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

2022-05-16 15:41廖嘉欣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5期
关键词:情绪调节中职学生能力培养

廖嘉欣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和情绪及情绪调节有关的文献资料,探讨当今中职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特征及培养方法,从而提出中职院校心理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情绪教育及心理咨询等方式达到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目的。此外,学科教师也应当采取学科渗透及持续优化教学环境的方式,积极地让学生参与到优秀班级管理中来,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对于家长也应当以改善亲子关系的方式,加强和子女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生;情绪调节;调节能力;能力培养

一、中职学生情绪特征

从整体来看,中职学生普遍表现出的情绪特征是不稳定、反应强烈及自控能力较差。此外,中职学生面临的情绪问题繁多且极具变化性,导致学生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甚至有些学生还出现了比较偏激的行为。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常常表现出明显的消极情绪,如,焦虑和失意,等等,很多学生认为学业过于困难,对考试成绩过度担忧。

二、中职学生情绪调节的影响因素

影响中职学生情绪调节的因素非常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人口学变量,比如,学生性别及年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男生在情绪调节方面其能力要明显比女生高,而随着年纪的不断上升,女生所拥有的情绪调节能力将慢慢超过男生,直到毕业那一年,男生和女生二者所拥有的情绪调节能力并无太大差异。高职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整体上是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而呈现出上升趋势的。其二,语言技能。良好的情绪表达能力也是情绪调节能力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中职学生的语言技能是否高低将直接影响其情绪表达。其三,家庭环境,主要囊括了家长的教养方式及婚姻冲突,还有亲子依恋等。采用不同的教养方式必然对中职生的情绪以及社会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中职生的情绪调节也极易受到父母婚姻冲突的影响。亲子依恋的类型差异及性质状况也会对中职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带来影响。其四,自身人格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一个人的人格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将直接对中职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带来巨大影响。

三、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特点

第一,从自我调控这一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人类个体的自我调控(主要是对情绪、认知活动、行为动作方面的自我调控)并不是先天就具备的,是在长期的成长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以及发展起来的。通常而言,个体自我调控的发展整体呈现出从他控到自控,以及从不自觉到自动化,还有从单维到多维的发展规律。此外,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的实践经验也在不断增多,个体也将在情绪调节方面持续地学习和探索,因此,其情绪调节能力也呈现出不断提升的发展态势。

第二,从自我调控的心理机制也能看出,社会学习理论指出,自我调控主要是发展自我意识为重要前提的。对于个体而言,其自我调控的方式是和其身体发展程度相吻合的。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大,个体将逐渐能够做到自觉地认识及评价自身的个性品质、内心体验,还有内心所想,也可以更加独立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与活动。此种调节大部分都是针对认知活动、行为活动本身的,同样也包含了情绪。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大,其情绪调节能力也实现了长足发展。

第三,从自我调控这一生理基础可以看出,人类个体并不是从一出生就具备调控自身情绪的能力的。比如,儿童时期,我们需要在大人的指导和教育下才能够学会调节自我情绪,要在和外界环境持续交往的过程中,学会抑制个人冲动,学会如何调控自身情绪。此外,神经系统的发展程度也会对自我调控能力的形成、发展带来影响,因为皮质抑制技能将作为情绪调节的重要生理前提。因为大脑皮质不断完善,抑制和兴奋将逐渐趋于平衡,将渐渐地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调控好自身的情绪以及行为。因此,情绪调节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四、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

