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2022-05-18 01:47侯勇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4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高中信息技术

侯勇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下,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教育中。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相融合成为当今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化学教学

1.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1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基础,在传统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往往只通过教师对课本实验内容的示范性演示和抽象的讲解分析,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通过背诵记忆的方式学习化学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高,课堂上也难以集中注意力,课堂效率低。而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不仅能将课本中各种晦涩难懂、抽象的化学理论、化学公式和各种化学反应实验变得更加直观和浅显易懂,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真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从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有助于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贯彻理解化学公式的真正含义,明白实验中每一个步骤的重要性[1]。

1.2 让学生学习化学更加轻松

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将信息技术的优势与化学教学刻板枯燥的教学进行完美结合,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发展出新课程下高中化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新兴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最终实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创建一个轻松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不再拘泥于枯燥无聊的化学课堂中,更好地培养高中化学学科思维。

2.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对策

2.1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经常有一些比较复杂、难理解的知识点,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把这些知识点讲得清晰透彻,所以需要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听结合,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具体化、简单化,分解重难点,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化学知识,感受化学课堂的趣味性,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2]。

例如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 硅”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学习硅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掌握二氧化硅和硅酸的物理性质,知道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硅酸的制备和酸性强弱。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二氧化硅的原子晶体结构,区别于课本上的平面图形,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三维立体空间结构,给学生提供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轻松化解这一化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帮助学生攻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激励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2.2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手段。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能改变以往枯燥、呆板的教学模式,灵活、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化学知识,为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新体验,创设一种轻松自在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知识,充实学生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分子的性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化学实验,展示分子、原子的运动过程,介绍分子、原子的性质;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为学生展示电解水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的过程,增强学生对电解水实验的理解和掌握,使其能区分水中的矿物质和杂质。这种具有趣味性的方式能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将注意力集中到化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

2.3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新时代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發展的人,注重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必须采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点,设计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由于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压力,思维能力发展受到局限,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创新。通过多媒体丰富的图像、声音效果,对学生强化刺激,改善学生的实际体验。(2)利用多媒体模拟现实的特点,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能力。(3)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交流,让学生能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4)利用计算机网络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计算机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深入探索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素养,科学地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3]。

例如在“化学能与热能”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联系;在实验的基础上,基于吸放热反应的概念,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让学生能独立探索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

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不是要求一节课全部使用信息技术,也不是必须使用信息技术,而是要先分析化学知识的特点,然后合理选择运用信息技术的时机,才能达到二者的有效整合,进一步达到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成全,王小华.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下旬),2019(30):164-165.

[2]黄红梅,严海林,吴暾艳,冉鸣.基于信息技术的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20):59-63.

[3]崔立斌,张国婷,王素利,伦怡.新高考背景下信息技术融入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4):110-112.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高中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