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职业道德常识的日本工匠精神研究

2022-05-24 13:28普书贞崔迎春
日本问题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养成工匠精神职业道德

普书贞 崔迎春

摘要:工匠精神是优秀职业道德文化的集中体现。日本工匠精神的核心是诚实、敬业、精益、合作、友善、专注、模仿、创新,主要体现在匠人与事物相遇的修行以及与他者相遇的职业敬畏等方面。工匠精神被融入到日本人的骨髓中,并成为日本国民职业道德的基本常识。在中国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时代价值与社会意义。解析日本工匠精神对其国民职业道德素质养成的影响,对于加速培育和弘扬中国的工匠精神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日本;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养成;影响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458-(2022)02-0037-09

DOI:10.14156/j.cnki.rbwtyj.2022.02.005

引言

道德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它不是有意产生的,是一种后效。道德是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或是一系列实践规范,这些规范不仅能支配作为社会组成单元的个体,迫使他们按照社会的行为规范行动,而且也能够对个体的行为取向加以限制,并约束其在一定边界范围内。也就是说,道德是不同秩序构成的复合体,具有社会功能,与之有关的不仅仅是经济事实,还有构成道德及其内容的所有社会事实。现代社会,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很强,但法律并不能强制性地命令人们必须去做有道德的人,法律只能够命令人们从外在形式方面遵守道德规则,不能强制人们理性与意志的内在行动,而正是这些内在行动使得人们从外在形式方面遵守道德要求的一个行动成为一个道德行动[1]。所以,冯特认为,道德的最高形式不是强制性的。道德扎根于个体的心灵中,具有崇高道德感的人,能够毫无痛苦地、甚至兴高采烈地履行道德义务,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感觉不到义务,或义务对他们来说不存在。

职业起源于中世纪,甚至有的职业在古代就出现了。今日所见的各种职业是从19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2]。如今,职业支配着现代人类社会的一切。它不仅治愈人类的身体、衡量人们的收益,而且拯救人类灵魂,但人们对它的态度却十分纠结。伦理规范作用于整个职业领域的现代社会,职业间竞争日趋复杂激烈。

任何人要想生存,就必须成为国家的公民,遵守公民道德。与公民道德不同,职业道德既不同于家庭的逻辑,也不同于国家的逻辑,而必须有群体组织的保护。它必须诉诸一种集体的权威,而这种权威也不可归为个人的特殊意志,只能来自功能性的职业规范的要求,以及共同生活的集体情感和价值基础[3]。

一、日本工匠精神的形成

日本工匠精神是日本社会在经过漫长历史岁月冲刷之后沉淀下来的回避空谈、投身于实际行动的文化,其核心是诚实、敬业、精益、合作、友善、专注、模仿、创新,主要体现在匠人与事物相遇的修行以及与他者相遇的职业敬畏等方面,它体现出来的不是高大上的理论和复杂的逻辑,而是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业务中时刻体现出来的优秀素质。这种素质表现在工厂工人一丝不苟的操作中,表现在公共场合秩序井然的队列上,表现在日式服务的体贴周到等方方面面。

日本工匠精神深植于日本匠人文化之中。镰仓时代“职人歌合”的吟咏,江户时代“视本职工作为神业”的虔诚,当今社会“日本精益制造”的繁盛,这其中传承的匠人理念和工匠精神,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日本匠人文化可以追溯到日本飞鸟时代或者更早时期,日本匠人文化的源头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受中国佛教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很深,在意识形态上,日本形成了尊崇自然、以人为本的“天人合一”价值观,以及儒家家族与角色观影响下形成的讲求敬业、敏行的“家职伦理” [4]。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匠人文化要从江户时代说起,1600年,德川家康通过关原之战一举平定了国内战争,并在江户建立起了幕府政权,日本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江户地区出现了“匠人热”,并在诸如漆器、陶瓷、裁缝等领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到了江户时代中后期,大量的手工艺者、工匠、技师等“匠人”聚集江户地区,这些人和商人一道被称为“町人”,日本町人阶层在此时期形成。随着町人阶层的不断扩大,町人文化也逐渐形成,并具备了独立的伦理观和人生哲学。当时,幕府政权为达到社会统治的稳定,减少外来资本对本国社会的影响,在政治上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在文化上,幕府统治政权以中国的儒学为治国思想,用以教育和引导国民。在町人文化的形成和不断发展过程中,匠人社会也安定下来并逐步酝酿出了传统的匠人文化。起初,日本传统形态的匠人文化向心力尚未达到影响社会整体发展的程度,具有不稳定且分散的特征。在日本现代形态的匠人文化影响下,工匠精神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社会文化力量,演变成具有渗透力和影响力的固定文化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体现在匠人们突破地理空间的集聚,更体现在工匠本身的职业属性和社会阶层的自我建构,最终逐渐形成了一股推动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5]。当今日本社会正是因为受匠人文化的深刻影響,并把拥有工匠精神作为职业道德常识,形成了匠人文化社会,才为日本民族的发展提供了非同寻常的力量,创造了科技、教育、经济、文化以及服务行业的世界强国。

