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探析

2022-05-06 03:24罗丽敏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1期
关键词:识字教学低年级方法

罗丽敏

【摘要】识字不仅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更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在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识字又往往比较枯燥,很容易产生倦怠的心理,再加上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上的问题和不足,更加剧了学生识字学习兴趣的流失,最终导致小学低学段的识字教学效果一直不如人意。因此,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低学段识字教学的效率,是小学语文教师时刻在关心的一个话题。本文便是由这一话题出发,分析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并总结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提出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策略,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教师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识字是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在新课标中便有明确的要求:低段的学生识字1600个左右,其中要会书写800个左右。然而,就目前低年级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来看,虽然也能够达到这一目标,但一味地死记硬背,却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巨大的努力,这明显和新课程强调的“减负”理念相违背。而且,枯燥的识字教学也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逐渐丧失,这不仅不利于识字教学效率的提升,更不利于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改变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提升识字教学效率,并让学生能够快乐地识字,无疑值得引起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关注和思考。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枯燥

在低年级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生字,而涉及到的基本就是對读音、笔画的教学,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比较枯燥和乏味,但如果能够在这些枯燥的内容中融入一些趣味性的东西,或许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识字教学内容枯燥的情况。然而,就目前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来看,很多教师明显忽视了这一点,教学的内容被拼音、笔画、生字等占据着,而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本身注意力就不易集中,在这种枯燥的识字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更短,教学的效果自然不如人意。

2.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或许存在于每一门学科的课堂之中,也是教师们的一个通病,毕竟在长时间陈旧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根深蒂固,教学方法也基本习惯了以灌输为主,这是造成当前各学科教学,包括低年级识字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罪魁祸首。确实,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体,即便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有自主探索的愿望,如果教师一味压抑学生探索的欲望,一味禁锢学生的思维,仅仅将学生当成是一个知识接收的容器,不仅会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更会导致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受到抑制,这显然是违背了教学“学生为本”的这一理念和初衷。

二、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遵循原则

万事万物的运行都有其要遵循的原则,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如此,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下面是在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水平等,总结的几点原则。

1.趣味性原则

所谓趣味性原则,顾名思义,就是要注重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趣味性,这是在考虑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后提出来的。确实,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不仅对教学的认识不够,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比较短,如果识字教学毫无趣味性可言,学生自然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生字的学习之中。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识字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在教学中尽量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提高识字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刺激学生识字兴趣的产生,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进而为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多样性原则

所谓教学的多样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应该尽量的多种多样,而不是从一而终,将一种教学方法贯彻到底。教学方法的单一既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必须要认识到的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必然要做出改变的一个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改变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无疑也是教师要遵循的一个原则。

3.适宜性原则

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其独特的身心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忽视学生的这些特点,要遵循适宜性的原则,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去采取更为适合的教学方法。虽说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特点比较相似,但低年级的学生还是有其独特的。比如,在注意力方面,小学生不仅注意力不稳定、不易集中,其注意的范围也比较狭窄,这表明教师不能让他们同时做几件事,要分开来一件一件地去完成。又如,在记忆方面,由于他们的抽象逻辑发展不成熟,往往对于一些抽象的事物不易记住,这就需要教师多运用一些直观和形象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记忆。总之,教师要充分了解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适宜性的原则,对学生因势利导、量体裁衣。

4.规律性原则

所谓规律性原则,就是教师在进行生字教学的时候,要遵循汉字的规律,因为汉字本身就有一定的组合规律,遵循“音”“形”“意”三者相结合的模式。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认识汉字的结构,让学生按照汉字的特点去学习和记忆,从而简化识字的过程,减轻学生识字记忆的负担。比如,比较简单的“日、月、田”三个字,就是遵循了“形”的组合模式,他们与太阳、月亮、田地的形状非常相似,而教师采用这种一一对应的方式,无疑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和记忆。

三、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策略

1.生活化教学法

越是学生熟悉的事物,越能够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识字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文字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学习生字的重要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热情和欲望。先不说汉字本身就是从我们的生活中演化而来,仅仅就汉字在生活中的应用来看,它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知识,我们的衣、食、住、行,没有任何一样能够脱离文字。因此,教师可以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将生字的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在生字的学习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生字,从而将教学生活化。

