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体会

2022-05-09 10:37翁少香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内瘘通路护理人员

翁少香

玉林桂南医院 广西 玉林 537000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一般应用于病情危重患者,该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药物与透析治疗[1]。慢性肾衰竭患者一般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极易并发一系列并发症[2]。随着临床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透得以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临床目前主流的维持性血管通路主要包括自体动静内瘘与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临床常通过动静脉内瘘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但由于患者在治疗时需长期反复进行穿刺,易导致其出现动脉瘤、内瘘闭塞、内瘘狭窄等并发症,从而对血液透析效果造成一定影响[3]。因此,临床对接受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恢复[4]。鉴于此,本文旨在MHD患者应用血管通路的临床效果加以探讨,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纳入2019.1-2020.1收入的110例MHD患者,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5例,参照组男女患者各有30、25例,年龄22-68岁,均数为(51.24±5.06)岁,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以及糖尿病肾病各有18、20、17例,病程1-3年,平均(1.32±0.21)年;试验组男女患者各有35、20例,年龄22-69岁,均数为(50.87±5.12)岁,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以及糖尿病肾病各有19、19、17例,病程1-3年,平均(1.35±0.31)年。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病程均在1-3年之间;(2)临床基本资料与病历资料完整;(3)能够配合临床医护人员开展相关护理操作以及治疗工作;(4)均接受MHD治疗,每周至少开展2次血液透析,治疗时间≥7个月;(5)伴有骨代谢及矿物质异常;(6)患者知晓本次研究目的,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剔除标准:(1)重要器官衰竭或障碍者;(2)存在凝血异常、凝血异常及感染、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者;(3)原发性甲状腺、甲状腺次全切、甲状腺全切者;(4)其他因素引起的骨代谢异常;(5)无法配合临床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工作者;(6)未遵医嘱应用化疗药物。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传统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生活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护理、病情监测等。

试验组则开展血管通路护理,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点:(1)建立护理小组:由科室年资较深以及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护理人员建立专业的护理小组,结合患者基本情况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掌握其基本信息以及患者对疾病以及治疗措施的自我了解程度。(2)开展专业培训: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关培训,并定期考核,了解其知识掌握程度;对患者病情及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行评估,重点关注高风险患者;明确小组工作制度、流程、应急预案及各成员职责,严格依照临床无菌原则开展各项治疗与护理工作;预冲阶段遵循低排高冲原则,以便排净透析器气泡,充分湿化透析器膜内,预防凝血的发生;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刻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注意治疗环境干净整洁,以防止感染,治疗过程中严禁家属陪同。(3)健康教育:详细与患者解释动静脉内瘘重要性、可能存在的并发症、诱发因素以及日常维护方式,可通过建立微信群,在群内定期推送关于维护内瘘方面知识,及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4)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通过掌握患者饮食习惯,评估其不良饮食习惯程度,结合患者营养缺乏程度,为其制定个性化且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帮助其纠正错误的饮食习惯;(5)促进内瘘成熟:内瘘形成前,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内瘘肢体做运动锻炼,术后七天,嘱患者做早期功能锻炼。可指导患者手握橡皮圈,按照循序渐进方式增加手握次数。对于内瘘血流量较少患者,可对内瘘处用红外线灯照射。(6)预防假性动脉瘤以及出血形成:在为患者进行首次穿刺时,由高年资的护士和医生一起在B超下对其血管情况加以评估,并由高年资的护士进行穿刺,使用绳梯式穿刺,避免出现同一部位反复穿刺的情况;术后出血患者可利用弹力绷带包扎,压力适度。患者在透析期间避免穿过紧衣物,密切观察其是否有渗血情况。患者首次穿刺时,需评估其血管情况。避免在同一个区域反复穿刺。透析结束后,对穿刺部位压迫止血,避免压迫点出血。(5)电话服务:为满足患者能够及时了解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的需求,临床可专设电话服务专线;通过社区与院内定期开展知识讲座以及病友交流会,避免其发生以往的不良事件,提高其治疗期间对不良事件危害性的认知程度;(7)预防血栓:监测其脱水情况及血压值;定期检查血常规、血细胞比容;嘱患者在日常休息时,尽可能采用侧卧位,预防穿刺肢体受到长期压迫;(8)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其心理状态较差患者,需积极开展交流沟通工作,以此增加护患之间的关系,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与满意程度,引起家属积极配合日常护理工作的开展。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变化,其中包括:血清白蛋白及血清总蛋白。