飞速发展变化的当代社会,注意力已经作为一种文化问题被提起[6]。没有单独一门学科或单一一种思考方式足以解释注意力危机,这场危机塑造了当前社会的文化特征——注意力涣散。日本工匠精神,不仅仅是追求极致,更是追求人类修养的最高境界——找准方向,安静下来,专注地做事,用强大的专注力对抗纷繁复杂的信息。成功人士都认为,只有把精力完全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建筑行业需要有工匠精神,制造行业需要有工匠精神,公共汽车驾驶员需要有工匠精神,政府公务员也同样需要有工匠精神。解析作为职业道德常识的日本工匠精神,可以帮助人们从平凡的表象中看到不平凡的本质,有助于人们圆满完成看似平凡的工作,并从中获得自豪感和幸福感,也有助于加速培育和弘扬中国的工匠精神。

二、匠人匠心:与事物相遇的修行

工匠以“匠”修心,以“心”练技,以“技”成艺,以“艺”悟道,相辅相成。对于匠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不屈不挠地专心投入某一工作的努力和热情。一般来说,生活总是充满了意外,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任何活动都存在失败的风险。人与动物不同之处就在于,动物只活在当下,而人却要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表现,进行事后批评和调整。日本匠人认为,对于不断变换的世界,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有在不断出现试验错误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最佳商品和服务的心[7]。因此,有才有德为“匠”;有才无德,只能称为“技”。技,可用以谋生,匠才可真正传世。优秀匠人必须具有“匠心”并以自己的匠心为供奉,投注一生,修得一流的匠心,才有一流的技术。

(一)匠心要求做事精益求精和追求完美

日本的工匠和企业管理者认为,在试验出现错误的阶段是不能把自己生产的东西拿到社会给别人看的,只能等到在自己反复确认没有任何质量等问题之后,才能提供给社会或者拿出来给人看。真正的匠人不仅技术高超,而且心态上也成熟,要敢于面对各种挑战。“工匠精神”在日文中的表达是“職人気質(しょくにんかたぎ)”,而“職人気質”直译成中文是“手艺人脾气、手艺人的特性”的意思,其实就是“匠人脾气”或者说“匠气”的意思[8]。在中文语境下,“匠气”某種程度上意味着创作缺乏艺术特色,流于低俗雕琢技术层面。显然,这样的评价对从事艺术创作的人而言是巨大的打击。与此不同的是,在日文语境中,“職人気質”这个词又被赋予了全新的解释意义,那就是匠人对自己的手艺和技能拥有高度自信的自尊心。为了保持这份崇高的自尊心,日本的匠人们不惧辛苦,不惧繁琐,不惜付出高昂的代价,只求能够达到精益求精。无论是在技术领域还是艺术领域,有探索精神的匠人不仅会遭遇困难,有时候还会故意创造困境,以便理解整个工作流程。他们认为越是遇到辛苦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越要有勇敢面对挑战的劲头。这也是日本匠人气质的主要特征之一。而遇到挑战和迎接困难的辛苦,反过来也能变成匠人快乐的源泉[9]。

日本人喜欢说“修業(しゅぎょう/しゅうぎょう)”或“修行(しゅぎょう)”,中文意思是为了成功而进行必要的苦学和历练,类似我们说的“卧薪尝胆”或“苦行”。1989年当选日本“人间国宝”人间国宝——1950年,日本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其第三章第56条规定了日本文部科学大臣“认定”及“解除认定”无形文化财产中重要无形文化财产即“人间国宝”的权限和程序,还规定了被认定的“人间国宝”享受的权利和负有的责任及义务。“人间国宝”的称呼是媒体的造语,在艺能表演领域是指那些获得该称号的表演艺术家;而工艺制作领域则是指那些得到该荣誉的“身怀绝技者”(艺人),他们都师传弟(子)承,沿袭宗名。“人间国宝”每年可从国家得到200万日元补助金,用于磨练并继承“技艺”,培养继承人,但须向国家报告该款用途。“人间国宝”认定制度对于日本传统文化及工艺的传承和保存产生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大。、2005年获得日本政府“文化功劳者奖”的文乐竹本住大夫在88岁时接受采访说,在“文乐”的世界,即使从10多岁开始修业学习,能在50到60岁左右成为一个独立够格的“文乐”也是很正常的事情[10],这需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积累才有可能实现。

