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22-05-06 03:24黄宇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1期
关键词:课堂教育小学美术创新能力

黄宇平

【摘要】小学美术教育是创新思维的启蒙课程,在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也已成为至关重要一个环节,创新能力激发对小学生来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特别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激发与发展已成为美术学科着重培养的核心指向。而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重要力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维发散,有利于加强他们的主观意识。本文就小学美术课堂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育;创新能力

一、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有部分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只管课堂纪律及跟紧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主动性。在这样一种较为紧张、严肃的氛围中,教师如果把绝大部分课堂时间放在理论知识上,很容易导致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有偏差,容易导致学生在实践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效果不好。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方面还没完全发展成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他们好奇心尤其旺盛,美术是他们发现与探索事物的重要途径与媒介之一,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引导他们善于发现、欣赏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提高审美意识,是美术教师在课堂上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因此,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回归主体地位,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一步。因为“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不无道理。教师的情绪是非常影响课堂教学气氛的,如果教师一脸严肃、面无表情地踏进教室,学生们会先入为主地觉得“老师今天心情不好”,在课堂上畏畏缩缩,生怕惹教师不痛快。在严肃的氛围主导下,一课堂的教学质量自然就会偏低。其实,笑容是营造和谐氛围的重要的手段,也是师生沟通的重要桥梁。教师应当要精神抖擞、面带笑容地走进课堂,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亲近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这样一种亲切的氛围中,教师还可以适当运用幽默的语言。如,给学生讲一些有关美术方面的有趣小故事等,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学生对美術学习有了兴趣,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提高创新能力之前,教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创新?学生对创新意识有初步的了解后,就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美术是体现创新的学科之一,因为每个人对待同一样事物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和观察力,然后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绘画题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引导学生怎么去观察每件事物,从而在观察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欣赏美的良好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如,在教学《涂色游戏》一课时,任意画线与涂色是本课的导入点,平涂是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基本绘画技能。一年级的学生对自己选择工具和色彩认识不深,可以随意涂色的想象力游戏会产生浓烈兴趣。但在涂色时,学生会容易失去耐心,觉得涂得很累或者涂了的颜色不好看,想放弃,这时候需要教师引导。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去认识色彩,在欣赏中去感受色彩。提醒学生用线条和颜色来创造形状,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命名。课堂不再是呆板的,单调的,而是让学生回归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涂色的过程实现创新,这样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如果学生只具备创新意识,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付诸行动,有实际的创新能力才能去展现自己。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着重选择一些能够训练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的教学内容去进行重点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多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手,把自己脑海中的创新想法付诸行动,转化为创新能力。如,在手工课《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中,教师可以创设有关父母的节日导入。如,父亲节、母亲节、父母的生日等,让学生感知节日的意义,激发制作小礼物,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情感。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欣赏课文中的礼物样式,想想课文中的“小项链”美在哪里?试一试:可以运用什么形式去进行设计小礼物才好看呢?在探讨中让学生感知父母的节日;尝试各种材料中,能把各种材料妙用,发展创新能力;在评价中,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形式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把自己的想象通过制作手工的形式去表现出来。又如,《纸碟怪脸》,通过设计制作纸碟怪脸,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面具设计制作方法与妙用材料的技能,发展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同时,感受面具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 合理妙用各种垃圾来设计和装饰奇怪的面具。可以让学生思考怎样造型、五官及色彩要怎样设计才有奇特和“怪”的效果。要怎样才能做出“怪”的效果呢?这就需要学生的创新了,每个人的创新思维不一样,做出来的效果就有所不同,但如果教师能在学生思考的时候给一个大的方向,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就有主要方向,在一个大的方向里思考,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的方向是很重要的。这一课还有一个重要的创新点,就是学生带的材料多少,材料多的自然想法可以大胆一点,这样出来的面具效果也会好一点。 这样有趣的课堂,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创新思维。在做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做的礼物好象是给自己做的这种现象,证明学生给父母送礼物的意识还不够,大多数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看来德育这方面的工作还要做宽、做细,特别是艺术课在这方面要加强渗透。

美术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师生的及时互动也是十分必要的。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不仅需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美术理论知识和绘画方法,还应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进行及时地指点和辅导。例如,在画人时可让学生多观察每个人的脸形,观察每个人的五官形状是否一样,还有每个人的发型、身材、个头、衣服、色彩等,这些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会运用,多看眼前的事物。教会学生基本的创作方法,剩余的绘画则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许,因为小学生这一阶段的特性,他们往往十分在意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另外,小组合作学习也是美术教学中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多人的讨论交流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迸出不一样的火花,在培养他们创造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沟通能力。

三、结语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备探索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全能型人才,“填鸭”式教学早已是过去式,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美术是一门充满想象与创造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能提高其艺术水平,还会对学生未来的生活、甚至是工作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美术教师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多种现代教学设备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开阔他们的眼界,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之波,王芳,孙长明.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34).

[2]李承辉.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

[3]黄士耀.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J].中华少年,2017(29).

[4]邓玉云.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1(12).

猜你喜欢
课堂教育小学美术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生活教育无处不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浅析小学数学课程教育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