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持续牵引刺激治疗第二产程低张性宫缩乏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5-09 10:37王可张昊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催产素乳头产程

王可 张昊

1.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1;2.荥阳市妇幼保健院 河南 郑州 450100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及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妇产科的分娩技术越发成熟,对于产妇分娩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同比增高[1]。目前分娩过程对母婴安全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第二产程的低张性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又被称为胎儿娩出期,主要指从子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阶段。导致第二产程低张性宫缩乏力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胎儿过大、产妇骨盆狭窄、胎位异常,导致胎儿先露部位不能有效的压迫子宫下段及宫颈处,故不能反射性的引起宫缩;其次产妇子宫本身发育形态的畸形也可导致宫缩乏力,例如单角子宫、双角子宫、合并子宫肌瘤等;另外产妇的情绪也是引起宫缩乏力发生的重要因素;最后分娩过程中镇痛、镇静类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导致宫缩乏力[2]。第二产程低张性宫缩乏力会严重影响分娩的进行,使产程进展缓慢,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停滞的情况。该情况对产妇的影响:增加产妇体力的消耗,常会出现精神疲惫、肠胀气、脱水、分娩后尿潴留、继发水肿坏死、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对胎儿的影响:第二产程宫缩乏力会对胎盘循环产生巨大影响,易发生胎儿窘迫、脐带受压时间过长、产伤、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的发生,故对第二产程低张性宫缩乏力实施科学、合适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3]。临床针对第二产程低张性宫缩乏力情况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乳头持续牵引及催产素,随着临床治疗经验的积累,临床研究发现催产素使用风险相对较大,会对母婴安全产生巨大威胁,故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局限性,研究同时提出乳头持续牵引在实际应用中更具优势,能减少对产妇及胎儿的损伤,有效缩短产程[4]。鉴于此,本次研究甄选出100例样本对比上述两种治疗方式的实际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分娩的100例第二产程低张性宫缩乏力产妇,按其具体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参照组),50例/组。其中参照组平均年龄23-35(27.25±3.06)岁,平均孕周38-41(39.25±1.16)周;实验组平均年龄23-35(27.35±3.04)岁,平均孕周38-41(39.24±1.15)周。数据差异小(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分娩过程中均在相关诊断后确诊为第二产程低张性宫缩乏力;(2)相关临床资料可满足本次研究需求;(3)全部纳入的100例样本均为初产妇。

排除标准:(1)对相关药物有明确过敏及用药禁忌者;(2)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患者;(3)患有其他系统危重病者。

1.2 方法

全部纳入样本产妇均给予常规的临床分娩手段干预:临产妇宫口开全上产床后采用监护仪进行产妇生命体征及宫缩、胎心监护。

参照组针对第二产程宫缩无力的情况采取静脉滴注催产素治疗:治疗开始前需临床操作人员需进行手触宫缩观察15min,确定产妇为低张性宫缩乏力且患儿无胎心异常。治疗具体步骤:静脉滴注,一次2.5-5单位,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每1ml中含有0.01单位,静滴开始时每分钟不超过0.001~0.002单位,每分钟15~30分钟增加0.001~0.002单位,达到宫缩与正常分娩期相似。维持宫缩时:压力以8.0-9.3kPa(60-70mmHg)为宜,宫缩间隔一般为2-3分钟,持续40-60秒,同时专业操作人员开始绘制产程图,密切观察分娩进展,待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产妇宫体部注射催产素10U,密切关注产妇及新生儿的各项指标。

实验组针对第二产程宫缩无力的情况给予乳头持续牵引刺激治疗:监护与诊断标准与参照组相同,产妇取半卧位,临床操作人员将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放置于产妇乳房的乳晕上方,在产妇宫缩间歇期时使用拇指、食指、中指并拢的手法将其乳头向外牵引并同时进行捏、掐、拉等刺激,每次进行1分钟,具体实施次数依据产妇宫缩情况而定。