对于匠人来说,在与事物相遇的修行方面,磨练提高技能就是要做到精益求精。显然,改进产品质量永无止境。想要追求最高级的品质,匠人们就必须有不断挑战自我并付之于进行自我革新的艰苦磨练。许多成功的日本企业家,无论其企业体积多么庞大或瘦小,正是在工匠精神的驱动下,为提高产品质量而几十年如一日,精益求精、埋头苦干,才确保了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持久不衰。

东京有家叫“福助”的以生产内衣、袜子等为主的公司,创业于明治15年(1882年),从生产日本式短袜做起,至今已经有140年的历史。尽管该公司从业人员在2020年4月时点只有592人,但不断推出的各种女士长筒袜和内衣以其优良的品质和新潮的设计广受客户欢迎,无论产品质量还是销量都是日本第一[11]。该公司经营理念——用我们的心和行动来实现大家的幸福,用今天的感动来形成明天的文化。为了推出客人满意的长筒袜新产品,在新开发设计的袜子样品出来之后,首先是本公司的女性员工试穿,从领导到普通职员,任何人发现设计的样式以及穿着的舒适度方面有问题都可以反映到生产设计人员那里,再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样式更新,直至本公司员工满意为止。仅仅是袜子的图案设计阶段,公司的设计人员为了让女士们满意自己公司设计的暗花图案,采取先自己侧着看、再站立着正面看、最后下蹲平着看等姿势,变换不同角度看试穿效果,进行深入细致的试穿效果观察,非常辛苦。这种辛苦的磨练体现在他们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努力把事情做好的单调与自律,以及一种“钻牛角尖”的完美主义行为上。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任何一件新产品远远不是设计完、交给车间生产就算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没有消费者购买,再好的设计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时代急剧变换的社会,人们的审美标准也是不断变换,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让消费者发自内心的满意,并不断购买自己公司的产品是需要保证品质前提下的不断推陈出新。

(二)匠心要求敢于舶来模仿和实现超越

日本民族往往敢于舶来,善于模仿。正是基于这种优秀的匠人传统,日本通常会在对舶来品进行模仿学到对方长处的同时,还会再下工夫进行改良,做到好上更好。匠人生产物品或提供服务不仅要满足一般客人的要求,真正的匠人要有能提供超越客人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具备生产制作和提供世界最先端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这才是优秀的匠人。许多其他国家的发明、技术被日本人掌握后,经常会出现更胜一筹的局面,其背后原因就是这份匠人的传统。在“舶来期”和“日本化”的相互不断交替进行中,扎扎实实地进行着“舶来-模仿-超越”,进而实现了日本今日之发展。

以“有田烧”为品牌的日本陶瓷器产业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声誉,如今“有田烧”的陶瓷器与中国景德镇的瓷器可一比高低。有田陶瓷器大约在16世纪末期开始在日本制造,由朝鲜半岛的高丽陶工李参平将制陶技术传入日本。陶工技术传到日本后,日本的匠人们非常努力地学习,很快就掌握了制陶技术并进行陶瓷生产。后来,酒井田喜三卫门从进出长崎的中国商人那里了解到中国彩瓷生产的调和法技术,经过“试验-失败”过程的不断重复,终于在1640年获得成功,并嫡子秘传[12]。虽说在日本陶瓷的器形、颜色和花纹搭配上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但在日本几代人的不断创新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下,“有田烧”不仅将东西方文化中的美和雅融入到了瓷器之中,更是将日本文化的朴素、简约注入其中。如今,“有田烧”不仅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高级产品,在世界范围都是屈指可数的知名产品。“有田烧”的出名得益于日本工匠们精致的制作工艺和追求创新的精神,从采石、人工敲碎、去杂质、清洗揉捏、拉坯、印坯、利坯、晒坯直至器物成型,再到施釉、烧窑、彩绘,最后到高温烧制,经过众多匠人之手才烧制出色泽鲜明、闻名世界的日本陶瓷。可以说,每一件“有田烧”瓷器都凝聚了数百年来日本工匠们对舶来品的模仿和实现超越的智慧与辛劳。

