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2-05-22 13:42卢飞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8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卢飞

摘要: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大意义,其可以使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相关需求得到满足,并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轻松、理性的应对西方文化带来的强烈冲击。所以,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角度,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基于此,本文首先探究了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中渗透的意义,并对相关渗透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渗透

1.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意义

初中生正处于塑造三观的重要阶段。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确保学生可以充分吸收谦恭礼让态度、爱国主义精神等积极向上的三观内涵,借助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极为有利。比如,语文教师在对传统文化予以渗透时,可以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了解文章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深挖文人、历史与情愫,给予学生帮助,使其在人文故事中充分掌握相关知识。

最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学习和欣赏文化时,便能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此便能充分调动学生了解作者其他文学作品的欲望,甚至可能产生对作者历史背景的探究欲,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加入到传承传统文化的行列之中,同时也能有效提高了其文化水平[1]。

2.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措施

2.1结合课文内容渗透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讲授传统文化既要重视基础语言文字知识,更要注重结合具体的课文篇目渗透传统文化精神。这包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拓宽传统文化广度和挖掘传统文化深度两方面。在拓宽传统文化广度方面,在讲授语文课程篇目方面,不应忽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结合时代背景与具体生活环境进行教学。如在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结合唐王朝受到入侵,诗人家乡沦陷,幸而被官军收复的历史背景,讲授为何“剑外忽传收蓟北”,诗人会“初闻涕泪满衣裳”,在典型环境中感受诗人的典型情感,同时在“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中与诗人复国还乡的喜悦之情产生共鸣。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度方面,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育教学的关键,诗文中常常蕴含着古人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承载着各自的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精神。如学习屈原的《离骚》时,重视分析其中的“香草”“美人”意象,理解诗人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面对个人的怀才不遇与国家忧愁危难,感受这位爱国主义诗人的理想和追求。古诗文中还具有独特的“炼字”“凝字”知识,“借代”“用典”故事,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中结晶智慧和情感,这些内容既是语文学习的知识点和常考点,也是中华傳统文化深入发展的支脉。

2.2加强语言文字学习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应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包括其中的历史文化知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文化的载体,基础的字音、字形、字义既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的体现,也是理解国家文字文化的基石。

初中语文课程中字词的学习要注意语言信息的的输入与输出两部分———即是读和写。在调动口唇进行朗读时,要注意动眼看,动手写,以求多感官参与,全身心投入进行识记,加深理解。语文字词的学习还要重视阅读,在注重出声朗读的同时还应注意默读,在文本阅读中培养语感,结合上下文进行感知和整体把握[2]。

文字背后的历史文化亦是语言文字教学的一部分。单纯的字词讲解和背诵默写在语文课堂上,过于枯燥,特别是是对基础薄弱,存在多语言差异环境下的民

族地区,因此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穿插历史故事,简述汉字趣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汉字造字法,自汉代以来有“六书”之说相沿,包括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指示、象形,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讲授。如其中的象形字与会意字,可以动用形象思维进行理解,在现实物象和具体文字的对比中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同时也在认知和抄写中感受古字与今字的差异和不同,在变迁中感知不变的精神。

2.3扩展课外教学

首先,对经典名著进行阅读,属于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推荐各类课外阅读材料,亦或是引导学生观看和文化宣传相关的电视剧等,确保学生能够立足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开展课外学习,进而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基础上,协助其对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深入探究,以便于教师在课内外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其次,需引导学生在实践生活中体会传统文化,此过程最为直接的方式表现为了解不同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对于中华传统节日而言,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精神。面对相同的传统节日,不同地区的庆祝方式展现出我国民族的习惯、宗教以及道德观念,传统节日就好比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和收集我国不同地区、民族在传统节日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风俗习惯以及风土民情等,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总结,让学生和全班同学共同分享自己小组探究结果。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对传统节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的感悟,根据当地民族特点、历史文化变迁等,解释与说明学生表达出来的感悟,鼓励学生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展现等相关问题[3]。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发展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同时也是历史文化的具象化表现,涉及丰富的呈现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让教学内容得到拓展和加深,增添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来。具体渗透时,教师需重视各个环节,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和初中语文教学之间的贯穿性,并确保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展现出良好的作用,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融合的有效途径[J].中国民族博览,2020(06):83-84.

[2]李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有效融合的实践路径探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04):67-71.

[3]邢李,宋安冉,李月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发掘与传承——评《文·道──语文学科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语文建设,2020(10):88.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