1.3 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详细记录并对比两组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及出血量。出血量的测定采取容积法进行,使用弯盘收集血液,再使用量杯进行准确的测量。

对比两组总体治疗效果。具体分为显效、有效、无效[5]。显效:宫缩乏力有效控制,对分娩无影响;有效:宫缩乏力基本控制,对分娩有一定影响;无效:宫缩乏力未缓解,分娩进行困难[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对比两组新生儿早吸吮情况。具体分为良好、一般、较差[6]。良好:新生儿断脐后能顺利含住乳头、吸到初乳;一般:含住乳头、但无法吸到初乳;较差:以上两项均未完成。(总成功率=良好率+一般率)。

对比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7]。总共包括皮肤、心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五项评定,每项2分。满10分者是正常的新生儿,7分以下的新生儿考虑有轻度的窒息,评分4分以下考虑有重度窒息,评分在7-10分属于正常。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х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各产程具体情况

实验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参照组、出血量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产程具体情况比较[n=50,±s,(分)]

表1 两组各产程具体情况比较[n=50,±s,(分)]

组别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产程时间(min)出血量(ml)产程时间(min)出血量(ml)参照组 74.15±7.63 79.63±8.14 7.58±1.05 63.25±6.59实验组 65.21±6.75 72.21±7.45 6.04±0.97 47.45±5.01 t 6.205 4.755 7.618 22.147 P 0.001 0.001 0.001 0.001

2.2 对比两组总体治疗效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分别为96.00%、82.00%,见表2。

表2 两组总体治疗效果对比(n=50,例)

2.3 对比两组新生儿早吸吮情况

实验组早吸吮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分别为98.00%、80.00%,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早吸吮情况对比(n=50,例)

2.4 对比两组新生儿平均阿氏评分

实验组新生儿平均阿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新生儿平均阿氏评分对比[n=50,±s,(分)]

表4 两组新生儿平均阿氏评分对比[n=50,±s,(分)]

组别 评分参照组 7.63±1.07实验组 8.67±1.01 t 4.998 P 0.001

3 讨论

正常的分娩对于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正确的处理的分娩过程中的困难,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对胎儿及产妇的损伤一直是妇产科研究的热点课题,也是妇产科医务人员不断追求的主要目标[8]。

产力即分娩过程中的原动力,有效的产力才能促进宫口顺利扩张,使胎儿安全分娩,第二产程低张性宫缩乏力及产妇在胎儿娩出期出现子宫收缩强度减弱、持续时间变短、间隔时间变长的情况,主要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该情况会对母婴安全产生巨大威胁,也是妇产科临床需解决的重要难题。目前临床针对该情况通常采取催产素进行治疗,该药物主要成分是人体下丘脑分泌的一种激素,可直接作用于产妇子宫肌层,促进其收缩、增加产力。随着临床治疗经验的积累,临床工作者发现催产素在实际应用中或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同时该药物的使用需考虑产妇、胎儿安全等多方面问题,剂量把握难度相对较大,故该药物无法契合所有第二产程低张性宫缩乏力产妇的治疗[9]。另外有研究提出对比催产素治疗,乳头持续牵引刺激在实际应用中更具优势,能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出血量、改善新生儿健康水平[10]。本次研究对比上述两种治疗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如下:实验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参照组、出血量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分别为96.00%、82.00%;实验组早吸吮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分别为98.00%、80.00%;实验组新生儿平均阿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各项数据出现差异的原因在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受到乳头持续牵引刺激时,会使其神经元合成自然催产素,对于促进血液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刺激能有效作用于子宫,刺激产妇子宫收缩,进而能有效的改善产妇宫缩乏力的情况,确保产妇的分娩安全;同时乳头持续牵引刺激能为新生儿早吸吮做准备,提升其早吸吮成功率。

综上所述,乳头持续牵引刺激治疗第二产程低张性宫缩乏力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催产素乳头产程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被宝宝咬住乳头,怎一个“痛”字了得!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催产素有助消除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