24小时便利店的原型是1927年最早在美国诞生的,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得到快速发展。1974年,日本学习美国这种方便快捷的零售经营方式,在东京开业了一号店。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便利店进行了重组,加速发展,开设店铺遍布日本全国,数量达到4万多家[13]。便利店虽然不是起源于日本,但日本却把便利店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在美国便利店功能的基础上,日本结合本国消费市场特点,最大程度上创新和开发了便利店的功能。在今天的日本,便利店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购买场所,可以说是满足日本民众日常所有需求的一站式服务场所,是日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日本便利店,可以满足打印、拍照、照片冲洗、水电气及通讯缴费、快递收发、信件邮寄等等衍生出来的服务。日本便利店经营者将“以人为本、精致细心”的日本工匠精神融入到了便利店的选址、功能设置、服务提供等方面,实现了便利店在日本的华丽变身,也成功地将日本便利店运营模式推出了国门,推向了世界。

不可否认,无论是“有田烧”还是便利店,日本在许多方面的“匠人”式的模仿和超越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三)匠心要求凝练创意和推陈出新

技术可以是画在图纸上的东西,技能却是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修得的一门手艺,但技能本身绝对不是一种和精神活动无关的机械性重复。每个优秀的工匠都会展开具体实践和思考方式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慢慢演变成持续的习惯,而这些习惯又在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之间确立起一种节奏。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所有的技术都可以标准化,都可以进行复制,也可以通过引进而被消化吸收,但技能却只能够依靠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去传承。也就是说,工匠确立了一个技能和知识的领域,这个领域也许不在人类的词语和解释能力之内,只可通过心神领会,不可通过常规的线下课堂教学或现在时兴的线上网络教学实现相传。也许这就是人类最基本的局限:对人类身体的动作而言,语言并不是一种够用的“镜子工具”。语言的局限可以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来得到克服[14]110。熟练掌握技能的人会更完整地去感受和更深入地去思考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在人工智能方兴未艾的今天,无论拥有多么先进的技术,也必须要依赖拥有出类拔萃技能的人才,才能将其在现实世界里转化为优良的产品。匠人拥有的權威取决于他的技能水平。

工匠们高度专业化的技能并非只是一套做事的程序,也包括了一种围绕这些行动而形成的创意文化。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短短数年就迅速实现了工业立国,这与当时日本国内匠人所拥有的较高潜在能力有很大关系。因为具备创意工夫是匠人必须具有的专卖权。日文“工夫(くふう)”的中文意思是“设法”“想办法”“开动脑筋”“找窍门”的意思。匠人凝练构思方案的过程,其实就是下功夫,也就是“工夫(くふう)”的过程。真正的匠人在这个“工夫(くふう)”过程中要很敏感、很激动,在感到不安的同时还“需要胆战心惊,如履薄冰的心态”,否则就会自认为水平很高,没有问题,从而粗心大意,这时候就非常容易掉进看不见的陷阱中[15]。

通常,如果人们满足于现有技术水平,就不会再主动追求更高的标准。只有树立追求卓越的理想,人们才会不停奋斗,从而不断进步。为生产出满意的具有强大持久生命力的产品,日本匠人们从选材阶段就可以说是煞费苦心。比如工匠们在使用石材和木材的时候,必须考虑不同石材和木材的特点和功能,以便充分地发挥石材和木材的个性或功能,更好地让客人心情舒畅地安心使用。对于匠人来说,凝练构思的过程就像要把自己的女儿嫁出一样需要用心去准备,用心去对待[16]。显然,在这样的心态下,无论客户的订单和社会状况如何变化,匠人们肯定会有正确而灵活的对应,从而获得客户的满意。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机器和设备等投入生产活动中,与此同时,机器人代替普通工人进入生产加工现场的现象在日本并不少见。大规模使用机器人不仅降低了一线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其作用毋庸置疑,这也是当今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但是,即使这样,机器人仍然代替不了匠人们独具匠心的技能。因为机器人没有智慧,即使它被赋予了一定的智能,也仅仅是具有人类赋予的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操作的有限的智能而已,是生产、加工或识别的道具,仍需要人来操作使用。尤其在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中,既使有客户市场、设计方案和资金支持,也有自动化技术支持,但在给市场提供满意的合格产品前仍要有一个设计制作模型,生产出样品,再逐步实现大量工业化生产的工作过程。其中的模型制作是关键之一,而实施的程序或者说顺序的得当与否,被匠人们认为决定生产的80%。在实际生产之前,能够凝练构思好生产的最佳程序,制作好最适合生产的道具才是优秀的匠人[17]75。这个用心凝练构思方案的过程是非常辛苦的。真正优秀匠人的价值也正体现在这里。

