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社区资源开展行走课程的方法

2022-05-14 16:26丁丹
幸福家庭 2022年2期
关键词:社区资源幼儿园社区

丁丹

幼儿阶段是个体品德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提升和潜能开发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在这一阶段引导幼儿进行有效学习,科学开发幼儿潜能,塑造幼儿良好的性格,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天性,抓住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有效利用社区中的各种资源开展行走课程,解放幼儿的双手和大脑,让幼儿通过参观、欣赏、游玩等途径进行自主探究,使幼儿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等方面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社区是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合理利用社区中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组织幼儿开展各类课程,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的影响。教师利用现有的社区资源开展行走课程,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认知能力和探索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的社区资源,以幼儿实际生活为“活教材”,支持幼儿自主学习和发展。教师要结合社区资源开展行走课程,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学习、探究,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促使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丰富幼儿的生活、学习经验。

(一)挖掘社区物质资源,丰富主题活动的内容

社区资源是教师开展主题活动的素材,是教师优化主题活

动的物质保障。教师合理、充分地利用社区物质资源,有助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升幼儿教育的效果。

1.利用社区中的自然资源,激发幼儿的探索意愿。教师可以依托社区内的自然资源开展行走课程,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触摸,感受花朵的柔嫩与娇弱,观察社区花坛中正在休息的小动物,了解社区内的树木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带幼儿走出幼儿园,让幼儿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让幼儿增加知识,开阔眼界,产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2.利用社区内的生活设施,拓展主题活动的内容。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内配套的生活设施不断完善,如健身器材、运动场等,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教师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带幼儿到社区内的超市开展主题活动,让幼儿主动和超市营业员交流沟通,让幼儿了解超市营业员一天工作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使幼儿做到礼貌地与人交流,引导幼儿尊重每一位从业者。

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观察老年人在活动中心对弈的过程,激发幼儿对棋艺的兴趣。当幼儿在社区的健身场地玩耍的时候,教师可以让他们说一说玩滑滑梯、坐跷跷板、荡秋千等的感受,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挖掘社区文化资源,提升主题活动的有效性

社区的氛围和环境会对生活其中的幼儿产生诸多影响。为了让幼儿融入社区环境,增强主题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通过挖掘社区文化资源来开展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优化幼儿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的同理心,促使幼儿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1.带领幼儿感受社区文化氛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部分社区建设了民俗博物馆、影视厅、文化站、党员活动中心、少儿活动中心、学工学农基地等。教师要有目的地利用这些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开展主题活动,让幼儿感受社区内的文化氛围,促使幼儿正确认识美丑善恶。教师要以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熏陶幼儿,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念。

2.发掘社区周边人才资源。教师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挖掘社区周边的人才资源,使主题活动更丰富、充实。例如,在“安全宝宝”主题活动中,为了更高效地开展主题活动,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安全

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笔者所在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开展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的时候,就近邀请派出所的警务人员来幼儿园为小朋友们上课。他们专业、生动的讲解及演示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我保护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去社区周边的理发店、超市、福利院进行实地考察,使幼儿了解不同职业人群的日常生活,使主题活动更富有吸引力。

3.结合传统节日设计主题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开展各类活动,增进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制作与传统节日相关的美食,引导幼儿观察、讲述这些美食的特点,培养幼儿对中华美食的热爱。每当节日来临,笔者所在幼儿园教师就会举办相应的主题活动。这不但加深了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还激发了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此外,教师也可以在建党节、国庆节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幼儿体验社区的节日氛围,激发幼儿的爱国热情。

4.给幼儿创造亲身实践的机会。在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中,教师要依托社区的各种资源给幼儿创造亲身实践的机会,优化幼儿的学习体验,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心,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例如,在“爱心宝宝敬老”“做清洁工爷爷的帮手”“我为社区做点事”等活动中,幼儿通过亲身参与、实际操作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获得了个人成就感,养成了与人礼貌交流的好习惯。

5.通过角色游戏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在幼儿园日常的游戏活动(如“小小理发师”“医生看病”“警察叔叔捉坏人”“超市购物”)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角色游戏,引导幼儿进行同伴互评,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意识。例如,在“超市购物”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营业员和顾客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进行沟通;在“医生看病”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使用合适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病症讲述给医生听。

(三)依托社区家长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离不开家长的协助和支持,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极为重要。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与家长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语言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对家长资源的开发,引导家长关注幼儿教育问题,倾听家长合理的建议,开展各种亲子活动,

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教师要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家庭背景,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发挥家长的优势,及时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教育合力,促使幼儿更好地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时期是个体认知发展、技能习得的关键时期。社区中有着丰富的资源,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增长幼儿的见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途径开发、利用社区资源,丰富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在自主、开放的氛围中获得全面发展。笔者所在幼儿园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托社区资源开展行走课程,让幼儿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措施,让教师和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成长。笔者结合所在幼儿园的实践經验,分析了幼儿园开展行走课程的方法,以期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社区资源幼儿园社区
有效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大班主题活动实践研究
社区大作战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爱“上”幼儿园
让社区资源成为提升幼儿人文素养的宝库
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