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陶瓷产品生产过程个性化创新设计干预方法研究

2022-05-25 09:30张美萍李亦文
江苏陶瓷 2022年2期
关键词:日用陶瓷塑形陶瓷

张美萍 李亦文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

日用陶瓷产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现代工业化产品的单调化、同质化和标准化,工业产品已成为了枯燥的代名词,很明显单调工业产品已不能满足当代消费者个性化的审美取向和情感属性。因此,如何在标准化日用陶瓷产品中增加具有个性化特质的成分,旨在满足现代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成为本课题关注的重点。

早在20世纪初,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欧美,其实对工业化产品的质疑就已经开始,并且提出了后工业设计的新思想。他们将个人定制化和个性化作为批量产品设计的重要触点,在设计界引起了全球性关注,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后现代思想依旧遵循了传统工业化产品设计生产流程,个性化只是停留在设计风格上,并没有真正达到消费者亲身参与的个性化创新层面。

现如今随着体验经济的形成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需求和审美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企业遇到了空间的竞争压力,特别是传统的陶瓷企业,所以中国陶瓷企业需要寻求新的生存路径。

本文根据李亦文教授在2018年提出“后工业时代生产过程个性化干预的创新理论”,为千篇一律的工业化产品提出了个性化、体验性创新的新思路。“后工业时代生产过程个性化干预的创新理论”认为:未来设计师,甚至是消费者是可以直接参与到对大工业产品的个性化生产过程干预活动中,在享受创作体验的同时创造个性化的产品。

那么针对日用工业陶瓷产品如何进行过程干预?具有哪些干预的方法?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何盘活企业库存?便是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的内容和目的。

就日用陶瓷的生产流程看,大致可分为制泥、成型、素烧、调釉、上釉、烧制和成品检验等环节,也就是说,过程干预应该围绕日用陶瓷的生产流程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展开,主要的思维方法是定向创意思维方法。何谓定向创意思维?定向创意思维是指在现有的限制条件下展开设计构思的方法。

在过去的两年间,我们与宜兴万宝陶业有限公司和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了初步的校企合作。我们多次组织老师和学生对企业生产线上正在生产的日用陶瓷产品进行了日用陶瓷产品个性化过程干预实验,在原有陶瓷汤碗、陶瓷小碗、陶瓷小盆、陶瓷杯、陶瓷瓶和陶瓷碟等基础上创作了一批个性化的日用陶瓷产品。通过创作实践,我们发现就日用陶瓷产品干预性定向创意思维而言,陶瓷产品生产过程的限制条件是值得重视和利用的,因为这是开展好个性化日用陶瓷产品干预性设计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方法的依据。下面我们将针对有关日用陶瓷产品过程个性化干预的限制条件以及相对应的创新设计干预方法归纳如下:

1 原有设计的限制与干预方法

流水线上的产品都是经过设计后的成熟产品,也就是存在着原有的设计功能、形态、风格等。如何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根据该产品的形态特征和功能特征进行再设计,是定向创意思维的重要触点之一。

产品功能的塑性干预可分为三种:保持原有产品功能型塑形、原有产品功能拓展型产品塑形、产品新功能创新性塑形。

2 物理状态的限制与干预方法

流水线上的产品由于处于不同的生产阶段,其产品的物理状态是各不相同的。由物理状态的不同,干预的方法和创意的空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所以根据产品阶段性物理状态的再设计,是定向创意思维的重要触点之一。

制泥阶段的过程干预主要的干预空间是在陶泥的粗细、肌理、收缩率、色彩等方面。

制坯阶段的过程干预可以分陶瓷干坯干预和陶瓷湿坯干预两种。陶瓷干坯干预:由于干坯的材质比较酥松,干预的空间主要局限在切割、镂空、刻画和粘接等方面。陶瓷湿坯干预:湿坯的材质比较软、可塑性好,因此过程干预的空间相对比较大,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在肌理上都比较灵活,自由度比较大。陶瓷湿坯干预塑形方法包括自由塑形、减量塑形和增量塑形,自由塑形主要是对原有产品造型采用挤压、拖拽和扭曲等方法进行塑形;减量塑形主要是对原有产品造型采用镂空、挖刻和剔除等方法进行塑形;增量塑形主要是对原有产品造型采用堆塑、叠加和附加等方法进行塑形。例如,我们对陶瓷直边碗产品的湿坯分别进行以一到多次的自由切割,通过压迫、扭曲等方法重新塑形,创造出了一种新的造型形象,并在现有产品功能的基础上拓展了产品的使用功能。该设计让人联想到自然中的花朵从花苞到花开绽放的过程,这种抽象造型美赋有更独特个性化的审美情趣。(见图1陶瓷直边碗产品个性化干预作品)。