欧美的航天、汽车、精密仪器设备公司派遣技术人员到日本寻求将其技术具象化的合作对象,就是因为日本的中小企业中有大量的掌握熟练生产技能的技术工人和拥有“職人気質”的能工巧匠,他们能够最快、最完美无误地将图纸上的各种错综复杂的设计变为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传统匠人的主要任务是提供良好质量的产品,这需要不同寻常的技术。但是生产和制造东西又不单纯是仅有技术就能解决的,因为在技术之前,如果没有对生产或制造对象的构想,是什么也生产或制造不了的[17]30-31。匠人需要对要生产或制造的产品进行反复的构思凝练。匠人活动其实是一种持久的、基本的人性冲动,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14]12。匠人魂的真正体现就在这里。

三、敬畏职业:与他者的相遇

日本知名实业家稻盛和夫提出,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地方,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为自己的工作而骄傲是工匠活动的核心所在,它是技能和投入的回报。无论是犹太教还是基督教,都把骄傲视为一种罪,认为那是自我对上帝的僭越,但为自己的工作而骄傲似乎不能归入此类,因为工作是独立存在的[14]367。只要每天努力工作,培养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将唾手可得。

在日本的传统产业和知名老字号的世界里,怀有一颗“诚恳待人接物的心(おもてなしの心)”被视为不可或缺。日文“おもてなし”的中文意思是“接待、招待、款待”,有一种说法是该词语来源是“表も裏もない正直さ”,其中文意思即“表里如一”[16]。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工作,最终是要和人、社会以及自然界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对象打交道。作为某方面业务的从业人员,在与服务对象打交道的过程中,无论对方是多么挑剔的人,一定要用真挚的态度去面对,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对方满意,帮助对方实现他的计划和打算,满足他的需求,让对方发自内心的得到满足,这才是最好的职业操守。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职业人员的潜能,尽可能地挖掘出其最大贡献能力。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工作关系方面,也一样要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面对。公务员一定要尽心尽力地为纳税人服务,才对得起纳税人的“血税”。

(一)敬畏职业要求待人待物必须诚心诚意

在日本匠人的思维中,技术很重要,但还有比技术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匠人的人品。人品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最高学历。“诚实”是个人的美德,也是公司和企业发展的基础。统计数据显示,在日本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支持日本企业发展的是“诚实”“和”“努力”等道德品性。日本住友生命公司分别于1982年和1990年在日本全国进行了关于公司宗旨和社训方面的调查,1982年有3 600家企业配合调查给予回答,1990年有10万多家企业配合回答。其中,1982年有15.2%的公司将“和”放在公司宗旨和社训的第一位,12.9%的公司把“诚实”放在第二位;到了1990年,有13.2%的公司将“诚实”放在公司宗旨和社训第一位,10.8%的企业将“努力”放在第二位[18]91。

“秋山木工”是一家专业订制家具的日本公司,由秋山利辉于1973年创办。日本宫内厅、国家迎宾馆等知名地方的家具都是经“秋山木工”一流工匠师傅之手打造。秋山利辉一直认为,“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秋山利辉为了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家具工匠,制定了一套十分严格的长达8年之久的木工培养制度。在这8年时间里,年轻的学徒们要学好成为一名合格工匠所需要的一切素质和技能,包括培养年轻学徒正确的生活态度、基本训练、工作规划、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从第9年开始,这些经过严格训练的工匠们就可以独自出去打天下了。为此,秋山利辉还整理出了“匠人须知30条法则”,让学徒们在学习工艺的同时每天进行背诵,通过背诵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培养匠人品质,淬炼心性。秋山利辉深知当双手和大脑分离时,受到伤害的是大脑。“像匠人那样思考”并不仅仅是一种思维状态,它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也正是这种匠人精神,让这些走出秋山学堂的工匠们能够为客户提供可使用100年、200年的家具[19]。

