升起月亮》欣赏时,先请各学习小组的代表汇报、补充搜集的材料,并就此开展全班讨论。然后,再让小学生带着正确的作品信息和相关的质疑聆听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学生们动静有序,一边感受《茉莉花》与《东边升起月亮》之间的内在关系,一边想象作品的意境,了解了音乐所蕴含的情感之后,加深了对音乐内涵的理解。

二、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学习音乐具有一定的压力,所以我们要想更好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就必须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主动性。因此,音乐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降低自己的身份,将自己放在与小学生同等的位置上,以交朋友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要使小学生能够以朋友的心态与教师进行交流、请教、询问教师,自己这样的演唱、这样的表达,以及自己对于这首音乐的理解,哪里有偏颇,哪里需要改正,等等。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要注重帮助小学生更加充分地释放对于音乐学习、音乐表述的天性,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做到想唱就唱。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小学生可以很容易接触到各种的音乐,这有利于小学生在音乐课堂活动当中更好地理解与体验音乐的艺术魅力。例如,我们在教授小学生音乐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的形式播放歌曲的MV及歌曲的现场演唱视频,采取多听多看的方式帮助小学生加深印象。同时,增加欣赏音乐数目,以有效帮助学生释放课堂压力。

三、鼓励小学生参与音乐

音乐课堂强调小学生手、口、耳、眼、脑等多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让小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艺术美,从而激发他们追求和创造美的欲望。体现在音乐课堂,就是让音乐实践成为小学生自身的需要,在自主、合作、交流的探究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最大限度地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使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音乐知识。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音乐游戏、竞赛、展示等,营造快乐、和谐、民主的音乐氛围,活跃课堂气氛。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校开展了“小乐器进课堂”的教学活动。口琴、竖笛、口风琴等简易小乐器在音乐课堂上的出现,为学生学习乐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个人、两人小组或四人小组自主、合作、交流、展示的互助作用,激发小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学习小乐器的自信心,通过近几年的尝试实践,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初步掌握了口琴、竖笛、口风琴等小乐器的吹奏技巧,既培养了小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群体协调能力,也丰富了小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

四、结束语

在小学日常教学当中,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我们按照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情况调整教学思路、教学方法。音乐学科的特点决定了音乐课堂教育并不是单纯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教育,而是作为培育小学生高尚而丰富的情感,建设充实的内心世界的利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确立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在塑造小学生完整的核心素养方面发挥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作用,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和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健.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探讨[J].学周刊,2022(12):157-159.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2.053.

[2]周小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探究[J].小学生(上旬刊),2022(1):88-90.

[3]王正.优化小学音乐教学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92):154-156.

[4]张磊.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读写算,2021(23):106-107.

[5]郭炎孙.走出高效课堂操作误区——核心素养培养环境下的小学音乐课堂重构[J].戏剧之家,2021(17):186-187.

[6]徐冬梅.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提高参与度的策略探析[J].北方音乐,2020(23):100-102.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审美教育核心素养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