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品德教育探析

2022-05-18 01:25杨婷玉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4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留守儿童农村

杨婷玉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当中,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涌入,导致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缺乏父母的陪伴,对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工作,需要从品德教育入手。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品德教育重要学科,为了落实留守儿童品德教育,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对于留守儿童的思想进行有效引导,培养其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注重趣味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下重点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分析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之策。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品德教育

引言:社会发展迅速,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偏远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思想、心理和品德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与陪伴,因此,教师的角色十分重要,特别是道德与法治教师。教育者应该树立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的观念,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给予此类学生充足的耐心,关注其品德方面的变化,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堂,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使其遵守行为规范,不断提高留守儿童的思想品质,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留守儿童品德问题产生原因

(一)社会方面

从宏观角度分析,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出现各类道德问题,本质层面原因就是部分地区的社会体制、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完善性不足,相关部门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支持政策、保障经费方面投入不足。加上农村的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留守儿童品德受到影响。

(二)学校方面

从中观层面分析,学校方面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在日常各学科教学过程,品德教育内容涉及相对较少,单纯依靠品德课程教学难以达到教育目标。德育教育氛围缺乏,不利于留守儿童品德教育工作开展。

(三)家庭方面

从微观层面分析,农村家庭德育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出现道德问题主要原因。因为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关心,加上监护人的综合素质不高,都会对其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

二、解决留守儿童品德问题的教育策略

(一)树立正确教育观,引导留守儿童的思想

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可以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学生的思想和观念进行引导。因为道德与法治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学科。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各类思想和道德方面的问题,需要教育者高度重视,肩负自身引导者的角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心和爱护,通过课堂教学或者组织课外活动,为留守儿童营造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在活动过程对于学生行为表现、参与状态进行细致观察,开阔其视野,让学生能够接纳生活中的不足,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在品质教育过程当中,注重学生思想的引导,让留守儿童走出自卑、消极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寻找生活自信心。

例如:在《我和大自然》内容的讲解过程,笔者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综合考虑留守儿童的思想现状、生活状态,带领学生共同到户外亲近自然,利用业余时间给予留守儿童更多陪伴,以教师的关爱弥补其缺失的父母之爱,使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风儿轻轻吹》内容的讲解,笔者设计“与风游戏”游戏活动,带领班级的学生共同动手进行风筝制作,之后到田间放风筝,让学生体会自然事物的神奇所在。并在活动当中渗透教育内容,让留守儿童看到生活的多姿多彩,走出消极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1]。

(二)丰富课堂教学法,强化留守儿童的意识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此期间,生活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也是品德教育的重点。部分留守儿童跟着祖辈生活,由于长辈对于孩子较为溺爱,日常对于孩子的习惯约束相对较少。这一现象可能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不良的生活习惯。对此,教师可以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选择趣味化的教学模式,将生活习惯教育内容引入课堂,将教材知识和学生生活相互关联,关注留守儿童的个人能力、习惯等方面发展,引导其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念,让留守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比如:《我的好习惯》这部分内容讲解,教师就可以选择趣味化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为每个学生发一面小镜子,让其观察镜子当中自己的形象是怎样的,可以从衣服的整洁度、个人卫生情况、个人行为情况多方面入手,通过观察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卫生习惯、行为习惯进行反思,并将不良的习惯改正。同时,还可以使用趣味故事讲解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利用小动物类比学生,将部分动物不注重自身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产生的不良影响向学生讲解,如:没有朋友、没有人喜欢等,还可将故事设计成情境表演活动,寓教于乐,活跃课堂氛围,让课堂教学趣活动趣味性十足,关注留守儿童的习惯、行为等品德教育。

(三)多主体合作育人,打造三位一体育人格局

社会、学校、家庭三个主体在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三者缺一不可。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需要以上主体进行合力育人。从社会层面分析,政府和教育部门需要给予留守儿童高度关注,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慰问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心留守儿童,使其沐浴在大爱环境当中成长。学校方面可从学校环境的改善方面入手,制定校规、校纪,对于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提出明确要求。各科教师也需要树立立德树人目标,在学科教学环节融入品德教育内容,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品德素养。从家庭教育氛围的改善方面来讲,也需要学校发挥主体作用,和家长之间进行及时沟通,利用手机和留守儿童父母沟通,让父母认识到孩子品德培养的重要性,为家长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父母需要做好孩子的老师,自觉规范自身言行,让孩子在家庭當中体会到温暖,以免产生抑郁心理。多主体之间联动,合力育人,提高留守儿童的品质素养[2]。

结束语:综上分析,由于留守儿童的品质教育十分重要,考虑留守儿童品质问题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需要教育者注意教育观念的转变,以乐观的心态做好留守儿童的道德引领人,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讲解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学生的思想、习惯、品质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除此之外,教育者还需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思想变化,适当对教学内容加以拓展,将品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质量,让优质的教育惠及更多农村孩子,改善留守儿童品质教育现状,彰显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韩凌云.浅谈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考试周刊,2021(73):4-6.

[2]王慧玲.新时期留守儿童的教育模式探究与实践[J].新智慧,2019(06):23.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留守儿童农村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