图1 陶瓷直边碗

素烧坯干预:与陶瓷干坯比较类似,但材质比陶瓷干坯要结实,干预的方法主要局限在切割、镂空和刻画等方面。

制釉阶段的过程干预主要的干预空间是在釉的色彩、厚薄、流动性和收缩率等方面。

上釉阶段的过程干预主要的干预方法是釉面的厚薄控制、色彩搭配控制、釉色的流动性控制、收缩率控制和施釉形式选择等。例如手绘釉彩的设计干预,因彩釉的薄厚程度、图案造型、窑里高温熔点化学反应后釉色的变化等因素,能够出现意外的个性化效果。

成品阶段的过程干预主要的干预方法是刻画和施漆等。针对不理想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次品,使用填充不同的材料如颜料、大漆漆料等方法进行干预,也可以通过釉面雕刻的方法进行干预,使得原有的产品产生出全新的艺术视觉效果,从而变成了新产品,赋予原有的产品新的意义和价值。例如,我们在成品陶瓷盘上通过瓷刻创作了一批抗疫英雄盘和建筑风景盘,这种成品干预的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的次品和库存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提升产品的价值。

3 结 论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干预手段和方法研究,结合当下社会多元化发展文化环境背景和艺术设计的时代语境,后工业时代,个性化日用陶瓷产品的创作,不论是在设计创意的构思阶段,还是在创作过程中的泥坯制作、素烧、上釉、烧制等环节的设计干预,在造型艺术语言、装饰艺术效果、不同材料结合工艺的创新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的方法手段,通过在基本的创作语言要素创新的基础上,体现当下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是至关重要的。在体验经济时代,关注人性化、情感化、生活化的设计体验本身也是可以成为生产力的。

这里我们研究的日用陶瓷产品生产过程个性化创新设计干预方法,对院校而言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辅助手段,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升艺术设计基础实践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为能培养出“会思考、能工作”应用型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企业而言,是在体验经济时代开拓具有体验性工业旅游项目的可行性探索,通过优势订单和减少库存来给企业增添利润,为企业所面临当前经济压力下的严峻局面赋能。对设计师而言,是对他们设计创作方法新维度的启示,在传统标准化器型造型设计的基础上融合个性创意元素,追求新颖、异型、美观,注入更多的个人情感和精神表达,同时也要体现产品人性化设计和时代精神人文气息和趣味性的需求。从注重体现内在精神审美价值的角度出发来看,日用陶瓷产品标准化器型基础上的造型设计个性化创新,不仅仅要从自然和生活中汲取造型创意元素,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创作出体现时代精神、文化内涵、有审美价值、更高品质的创意陶瓷产品。对消费者而言,是唤起他们艺术想象和感悟生活品质的新体验。在时机成熟的阶段,日用陶瓷的过程干预创新实践将成为消费者工业体验旅游的项目之一,这样消费者便可以在体验中真正加入到个性化产品的创作中,使得后工业设计的思想落实到更深的层面。

由此可见,该研究提出了日用陶瓷批量化产品过程干预创新设计的新路径,为院校与陶瓷企业提供了合作共赢的可行性方案。

猜你喜欢
日用陶瓷塑形陶瓷
既“塑形”又“铸神”——陕西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当代艺术陶瓷与日用陶瓷的审美比较探讨
陶瓷艺术作品
花草植物装饰题材在日用陶瓷中的运用研究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论日用陶瓷造型的形式美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美女塑形计
“三严”铸魂 “三实”塑形 凝聚扭亏增效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