日本的百年店铺很多,截至到2011年,日本国内创业以来超过300年历史的企业有400多家[20]。2019年1月的最新统计,日本国内创业以来超过100年历史的企业有33 259家[21]。企业生命超过百年,这说明人类创造的东西可以超越人类的寿命而存在。超越历史和时空的东西可以存在下来,肯定有其不可或缺的“宝物”存在。这个不可或缺的“宝物”就是这些企业的创始人或掌舵者大都是以企业信誉和信用为第一,不随波逐流,在经济环境的不断巨变中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的经营理念。这些企业的创始人或掌舵者数次克服经营上的危機和困难,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走过的足迹[22]。这些百年老铺不以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为重,而是重视与社会各界的共同生存和发展。

日本“近江商人”近江商人——以日本滋贺县近江地区为根据地,在日本全国各地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的总称。自江户时代起,至明治时代为盛期,这其中的部分商人与日本近代的大企业和大型综合商社都有密切联系。所信奉的“卖的一方合适、买的一方合适,其他社会的一方也合适”的“三方都合适”的经营理念和精神,至今在日本也大有市场存在[23]。因为这种服务和经营理念不仅仅是让顾客满意度提高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考虑到了要尊重当地社会、交易的各方以及从业人员等利益相关方。如此,就可以获得社会的信赖,从长远的眼光看,可以成功实现企业经营的稳定和发展。即使因为社会的突然变化会遇到一时的危机,但通过各种各样的内部改革和当地社会、交易各方以及从业人员等利益相关方的支援与合作,就可以应对随时遇到的挑战。

(二)敬畏职业要求精诚合作和打造精品

主流心理学角度的分析认为,注意力被视为一种资源,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固定的。当人处于“和”的氛围中时,人际关系处于“安定状态”,就不必要为那些无用的紧张心情而犯愁,也没有必要额外地故意去考虑那些烦心的事情,从而把心情调整到“放松”状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注意力和精力用到本来应该做的事情上面去[18]36-39。换句话说,当全神贯注地做某样东西时,我们不再有自我意识,甚至连自己的身体也感觉不到,我们变成了我们正在做的那样东西,沉浸在“物我同化”的状态。充实的劳动和工作给人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个人精神状态处于安定的时候,人和人之间就不容易发生争吵,即使有意见的不同,也很容易产生其他的有建设性的议论。

日本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和集团主义表现,是几乎所有研究日本文化的学者经常提及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很多制造、生产和工作是一个人不能独立完成的,需要很多人和部门的良好合作才能实现。同心协力、精诚合作在日本集团内部叫做“和”。只有集团内部人与人之间以及部门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畅通的,彼此之间是合作的,才可能达到集团发展的相乘效果。日本的企业经营者普遍认为,无论是从战略角度看,还是从提高业绩效果看,“和”所产生的相乘效果都是不可忽视的。“和”在集团内部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有非常好的效果,同时对于搞好人际关系,也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处于“和”的环境中就会有比较好的劳动效果。

京都是日本匠人集中、百年老店密布的地方,也是一个工匠精神体现比较集中的地方。如有名的“友禅染”,其生产工艺接近20个工艺流程,分别由不同的工匠独立完成[24]。这其中,负责任何一个工艺流程的匠人的技术水平低下或者不负责的对应,都会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不同工匠之间的精诚合作与技术交流就不可或缺。只有这样同心协力下的网络式生产体制,才有可能生产出被世界所认可的、既复杂又精美的工艺产品。

自1986年以来,支撑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小企业数量在不断减少。中小企业数占日本企业全体的99.7%,从业人员占全体就业人员的70%左右[25]。但小企业经营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少,因此企业能否得以发展,主要取决于该企业与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以及和同行之间的协作关系[26]。不同行业就如同是一座座金字塔,处于金字塔顶尖上的是大企业,其他中小企业就是分别处于金字塔塔尖下不同生态位的组成成分。日本企业之间的商贸往来相对稳定,中小企业之间通常精诚合作,彼此之间的合作可以长达数十年,甚至跨越几代企业领导人。处于同一金字塔不同生態位的企业,其竞争的重点是放在产品品质不断提高、款式不断创新、服务升级换代等价格之外的内容上,才造就了“日本制造”的品牌,从而奠定了产品和服务在当今世界独特的可信赖地位。

