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2022-05-18 01:47赵欢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4期
关键词:数形数学教师图形

赵欢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相对年轻,智力发育不完善,理解能力较低,由于几何图形知识具有较强的空间性和抽象性,导致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图形和几何的效率相对较低。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找出当前数学几何图形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图形和几何课程的教学效率,为数学后续教学工作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

关键字: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大的考验,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昧的传授知识,而是要知识与核心素养“齐头并进”,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帮组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推动学习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若是能在图形和几何知识的教学中响应新课改的号召,不但对新课程的改革具有巨大的突破,而且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几何图形教学的现状

(一)空间能力培养缺乏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年轻,智力发育不完善,理解能力较低,空间能力有限,在学习几何图形相关知识时,往往对知识点的理解的不够全面,甚至于理解不了。考虑到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图形,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不难发现,有部分教师在几何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注重于传授理论知识。

(二)转化思维培养缺乏

小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一些问题无法独立解决,他们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必须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关怀。几何图形的学习不但需要记忆计算公式和公式定理,还需要一定空间思维和想象力来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知识,理解图形概念。因此,转化思维的提升能帮组学生能有效的记忆和理解几何图形的知识点,然而,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是对着教材进行“复制”。

(三)解题思维培养缺乏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解题思维还未完善,解题技巧还存在不足,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师最常见的困难。大多数学生把计算图形面积和周长作为学习过程的基础,而忽视了图形角度和直线之间的关系。小学阶段的有部分学生不会使用学到的公式,也有一部分不能通过已知的条件推导出需要使用到的公式。学生解题思维的缺乏也是几何图形的教学效率往往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二、小学几何图形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将抽象与形象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

图形和几何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发展空间思维技能,而培养空间思维技能的前提是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转换抽象和具体的概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认识到学生具有差异性,因此,教师必须对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例如,在教授“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教师可以组织“排水法”的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容器上装上水,让学生将不规则的多边形物体浸入水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看到水面上升。在那之后,学生们拿出多边形物体,水面立即脱落。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不规则的多边形物体通过拆分成一个个规则的多边形物体,再引导学生通过已学的知识进行求解,学生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的体积和水面上升的体积一致的答案,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排水法,并理解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转换为规则物体的体积。但是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学生们如何感受到引流法的局限性呢?老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乒乓球的体积?这样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的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符合学生当前的心里发展,十分有利于学生的空间能力培养。

(二)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转化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积极使用图形工具,学习几何技能。由于刚刚接触几何的小学生在头脑中对几何的印象很小,他们需要使用一些图形工具来理解几何是什么,边长是什么,高度是什么等等,加深对几何图形的印象,提高对几何图形的理解,才能正确运用相应的公式。例如,教师在教学“圆”这个几何图形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帮组他们彻底理解圆。老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轮子都是圆的。而不是三角形、梯形呢?若是将其变成其他几何图形会怎样等等?让我们用手中的工具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取出预先准备好的圆筒,让每个学生试着让圆筒滚动。学生可以很容易清楚的认识到圆筒滚起来,会更省力、更快,而三角形和矩形根本无法卷起来,因此车轮是圆形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正方形纸张沿着对角线将其切开,将获得两个三角形,而如果减去矩形的一个角,则新图形将具有另一个角。经过反复的实践和实际操作,小学生们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几何的概念,便更容易地学习其他几何知识。

(三)运用数形结合,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数学本身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它在学习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几何图形具有空间性,抽象性较强的特点,有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期间学会了几何知识,但由于几何知识的特性和小学学生的空间思维还未完善,对知识点的理解还没有足够的理解,在解题时形往往会不知从何下手,数形结合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对于教师来说,借助数形结合,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和图形进行有效的融合,降低了教学难度,降低课堂枯燥乏味的气氛;对于学生来说,借助数形结合,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象的知识点,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会更加深刻。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个长5米,宽4米的长方形,然后提问学生“将长方形的宽扩大两倍,矩形的面积会发生什么变化?”等到学生思考完后,教师使用多媒体将图形进行变形,然后在下方列出矩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清楚的知道面积也是扩大了两倍,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多媒体直观的图形切换和比较,十分易于對“矩形的面积变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结语:综上所述,图形和几何课是小学数学课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图形和几何课存在缺少对学生空间能力的培养,缺少对学生转化思维的培养,部分学生缺乏立体解题思维等问题,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将抽象与形象有效结合,组织实践活动,运用数形结合等针对性对策,提高几何图形教学效率,发挥几何图形教学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荆儒楠.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的探讨[J].新课程,2021(22):37.

[2] 居志成.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1):36.

猜你喜欢
数形数学教师图形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谈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的实践探索
分图形
找图形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