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2022-05-18 01:47刘星雨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4期
关键词:艺术歌曲韵律诗经

刘星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艺术歌曲在音乐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外艺术都有着漫长的文化历史,而在过去,人们对艺术歌曲的理解也仅限于西方文艺复兴下的产物,从而忽视了对中国艺术歌曲与古诗词之间的联系,造成了对艺术歌曲的片面理解。为推动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本文针对古诗词与艺术歌曲的联系展开研究,希望以此为据,抛砖引玉。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古诗词。

(一)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

何为艺术?在中国普通老百姓眼里,艺术就是给平淡的生活增添色彩的一块调色盘,时而浓郁时而平淡;而对于从事艺术行业的人们来说,艺术却又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中华民族的艺术传统博大深厚、源远流长。在这片古老又神秘的东方土地上,孕育出了绚丽多彩的音乐文化宝藏,深深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独特审美。在茫茫历史的变迁下,随之诞生的还有极具古典特色的音乐艺术——中国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的定义源于德国,渐渐流传到中国,于是我们将它译为“艺术歌曲”。它原本的意思是“这种微妙的艺术用不同于歌剧的方法,令人领会到歌词中戏剧性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区别于歌剧和民歌的这种歌曲形式——艺术歌曲,具体说来是指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在这漫长历史进程中,艺术歌曲经过我国著名音乐家和一些音乐工作者的包装后,逐渐与中国历代大量的诗论、词论、书论、文论等取得了巧妙的联系,产生了无数享誉世界的艺术作品。

(二)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最初,我国艺术歌曲的主要欣赏群体是知识、文化界人士,作为一种浪漫主义音乐,文人雅士将其相互传阅,共同分享。在新文化运动中,很多音乐家、大学教授、社会学者、文人作家、诗人创作了一首首近代经典,传世佳作。 其中代表作品有《叫我如何不想她》、《早秋》、《问》、《我住长江头》、《玫瑰三愿》、《梅娘曲》等,是我国艺术歌曲中比较早的一批作品。这时的中国艺术歌曲主张向西方学习,内容上皆以近代诗歌为主。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我国一大批音乐家留洋海外,在外学习音乐,吸收了外来的创作技法,随后在中西合璧式的结合创作下,中国艺术歌曲达到了一个推广与创作的鼎盛时期。

(三)古诗词与中国艺术歌曲的联系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中,逐渐形成了诗乐一体的音乐风格,由此可见,诗词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古人讲究音乐要做到旋律的韵律美和词句的意境美,这与诗词各句之间的韵律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诗词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最早语言开始出现的时候,韵律就开始萌芽,智慧的人们从而创作出了古诗词,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1)《诗经》与艺术歌曲的碰撞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先秦时期称为《诗》,已知现存三百零五篇,它记载了由西周到春秋战国年代共大约五百多年间的各类音乐作品。在其内容上,《诗经》分为《诗》《雅》《颂》三个部分。《风》记载了周代各地的地方民谣,《雅》是雅乐,而《颂》是王亲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

古人讲究以和为美,将诗、乐、舞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和谐的场面。《礼记·乐记》云:“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从古人的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诗经》体现了诗、乐、舞浑然一体的面貌。《诗经》共记载有26种乐器,《里子·里孟》载: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诗和歌如同姐妹艺术。《诗经》的诞生,为我国音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创作中,《诗经》主要采用四言诗用韵,具有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唱的特点,以增强诗的形象性和音乐美。例如中国艺术歌曲《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些对称性韵律以及反复咏唱强调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另外,《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构筑了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例如:《陈风月出》中"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等,使诗中人物更形象。在我们常见的中国艺术歌曲《在水一方》的歌词“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中,也正是將这种表现手法表现的淋漓尽致,让听者仿佛身临其境。总体来说,《诗经》中运用"赋、比、兴"的手法是相当成功的。

(2)唐宋诗歌与艺术歌曲的关联

古人说:“唐诗入乐,乐入唐诗”,在古代,诗词的语言文字与音乐韵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唐宋作为诗歌的鼎盛时期,音乐发展随之也达到了顶峰。在盛唐时期,梨园弟子和教坊乐工在宫廷乐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例如王昌龄《殿前曲二首》之二云:“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新声一段高楼月,圣主千秋乐未休”,便反映了玄宗对音乐喜欢和欣赏,也说明当时梨园弟子对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在如此一个音乐盛世里,语言文字早早出现了四声调,音乐旋律中也出现了宫商角徵羽音阶。这就足以说明当时的诗歌已经孕育出独特的音乐特点。其次,唐宋诗词本身也具有抑扬顿挫,转换韵调的音乐化特点,例如艺术歌曲《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在词人的艺术描写中,我们不仅听到了抑扬顿挫、转换韵律的优美旋律,还仿佛看见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意境深刻,气氛浓郁,且唱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具有韵律性。另外,唐宋诗词的韵律和绝句还有短小精悍,流畅明快的特点,例如艺术歌曲《钗头凤·红酥手》中“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这些优秀的中国艺术歌曲正是以前人的精妙绝伦的艺术功底作为铺垫,使音乐和诗词之间完美结合,让这些艺术作品在当代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中国艺术歌曲根植于中国传统古诗词,在具有音乐本身的旋律美的同时,还含有诗词的意蕴、意向、意境美。随着中国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当代中国艺术歌曲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从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越来越多的古诗词被音乐家谱曲,改编,这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诗词艺术,也结合了现代创作艺术个性,使中国艺术歌曲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促进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多元化,也体现了古诗词作为中国艺术歌曲的根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蒋立甫《诗经选择》【M】.北京出版社,1982.

[2]赵敏俐《中国古代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左汉林《唐代梨园法曲性质考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

猜你喜欢
艺术歌曲韵律诗经
《诗经》中走出的“庄姜”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书的国度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偶感
高中“艺术歌曲”教学之漫谈
巧用《诗经》解难题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诗经》掇药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