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浙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孕育地

2022-05-30 10:48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红船浙江优势

2002年10月,刚到浙江工作的习近平,外出调研第一站就到嘉兴南湖瞻仰红船。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红船启航,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习近平亲自撰写文章,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在浙江主政四年半,习近平始终践行红船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世纪伊始,带领浙江人民披荆斩棘、勇立潮头。

习近平初到浙江工作时,浙江已连续多年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四,城乡居民收入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习近平后来回忆说:“2002年我从福建到浙江工作的时候,脑子里装的就是这个问题:当时浙江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我这个接力棒怎么跑,来了干一些什么?”

习近平坚持“干在实处”“干在难处”,他“以惊人的速度进入角色,大刀阔斧地开局”。在深入调研、深邃思考的基础上,习近平在2003年7月的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作出发挥“八个方面优势”、推进“八个方面举措”的重大决策部署(简称“八八战略”):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宏伟擘画,蕴含着超凡的战略智慧;这是一个跨越时空的科学体系,引领浙江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习近平带领浙江各级干部按照“八八战略”指引方向,以钉钉子精神,接续奋斗,一步步展开、一项项分解、一件件落实、一年年见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八八战略”提出后,浙江省委先后作出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建设“法治浙江”等重大决策部署,提出进一步完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向着“全科生”大步迈进。

风至自灵动,策高当行远。放眼中国,“八八战略”为新时代中国提供了浙江实践,是新世纪“红船精神”的自觉践行。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重视、鼓励基层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了许多成熟的改革经验。从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制度到“山海协作工程”,从基层“民主恳谈”到村务监督,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建设美丽乡村,从领导干部下访到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不但为浙江开辟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阳关大道,更赋予浙江人民不断改革的无尽动力。

在这片土地上,习近平跨越时空的战略思想,一脉相承,光芒万丈。

从体制机制创新到全面深化改革、从美丽乡村建设到鄉村振兴战略、从创建生态省到建设美丽中国、从创新强省到创新强国、从海洋强省到海洋强国、从“平安浙江”到平安中国、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国、从健康浙江到健康中国、从“法治浙江”到法治中国、从“八八战略”到“四个全面”……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孕育地。

在浙江的1600余个日日夜夜,习近平坚决扛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为了浙江人民的福祉殚精竭虑,更为浙江党的建设呕心沥血,不仅留下了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更留下了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浙江这块土地,留下了许多关于习近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故事,也见证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2007年3月24日,习近平调任上海市委书记。25日下午,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习近平饱含深情地说:“我在浙江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到了许多在其他地方学不到的东西,学到了许多在以往的经历中学不到的东西。我特别难忘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对浙江工作的正确领导、亲切关怀和有力鞭策,特别难忘我同班子成员、老同志和在座的同志们以及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结下的深厚情谊。我从心底里感谢浙江的干部群众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厚爱。今后,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我都会关心浙江,情系浙江,尽力支持浙江的工作。”

2017年秋,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到嘉兴瞻仰南湖红船。回首奋斗路,“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

猜你喜欢
红船浙江优势
红船
雕红船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矮的优势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画与话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