(三)敬畏职业要求健全人格和构筑信赖关系

实施道德的不是国家,而是整个社会。作为匠人,其职业社会功能就是要为社会不断提供可信赖的最佳产品和周到的服务,这是日本社会的共识。因为最重要的东西是无法被测量的,决定匠人生命的不仅仅是手艺高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从事工作的“心”。匠人要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当作天职,要有埋头于工作的精神,要有“为了客户请让我来做”的谦虚态度。匠人认为没有比对社会有用更开心的工作,否则那就不是匠人,而对社会有用的工作就是社会需求的工作。这其实是健全人格、筑牢彼此信赖关系、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方面的问题,即使进入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社会,也从来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改变。

通过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即使减少了技术人员的参与,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肯定能反映出生产者的人格和性格,有关从业人员以及企业的态度在产品上面都可以得到体现。带着生产者的深厚感情生产出的产品和不带感情机械生产的产品肯定是不一样的。真正带着“心”去生产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等肯定在产品生产之前的选材阶段就开始注意了[27]。因为真正的匠人出手的东西不仅有实用性,更同时兼有艺术性,要经得起审美的考验。

信赖关系普遍是在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内进行,但随着企业间关系的复杂化、多样化,具有高度工匠精神的日本社会认识到,信赖关系不仅在人与人之间重要,企业与企业间的信赖关系也同等重要,而且企业间的强力信赖关系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果。良好的信赖关系会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涉费用、彼此之间的监视费用、对对方的评价费用、防止对方不履行契约的实施费用等;良好的企业之间的信赖关系还可以达到信息共享,促进学习和创新;良好的企业关系还可以促进关系特殊的资产投资;等等[28]。

对于现代企业的生产和品质管理,仅仅依靠严格的制度并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可以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因为制度是由人制定的,也是由人执行的,仅仅把制度贴到墙上作用有限,产品和服务的品质管理的关键是要入心入脑,从事生产和服务的人员以及管理者之间要有信赖关系。著名的日本流品质管理的创始者西堀荣三郎认为,基于信赖关系的管理就是要有让工人有生产优质产品和消灭不良产品的发自内心的欲望。在品质管理上,这远比那些严格的规章制度更有效。健全人格和构筑信赖关系的工匠精神对于现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以及从业人员的教育培养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东京帝国饭店是创业于明治23年(1890年)的一家百年老店,从诞生到今天一直保持着“日本的国宾馆”的美誉。对于饭店服务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帝国饭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小林哲也引用《论语·学而》中的“过则勿惮改”和《论语·卫灵公》中的“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对策[29]。对于饭店服务和运行中的不足和失败,帝国饭店要求管理层和员工必须进行发自内心的深刻反思,诚心诚意地向客人道歉,同时查找失误和失败的原因,是属于员工个人的问题,还是属于饭店管理运行机制和体制的问题?对于出现的问题绝不允许再发生第二次,应该改变的要果断改变,不能改变的要坚守。反思和改进反复进行,就可以达到改善饭店服务水平、促进员工成长的目的。

结语

当我们谈及某个人的职业道德或素质时,一般从两个不同角度考察它:一是它对那个人的幸福所能产生的影响;二是它可能对他人的幸福发生的影响。对他者而言,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后者。匠人的工作是生产东西,如同对人的教育培养是一样的。每个优秀的匠人都是优秀的教育者。很多优秀的匠人不仅努力生产社会满意的产品或提供良好的服务,还希望自己的弟子能超过自己,以便自己的技能在弟子手中有足够的能力得以传承下去。在日本,一名真正的匠人,首先教育徒弟学会做人,其次才是技艺传承。作为职业道德常识的日本工匠精神就是注重内在修行,使人成为有德之人,把事情提升一个新的高度,把认真工作当作自己的一种信仰,不为谋生工作,只为快乐倾尽心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天然资源短缺的日本列岛几乎成为一片废墟。然而,日本依靠技术立国,以“赶上美国,超越美国”为目标,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一度几十年间稳稳占据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位置,这离不开日本人工匠精神的支撑。

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抢占人类的工作岗位,“互联网+”与传统行业间的联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速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信息时代。现在,“互联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互联网经济无处不在,网络信息无处不在,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互联网+”时代给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维、新的方法和新的路径,但要想通过“互联网+”有所发展,我们最应该加的就是工匠精神。实现中国梦,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传承和弘扬中国工匠精神,就是要将工匠精神与提高国民的职业道德素质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并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罗伯特·乔治.使人成为有德之人——公民自由与公共道德[M]. 孙海波,彭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14.

[2]安德鲁·阿伯特.职业系统——论专业技能的劳动分工[M].李荣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4.

[3]涂尔干.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 渠敬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ix-x.

