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与虚词教学

2022-05-09 08:08韦柳妹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9期
关键词:文言文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韦柳妹

摘要:高中文言文教学需要和课本的内容紧密贴合,如要求必须掌握背诵的文言文就必须背诵,实词、虚词等则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学生必须具有大量的文言文词句积累,丰富自身的文言文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文言文知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文言文学习要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还要能够读得懂文章内容。通过梳理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虚词和句式等用法,注重学生在阅读实践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

1.实词

1.1古今异义

主要掌握词语的古今意义的变化,尤其把握不同词语在时代中的不同含义。有的词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则会转移,这都是常见的词义演变现象。如“衣食所安”中的“安”,现代的理解为安全、安保等,但是这里的意思却大相径庭,代表着:“养生”的意思。

1.2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的应用属于非常普遍的现象,也就是指一个词往往有几个或者十几个含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不断总结,不断深化,才能取得相应的理解[1]。如“辞”在“而候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这里指的就是“言词、言语”的意思;在“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指的是文词、文学;“动以朝廷为辞”,知道是借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代表推辞的意思;“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代表告别和辞别的意思;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则代表一种文体;“大礼不辞小让”,则是代表“讲究”和“计较”的含义;“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表示“辞令,应酬的言辞”;“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代表“辞谢,婉言道歉的意思;“近者奉辞伐罪”代表“命令”的意思。这些都是高中语文教材中非常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只要学生的实词掌握的越来越多,对于文本阅读涉猎的越来越广泛,学生的理解水平也会越来越深刻[2]。

1.3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原字,但是使用的时候却借用了与其意义毫无相干、只是读音相同和读音相近的其他字去代替它,从而形成了通假字。如在课文《鸿门宴》中就有这种现象,“张良出,要项伯”,这里的“要”就是通假字,通“邀”字,代表邀请的意思[3]。当然也有很多古今字,也被列入了通假字范畴,这是由于古代的字义项较多就在原来的基础上造了新字,原来的意思就是古字,后来的字就叫做“今”字。

1.4词类活用现象

古汉语的实词在某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会在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或是出现了词性的改变,或者是改变了读音。此类现象就属于文言文实词的特殊用法,常见的包括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學生们学习文言文实词,必须掌握词类活用现象,但是也不必陷入死记硬背的模式。只要在平日学习过程中,把握语言现象。

2.虚词

2.1虚词常见的用法

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是使用的频率却很高,用法也比较灵活,具有鲜明的语法功能,也是学习的重难点内容之一[4]。由于虚词被区分为几类词性,因此学生在学习虚词的时候,需要明确其意义和语法作用。首先,可以将虚词分为以代词为主的“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还要以介词为主的“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而、则”等,或者以语气词为主的“也”等,还有兼词“焉”等。只有掌握了诵读的基础,才能够进一步掌握文言文的句式。文言文中的句式大体上与现代汉语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需要能够掌握不同的部分,包括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和省略句式。

2.2判断句式

判断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判断句式“是”,但是文言文中主要借助于“者”和“也”,也可以单独使用“者”或者单独使用“也”,两者全部省略也可以。除此之外,文言文中也经常使用“为”、“乃”、“即”、“固”、“诚”等词进行判断。更为常见的是用“是”代表判断句式,如“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3被动句式

被动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被动词“被”,但是在文言文中则用于表示被动的形式比较多,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句式:1.借助“于”、“见……于“来表示。如具体的实例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等。2.用“为”、“为……所”来表示[5]。如“身客于秦,为天下笑”等。3.借助于“受”来表示。实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等。最后,就语境的角度来分析,被动句式还是属于难度较大的一类,因为其必须要根据上下文内容来确定。

2.4倒装句式

倒装句式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少的,但是在文言文中属于非常常见的句式。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类型:第一种是主谓倒装,一般是强调谓语,是将谓语放到前边。第二种是宾语前置,这里就包括三种类型,首先在否定句中,代词主要作宾语,该宾语主要放在动词的前边,如在《石钟山记》中,就有例句“古人人不余欺也。”其次是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主要作宾语,该宾语主要放在动词前边。第三种是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到动词的前边。第三种是定语后置句,体现在文言文中主要体现为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情况。最后一种是介词结构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主要是放在动词前面做状语,在动词后面做补语。可是在文言文中却是反过来的,介词在动词后边,翻译的时候则需要做状语。

3.结语

高中文言文教学属于难度较大的一类文体,对于学生的古文知识储备要求较高。虚词和实词作为其中两类重要的词汇,值得学生花心思去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薇. 重"言"抑或重"文"——浅议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J]. 2021(2013-10):37-38.

[2]葛威, 袁思. 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用字特征及字词教学研究[J]. 教学与管理, 2020(36):4.

[3]徐英卓. 关于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的几点思考[J]. 高考, 2020(5):2.

[4]朱伦春, 黄润梅. 依托教材,科学规划——浅谈高三年级文言文复习策略[J]. 教学考试, 2020(46):3.

[5]杨维. 以形索义法在高中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西南大学, 2020.

猜你喜欢
文言文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文言文阅读专练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会背与会默写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文言文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