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2022-05-15 01:22张俊莲史媛杨传燕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核心素养

张俊莲 史媛 杨传燕

摘要: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程改革,深入研究如何在新时代高职教育中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采用前期问卷调查,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层面综合分析学生的特点,在实际专业教学中,将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巧妙融合,在专业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真正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高职课改;核心素养

引言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概念起源于上海,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的课程育人改革是在上海大学推出的通识课程《大国方略》取得成功后逐渐提出的。2018年正式向全国“985、211高校”推广育人之本——立德树人的上海经验,之后逐渐推广到一般本科院校和所有高职高专院校。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以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为思政元素的主线,通过前期精心制定调查问卷,在分析总结基础上,提出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方案,并给出实际教学的案例。

一、教育与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教育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问题)、教育结构(过程)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是科学、哲学、艺术、技术四者的综合,是一种有目的的为未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真善美品质的人的活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中心环节。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层面,是党的教育方针、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的具体化、细化,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微观层面具体教育教学实践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的变革。

二、学情分析

为了全面准确了解学生情况,作者首先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十八个要点融入到60道单项选择题中,对某专业大学一年级的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做了一次全覆盖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和学生来源相符合,说明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高职院校学生来源比较复杂,普高、单招生源各占相当比例,普高学生高考分数不足200分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父母主要依靠外出打工赚取家庭开销,父母陪伴相对较少,但他们又刚好是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代青年,都生活在社会物质相对富足的信息化时代,对于新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等方面有偏好,知识面因网络而扩大,但这一代青年在杂乱的网络信息面前容易出现政治认知模糊,实用主义学习取向较浓,习惯以将来能赚取多少物质收入作为学习取舍的裁量标准。

三、《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在进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的修订时,首先在原有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基础上增加了素质目标,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层面作为主线,融入专业模块中;在教学内容上,将原有的以教材以章节为依据的课程标准修改成以电工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电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基础三个大模块。思政元素融入思路如表一所示,在电工电路基础模块中重点融入社会参与层面的思政元素,在模拟电子电路模块中重点融入个人发展层面的思政元素,在数字逻辑电路基础模块中重点融入文化基础层面的思政元素。

笔者在进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之前,先对授课對象进行了全面了解,针对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特点,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政元素,在学习数字逻辑电路基础模块时,将中国文化的经典《易经》中--表示阴,阴为偶,—表示阳,阳为奇的诸多易学基础知识与数字逻辑中的表示对立关系的数字符号0和1进行对比理解,说明逻辑学的知识,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存在了。在学习编码器和译码器部分知识的时候,让学生认识并设计编制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图的逻辑电路,既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电工电路基础中的基本物理量时,让学生分组查阅资料认识照明灯具,分析计算教室照明年用电量,并讨论如何才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话题,巧妙地将核心素养中的社会参与融入其中。

结论

本文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及分析总结,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素质目标,深入研究什么是德育,怎么融入专业课,如何在传统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强调价值的传播和理论的引导,深入挖掘和梳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寻找《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知识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合适切入点。作者把专业教学内容细化为小模块,一次课程一个小模块,采用问题引入方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然后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在电工电路中引入社会参与思政元素、在模拟电子电路中引入自主发展思政元素、在数字逻辑电路中与易学知识巧妙结合,引入文化基础思政元素。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改革效果好,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政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

[2]查有梁.《教育建模》[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南怀瑾.《易经杂说》[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核心素养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