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的深度融合

2022-05-18 17:00杨惠花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4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道德与法治融合

杨惠花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与中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密切相关。如果能将两者深度融合,就能在德育课堂上有效地开展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并取得良好效果。中学不仅是人生的叛逆期,也是学生形成良好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初中班主任要通过将道德与法治课与班主任工作的结合,对学生进行法治和道德教育,使他们自觉树立道德和法律观念。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班主任工作;融合

德育与法治教育是中学生的基础教育。在承担着更多道德教育德法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创新精神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法律地位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创新人才,不仅是国家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综合必修课。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时,需要将工作与教学有效地融合。

一、注重教学理念,激发学习兴趣

观念是行为的灵魂,创新的先导。教学理念对教学具有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德法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正式转向教养教育。但是,新的教育课程要求将德育法治教育应用于学生德育法治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必须尽快转变教育观念。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在综合教育活动中的情感变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教书育人的新教育理念[1]。班主任可以在综合里导入情境教育,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促进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使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与主体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到“ 和朋友在一起 ”一课时,教师首先会问“朋友是什么?”然后让学生举现实生活中朋友的例子。也有学生认为:“我们每天在一起的时候,如果能分享一切的话,我们就是好朋友”[2]。在这样的教学基础上,班主任可以结合班级人际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展开班级友谊案例的分析。这样的教育引导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造性思维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训练。因此,班主任所运用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手段需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此就需要在讲课前充分准备,达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班主任工作融合创新的目的。

二、把学到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班主任可以结合班主任工作与道德和法治的教学,注重教学知识的实施方式和方法,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实施方式渗透到学生的眼中。将这些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可以产生较多的热情。班主任可以让授课的内容尽量贴近生活,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可以考虑问题,对教科书的知识加深理解,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例如,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当涉及到“中学时代”的课堂时,要根据班级的授课情况,要抓住机会。班主任可以在学生们刚来到学校的第一天,将“如何看待中学时代”这个问题抛出,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学生的感觉和想法,可以明确的表达出来。学生们对未来的中学生活能够有一定的认知,并且对未来的学习充满期待。经过提问,可以发现有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是学生职业生涯的一个阶段,进而会在初中和高中更加努力[3]。另一些学生在进入新环境的时候会感到困惑。此时,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互相介绍,加深学生对彼此的印象,使学生的关系越来越好。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相关知识的记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的参与性,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必须在熟悉相关的生活中才能感知到课本上的知识。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家长,在家里和学校共同创造更多相关的生活环境,结合教科书,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为人处世的真正意义,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前进。充实自己,激发学习兴趣。

三、更新教学手段,创新师生关系

班主任应该重视提升自己。教育创新是德育法治教育全过程的重點,但教育方法不能一成不变。班主任应该根据具体的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保持课堂的魅力。创造生活环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演讲、漫画、素描、课件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既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又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时代的潮流[4]。

比如,在课堂上,班主任让学生通过不同的事件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班主任举例引导学生:某天,和家人一起外出郊游,自己是怎样的欢呼雀跃呢?比如考试不及格,被母亲批评时,自己是如何的低落?再比如,和别人生气时,自己是怎样的愤怒?等等。让学生更系统地理解情感这个词。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和探索,学生不仅学会识别情感,还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上思考,真正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总之,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并非一成不变,班主任可以借助各种情境模拟教学结合班主任工作,来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探索,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

传统教育过分强调“教”的部分,忽视了学生“学”的部分。班主任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服从,这种关系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有时学生会对班主任生产抵触,学习积极性不高,需要改变教育方法。在新的关系中,班主任和学生是朋友。教育的成功是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平等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班主任要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民主的意识,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合作[5]。最后,以发展为中心,开发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道德与法治内容与实际生活中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学习和班主任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的兴趣,刺激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求知欲,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才会有质量的飞跃。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班主任需要重视道德与法治与自身工作的融合教育,在让学生对生活案例、道德与法治相关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经验后,学生才会为了提高自己,为了向更高的层面发展打好基础构筑。

参考文献:

[1]武旭晶. 信息技术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  2020.

[2]贾丽娟. 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班主任工作的融合[J]. 中华少年, 2020(1):2.

[3]马爱军.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分析[J]. 卷宗, 2020.

[4]西彬 张.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 教育研究, 2020, 3(7).

[5]覃文华.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班主任工作的结合效果研究[J].  2020.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道德与法治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