(2)根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life scale,GQOLI)[4]对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得分与护理效果呈正相关。

(3)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2]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3]评价两组护理期那后焦虑及抑郁程度,SAS评分标准为:轻度焦虑在50-59分;中度焦虑在60-69分;重度焦虑>69分。SDS评分标准为:存在抑郁症状:≥50分;轻度抑郁:50-59分;中度抑郁:60-69分;重度抑郁:≥70分。评分结果与护理效果呈负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营养指标变化

护理前,两组营养指标变化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各项营养指标变化(g/L,±s)

表1 比较两组各项营养指标变化(g/L,±s)

组别 n 血清白蛋白 血清总蛋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参照组 55 32.12±3.12 37.43±3.43 61.64±6.64 65.23±6.53试验组 55 32.91±3.91 48.61±4.61 61.46±6.46 76.92±7.92 t - 1.171 14.430 0.144 8.446 P - P>0.05 P<0.05 P>0.05 P<0.05

2.2 GQOLI评分

护理前,两组GQOLI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GQOLI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GQOLI评分结果(分,±s )

表2 比较两组GQOLI评分结果(分,±s )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参照组 55 64.69±1.49 73.68±1.49试验组 55 64.39±1.57 85.59±1.38 t-1.028 43.492 P-P>0.05 P<0.05

2.3 两组SAS与SDS评分

护理前,两组SAS及SD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SAS与SDS评分结果(分,±s)

表3 比较两组SAS与SDS评分结果(分,±s)

组别 n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参照组 55 58.24±5.29 48.26±4.24 50.27±5.20 58.62±5.26试验组 55 58.28±5.52 38.21±3.22 50.62±5.21 40.21±4.84 t - 0.039 13.999 0.353 19.101 P - 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论

MHD患者接受治疗时,通常会选择建立一个长期使用的血管通路,以此来减少多次穿刺对患者造成的身心伤害,动静脉内瘘具有较高的远期开放率,同时再循环率较低,相比较其他血管通路而言,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目前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该项治疗措施较为繁琐、治疗时间较长,故对其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价值[5]。

临床研究证实,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后可因静脉内膜增生、手术影响、穿刺损伤、高血压等原因导致并发症发生,因此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6]。透析血管护理主要指护理人员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在各方面积极开展有效且科学的护理措施,尽可能地为患者消除潜在或已存在的不良因素,确保临床治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为患者病情恢复奠定基础[7]。护理人员需保持患者皮肤清洁,每日使用温水或皂液清洗患肢,注意避开穿刺部位;衣物应尽可能宽松、柔软,并定期更换;血管通路建立后需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血管通路成熟;每日清晨、饭后、睡前护理人员需监测并记录血管通路杂音、震颤等情况,以及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存在渗血、肿胀等情况;需注意建立血管通路肢体保暖情况[8]。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营养指标以及GQOLI评分均优于参照组,试验组SDS与SAS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在早期护理时,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确保患者在充分了解动静脉内瘘方面的知识下接受治疗,进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效保护好内瘘。通过治疗前后进行红外线理疗、相关运动锻炼等措施来促进及帮助内瘘成熟与扩张,确保内瘘可正常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另通过对患者内瘘血流情况进行监测,可判断内瘘静脉端或动脉端有无狭窄出现,对出现狭窄者,可及时做出干预措施,避免情况加重,延误治疗。在饮食护理中,通过开展日常饮食宣教,从问题源头出发,解决错误根本,提高患者对治疗以及疾病的相关认知程度,使其了解日常饮食以及护理对疾病治疗与恢复的重要性,促使其在治护工作中积极配合临床开展相关工作;通过电话服务的设立,能够及时解决患者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避免错误事件的发生[10-11]。

综上所述,对MHD患者实施透析血管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营养指标,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以此促进疾病恢复,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内瘘通路护理人员
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8要点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促使性早熟形成的作用观察
动静脉内瘘应用单纯纱布折叠指压法压迫止血效果观察
proBDNF-p75NTR通路抑制C6细胞增殖
通路快建林翰:对重模式应有再认识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