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创新优化策略

2022-05-15 01:14易翠云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创新核心素养

易翠云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高中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教育理念。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创新、优化各学科的教学策略也是近些年来高中教育的主体发展途径。高中地理教学是高中教育阶段文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到我国传统的分学科教学模式的影响,单一的地理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强化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实施科学、系统、全面的教学,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建立作为地理学科教学创新的主要策略目标和发展方向,为高中地理学科的实际教学提供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  教学  创新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4-0127-03

随着我国对教育越来越重视,高中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的主要方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及双减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充分地体现出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现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品格素养以及掌握知识的能力,强调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方面发展[1]。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和道德品质是素质教育目标。

一、地理核心素养概念和重要性

(一)概念

地理学科属于文科,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需要具有较强的观察、记忆和空间逻辑等方面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把控能力和观察记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包括地图的识别和记忆技能、空间视角、人地观念以及综合思维等方面[2]。在地理学科教学中若想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就必须从这几方面的能力培养着手,通过对地图技能的学习和教育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思维的能力,通过空间视角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分析、记忆等能力,从而为学生综合能力、学科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地理学科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教学理念,对于自然现象、地形地势和人地协调、科学的人口和资源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多。地理学科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正确地审视和认识人类自身的各项活动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与发展,从而强化学生对未来、对自然的责任感。地理学科具有强烈的学科本质,其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价值的直接体现,是其他学科无法逾越和替代的。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所学习到的能够解决问题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维等是地理核心素养所固有的学科价值。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生长性和实践性特点,其包涵地理情感、态度、能力、方法、观点等内容,是素质教育教学实施和开展背景下不可或缺的学科类型[3]。

(二)重要性

高中地理学科在高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人地协调方面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正确认识,从而明白地理环境对于人类活动和生存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对环境保护和环境认知的责任心;地图区域的学习和认知能够促进学生区域视角的提升,加强对地理事物与现象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能够在遇到地理区域问题时利用区域比较、区域关联和综合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4]。

其次,能够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新知识、明确事物之间的联系、建立科学、系统的学习体系的重要决定因素,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5]。地理学科在地图技能和空间视角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清晰、有条理,便能够根据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了解到未知事物的实质。

最后,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更加具有创新形式和理念,能够更加充分地将地理学科的学习价值和能力培养价值完全展现出来,多元化、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还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地理教学内容和价值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领悟到地理学科真正的魅力。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育理念限制地理教学改革

我国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对于地理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存在一定的局限,致使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地理学科教学仍旧存在很多问题。虽然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标,但是在地理教学中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旧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学生综合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形成,而且对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也存在很大的限制性。为此,地理学科教学需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积极创新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将素质教育核心素养深入贯彻。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需要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不是沿袭传统教学中教师“一把抓”的课堂灌输模式。虽然在教学改革的号召下有很多教师意识到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但是改革不够彻底,创新不够全面,传统教育仍旧影响着地理教学的发展理念,使高中地理在教育教学上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影响着学生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地理素养的培养方面,地图技能和人地协调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增强思维、观察、空间分析以及从正确的人地视角看待环境变化、理解政策、保护环境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学生提升綜合能力、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是,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提高考试得分率,忽视了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快速地解决问题、得到高分上。致使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地理,忽视了地理教育的根本意义和独属于地理学科的魅力。这样的做法与核心素养教学以及素质教育都有着背道而驰的方向,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与重视,致使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仍旧成为传统教学的受害者。

(二)地理教学模式和方法缺少创新性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当下,各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在不断创新中,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和谐、参与度高的课堂教学环境。但是,还是有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满足高中教育的需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够创新、改革得不够全面,仍旧是素质教育的旗帜下实施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例如,在自然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尽管教师自身能够真切地意识到自然地理教学中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教学手段,在自然地理教学中仍旧带给了学生错误的课堂体验和认知。很多地理教师为了赶课时、提高分数,在地理教学中对于比较简单的地理知识概念和地理图形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去讲解、强调和分析,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而是将更多的时间用在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中。这致使很多学生产生了错误的想法,认为自然地理需要理解和深究的内容很少,只需要将概念和理论知识背下来就行,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无意识地忽视对地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重视。而地理概念理解的缺失直接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地理的核心素养,在地理问题的解决上也不能融会贯通地应用,所以只能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和解题方法。这样的认知误区使高中学生理解能力低,学习质量差,学习效果不明显,直接影响了地理教学质量。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创新策略

(一)贴近生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会发现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事、遇到的问题会记得更清楚,记得更久。例如,在街道上听到的一首歌,衣服店中叫卖声等都会让我们在瞬间形成记忆。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将生活实际带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在生活中感受地理,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地理环境的变化和分布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将新鲜的、有趣的地理知识从生活中带入到课堂上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和地理环境、空间的理解与认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时事热点等地理素材引入到地理教学课堂中,使学生能够与地理产生更加亲密的共识和认知,从而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地参与到地理学习、思考中。但是,一定要注意引入的例子要与学生的年龄贴合,要符合地理阶段性讲解内容,还要具有广泛性和应用性。这样学生才能更加了解和感兴趣,才能有效地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中国近些年来的发展政策和发展变化为目标导向,从而深入地分析和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并针对学生自身对中国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进行探究,将有关的地理知识和方法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运用到问题分析中,积极探索、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地理、运用地理知识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认识到地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与人类活动和生活关联的认识,了解地理的学科魅力和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比较多、信息量比较大,其中包括丰富的自然、人文和空间变化的内容。庞大的知识体系和繁复的理论内容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和排斥感,所以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克服学生的反感心理。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更加新颖,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等方式的协助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发现、归纳和概括总结,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综合素养和自身能力的发展和进步,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加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践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原理,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大多是采取图片展示和原理解说等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枯涩难懂,学生很难在抽象的教学内容中真正理解和接受,进而影响教学质量。而利用多媒体设备就可以采取视频、声频和动画的形式将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等素材全部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观察到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非常容易地将抽象的、空间感较强的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内容,从而深化学生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采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认识。例如,在人地协调观的内容教学中,可以利用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地了解西气东输的发展历程和变化过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一组扮演上海组,一组扮演新疆组,每个成员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然后通过不同成员之间的融入和输出,深入地了解西气东输可能为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深入地理解人类的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对人地协调关系的正确认知和理解,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锻炼。

四、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近些年来我国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政策不断推陈出新。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观念下提出的教育方向和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直接体现,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自身能力的有力手段。地理学科是高中教学中具有独特性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空间性和思维性,对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优化高中地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教学质量是当前高中教育的主体方向。

参考文献:

[1]杨琴,杨洪,谌洪星.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与教学策略研究——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文本的分析[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9(2):87-89.

[2]刘学梅,张红军.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三种形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21(1):77-81.

[3]杨军锋.基于核心素養培养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以高三地理地中海气候的深度学习为例[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8(2):77-79.

[4]李琳.从浅表教学走向深度教学的路径初探——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6):4-6.

[5]李业锦,刘霆,王琳.高等院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探索——以《中国区域地理综合实习》课程为例[J].地理教学,2017(11):4-6,12.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创新核心素养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