例如,在教学《春夏秋冬》这一课时,这是一节生字课,需要学生能正确认读 “霜、吹、落、降、飘”5个生字,会写 “春、冬、风、雪” 4个生字,而春夏秋冬作为一年中的四个季节,每一个学生都经历过这四个季节,所以教师在讲解上述几个生字的时候,就可以联系学生对四季的认识去解读。比如,教师可以先准备四张图片,包含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让学生去指出四张图片分别代表哪个季节?他们表现出了这些季节的什么气象特点?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然后,在下一个阶段的时候,教师同样可以展现四张图片,分别是飘动的柳枝、落下的雨滴、枝叶上的白霜、飘落的白雪,这四张图片分别展示了四个季节是怎么来到我们身边的,春风是吹、下雨是落、秋霜是降、冬雪是飘。这样,通过取自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去进行生字的教学,即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加深学生对文字的认识,何乐而不为呢。

2.游戏化教学法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所在,他们在游戏中不仅有着充足的精力,更具有活跃的思维,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玩游戏的心理特点,将游戏巧妙地融合到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之中,让学生在玩中识字,从而实现教学的寓教于乐。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来说,本身就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教学寓于游戏的玩乐之中,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读,并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巧妙地将游戏融入到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之中。

例如,在教学《一个接一个》这一课时,关于生字的一个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会读“接、再、做、梦、伴、趣、这、样、各、种、觉、伙、却”这十三个生字,而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转盘读字”的游戏,即教师提前制作一个大转盘,将学生需要认识的十三个生字排在转盘上,然后两个学生一组,一个负责转动转盘,另一个负责认读转到的文字,读对一个记一分,限时一分钟之内,得分最高的小组取得胜利。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猜字谜的游戏,这是一个传统的游戏,既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又能调动学生去积极的思考。例如,在学习到一些比较简单的汉字时,诸如“大、木、日”等,可以用拆分法,比如,“大”是“一人”,“木”是“十人”,“日”是“一口”;而学习一些相对较为复杂的汉字时,诸如“好、伙”等,就可以将谜语设置的复杂一些,比如“好”就是“男在右,女在左”,“伙”就是“一个人在烤火”。当然,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具体的学情,去自主的进行设计,从而真正实现识字教学的寓教于乐。

3.情境化教学法

所谓情境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要将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使枯燥的教学变得形象化和直观化,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且,中国的很多汉字本就是由“形”演化而来,包括其所蕴含的“意”,教师都可以去积极的利用,创设一些生动、形象的情境。

比如,在学习“休”这个字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一个农民伯伯在田地里干活,到了上午11点的时候,他又累又热,于是走到了一颗大树旁边去休息,然后就得到了“休”这个字。又如,在学习与足字旁有关的生字时,比如,“跑”和“跳”,为什么他们都有足字旁,这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学生们全部站起来,原地跳一下,再原地小跑两步。然后反问学生:“在刚才的运动中,你们身体的哪个部位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当学生们纷纷回答是“脚”的时候,也便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这些汉字都有足字旁了。

4.故事化教学法

小学生对于故事也非常感兴趣,通过故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有助于发展其语言能力。而且,在众多的汉字中,无论是直接相关的故事,还是间接相关的故事,可谓恒河沙数,而教師在讲解生字的时候,就可以去搜集这些汉字背后的故事,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故事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例如,在教学《操场上》这一课时,其中需要学生认识“拔”这个字,而和“拔”字有关的一个故事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是出自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而教师就可以为学生简要的讲述这一有趣的故事。又如,在教学《端午粽》这一课时,其中需要学生认识“端、粽、节”等生字,而和端午节及这些生字有关的故事就是屈原投江的故事,教师同样可以为学生进行简要的讲述,让学生了解端午节及粽子的由来。

5.探究化教学法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发展,要让学生逐渐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确实,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自我管理能力都还不成熟,完全让他们进行自主性的学习与探究并不现实,但忽视他们思考和探索的欲望,一味对他们进行硬性的灌输也同样不可取,这不仅不利于小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更不利于其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直面这一问题,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给与学生一定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的思考和探究中探寻文字内在的规律,发现文字蕴含的奥秘,从而打开汉字学习的大门。

例如,在教学《棉花姑娘》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一遍课文,找出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并标记下来,然后通过同桌以及前后桌合作的方式解决这些不认识的生字。随后,在讲解课文中的生字时,教师也可以从中挑选出几个比较特别的生字,比如,“吐”这个字,这个字是由“口”字旁和“土”结合起来的,而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思考:你认识“吐”字的兄弟姐妹吗,能够写出多少。这样,学生的兴趣不仅被调动起来,还会去积极思考与“吐”相关的文字,达到的效果必然会更加理想。

总之,识字作为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教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与规律,积极对识字教学进行改进和优化,并寻求多样化的识字教学方法,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开拓一条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刘玲香.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优化策略[J].学周刊,2018(29).

[2]马春香.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J].甘肃教育,2019(3).

[3]林柳波.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2).

猜你喜欢
识字教学低年级方法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