1.心理教师教育培养

(1)实施情绪教育

中职生日常的心理辅导课时并不是很多,而需要开展“发展性心理教育”的内容却是非常多的。因此,心理教师应当利用好有限的课时实施情绪教育,同时还要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学生倾向的方式展开情绪教育。第一,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情绪和事实。其中,情绪指的是人对认知内容所表现出的特殊态度,常见的有高兴、焦虑及愤怒,等等。要能清楚地区别事实和情绪,比如,学生考试成绩好这是事实,但是表现出的高兴或者是淡定的态度却是情绪。第二,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比如,当发生某件事情的情况下,学生应当清楚地知道自己当下的情绪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情绪状态程度是如何,这也才能做到针对性调节。第三,开展理情教育,要教育学生做到理性思考。遵循理情教育课程设计,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同时提前制订好课件内容,对学生开展理情教育。比如,当发生某件事情的情况下,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其中,有些想法属于理性的,有些是非理性的。通常,理性想法都是和现实、客观相符的,是符合情理与逻辑的。但是,非理性想法通常都是不合理的,都是欠缺考虑的,记忆导致负性情绪的想法产生。其四,展开对不同情绪调节类型的普及教育。通常,我们把情绪调节的类型划分成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还有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更有原因调节、反应调节,还有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比较常用的主要有内部调节、外部调节。其中,内部调节属于个体内部,比如,作为个人的生理及心理,还有行为方面的调节;此外,外部调节主要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人际的、自然的以及社会等多个方面的调节。其五,开展情绪调节策略应用方面的教育。其中,情绪调节策略具体指的是某个个体在应对各种消极情绪的时候所应用的具体策略。根据不同的策略来源,我们可以将其划分成认知调节策略和行为调节策略;根据策略的具体性质,我们可以划分成积极情绪调节策略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其中,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主要有认知重评、积极设想,消极情绪调节策略主要有自我責备、自我压抑及攻击他人等。其六,对学生开展性格塑造等类型的教育培养,充分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事实上,凡是拥有远大理想并热爱生活的人,都是能够主宰个人情绪的人,不会出现过于极端和强烈的情绪波动。要积极地培养学生乐观的性格,即使遭遇到了强大的刺激,依然能够想得开且放得下,不会因为细小的事情或是闲言碎语而常常耿耿于怀或是抑郁消沉。应当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宽容的人,这也是作为一个人是否能够拥有好情绪十分重要的衡量条件。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中职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不够清晰、全面。认识 自我,包括对自己的价值、目标、动机,计划,希望、要求的认识,也包括对自己的知识、能力、地位、人际关系的认识,具有重要的行为指导和调节作用。因此,教师应指导和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减少认知偏差,减少情绪问题

(2)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指的是心理咨询师帮助求助人员解决内心问题的一个过程。一个人的思想和信念必然是引起一个人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开展心理咨询的时候,对于情绪调节存在困难的学生应当采取理情行为疗法帮助其重建认知,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和面对各种情况和问题的发生,纠正其错误想法,帮助其调节情绪。理情行为疗法指的是在人的情绪及行为障碍并不是因为某一个诱发事件导致的,是因为受到了某个事件影响的个体对它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及评价导致的,通常我们也把它称之为信念,以至于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和情绪带来了负面影响。要教会学生分辨什么是理性的信念,什么是非理性的信念。同时,还要做好训练,形成习惯。

2.学科教师教育培养

(1)开展学科渗透

其中,学科渗透指的是教师在开展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会自觉地或者是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例如,在开展数学学科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在讲解难题的时候做到从容不迫,引导学生从最开始的茫然到不知所措,再到最后攻克了难题,从而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无论面临多大的难题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情绪稳定,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静下心来慢慢解答,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学科渗透的过程中,学科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科特点,尤其是在讲到具体内容的情况下要做到学科渗透。

(2)持续优化教学环境

对于学生来说,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活动是非常丰富的,而且心理冲突较为激烈,比较容易激发心理矛盾。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高年级学生很容易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引发情绪困扰,比如,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要想帮助学生建立好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必然要调整好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要和他人加强了解和理解,积极地协调各方关系,进而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情绪发展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教师应当积极思考如何优化教学环境,从而营造更加健康、和谐以及民主的氛围。

(3)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管理中

根据相关研究学者所做的研究发现,中职干部学生在情绪控制方面的能力要远远高于非班干部学生。从这一结论也能看出,尤其是对于班主任来说,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班级活动管理中,这其实是一条十分有效的情绪教育方式。参与到班级活动管理中的学生,将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状况将可能会受到他人的关注,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一言一行,久而久之养成习惯,这也是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的一大举措。

3.家长教育培养

在亲子依恋中,家长和子女之间的沟通以及信任维度,还有积极情绪调节对策以及情绪调节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此外,家长和子女之间的疏离维度必然和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以及情绪调节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这充分说明依恋也是情绪调节十分重要的一大要素。因此,为有效改善亲子依恋关系,家长应当和子女之间展开更多的沟通,从而建立起更强的信任关系,持续提升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不仅如此,家长的情绪调节能力状况也会对学生的情绪调节状况带来影响,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即是这个道理,只有父母也做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学生才能够耳濡目染,学会如何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五、总结

本文結合中职生情绪变化的特点,探讨了影响中职生情绪变化的诸多因素,积极分析了培养中职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为了进一步提升中职生的情绪调节能力,使其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当持续学习,深入研究和分析,并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积极培育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元元,潘月强.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37(2):44-49.

[2]安子明.多管齐下,智慧调节初中女生情绪问题——有效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个案解决策略[J].智力,2020(34):161-162.

[3]武谷丰.霸凌对小学生情绪知觉及调节方面的影响[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6(3):54-58.

[4]李恩亮.高职学生手机网络成瘾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0.

[5]汪海华.心理剧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D].沈阳大学,2020.

[6]顾秋花.情绪调节策略教学对高一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

责任编辑  胡春华

猜你喜欢
情绪调节中职学生能力培养
浅议排球运动员赛前不良情绪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