[4]周菲菲.日本的工匠精神传承及其当代价值[J],日本学刊,2019(6):135-159.

[5]普书贞,崔迎春.日本匠人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当代意义[J].今日科苑,2020(4):1-8.

[6]马修·克劳福德.工匠哲学[M].王文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20:1-24.

[7]金子量重,丹野稔,竹林征三.職人と匠——ものづくりの知恵と文化[M].東京:技報堂出版株式会社,2000:81-82.

[8]宋文军.现代日汉大词典[Z].北京:中国商务印书馆、日本小学馆,2006:843.

[9]原田多加司.職人暮らし[M].東京:株式会社筑摩書房,2005:148-151.

[10]竹本住大夫.編集長インタビュー·ニッポンを刺激する人——橋本徹市長の「大削減」に文楽のスーパースターが物申す 文楽·大夫[J].日経マネー,2012(354).

[11]福助(株)(豊田通商グループ)ホームページ[EB/OL].(2000-11-24)[2021-06-12].https://job.mynavi.jp/21/pc/search/corp205149/outline.html.

[12]大木裕子.有田の陶磁器産業クラスター——伝統技術の継承と革新の視點から[J].京都マネジメント·レビュー,2012(21):1-21.

[13]永井知美.コンビニ業界の現状と課題——巣ごもり消費もプラスの影響[J].経営センサー,2009(5):29-39.

[14]理查德·桑内特.匠人[M] .李继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15]茂木健一郎,NHK「プロフェッショナル」制作班.プロフェッショナル仕事の流儀③[M].東京:日本放送協会,2006:70.

[16]岩田均.職人仕事の本質——仕事による人間の成長[J].立命館経営学,2009(4):121-145.

[17]小関智弘.仕事が人をつくる[M].東京:岩波新書,2010.

[18]山口美和.日本企業における「和」の機能[M].大阪:大阪大学出版会,2010.

[19]秋山利辉.匠人精神[M] .陈晓丽,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XXV-XXVI.

[20]塩沢槙.百年のしごと[M].東京:東京書籍株式会社,2013:2-3.

[21]今野大一.勝ち残る企業の秘密——業歴100年以上の「老舗企業」顔ぶれは?[EB/OL].(2019-01-09)[2021-07-08].ITmediaビジネスオンライン通信.https://www.itmedia.co.jp/business/articles/1901/09/news084.html.

[22]朝日新聞.日本の百年企業[M].東京:朝日新聞出版,2011:1-2.

[23]大野正英.「三方よし」の由来とその現代的意味[J].日本経営倫理学会誌,2012(19):241-253.

[24]村山裕三.京都型ビジネス——独創と継続の経営術[M].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会,2008:19-22.

[25]日本経済産業省ホームページ·中小企業·小規模事業者の数の集計結果[EB/OL].(2019-11-30)[2021-07-05].https://www.chusho.meti.go.jp/koukai/chousa/chu_kigyocnt/2018/181130chukigyocnt.html.

[26]高橋美樹.日本の中小企業研究と企業間関係分析[J].三田商学研究,1992(4):46-58.

[27]西堀栄三郎.ものづくり道[M].東京:ワック株式会社,2004:303-306.

[28] 山口隆之.サプライヤー関係における信頼概念[J].商學論究,2002(2):79-95.

[29]守屋淳,渋沢栄一記念財団.人の“えにし(縁)”が帝国ホテルをつくってきました,「論語と算盤」と現代の経営[M].東京:日本経済新聞出版社,2013:98-112.

A Study of Japanese Artisan Spirit as a Common Sense of Professional Ethics

PU Shu-zhen,CUI Ying-chu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Artisan spirit is the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an excellent culture in professional ethics. The core of Japanese artisan spirit is honesty, dedication, perfection, cooperation, friendliness, focus,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practice when he meets things and the professional awe when he meets others. Artisan spirit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marrow of the Japanese and has become the basic common sense of Japanese national professional ethics. Cultiva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artisan spirit in China is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ering a new era, which  has important and far-reaching time value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Japanese artisan spirit on the cultivation of national professional ethics quality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accelerating the cultivation and promotion of China's artisan spirit.

Key words:  Japan; artisan spirit; professional ethics; nurturance; influence

收稿日期:2021-08-24

基金项目:

中国农业大学后立项资助项目“日本工匠精神对国民素质养成影响研究”(wyxky201805)

作者简介:普书贞,男,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日本文化研究等。

猜你喜欢
养成工匠精神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