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全球王室

2022-05-30 21:53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查尔斯王室国王

当地时间2022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终年96岁,其长子查尔斯继位,成为英国新国王,引发国际舆论广泛关注。除了在国际社会拥有超高知名度的英国王室,全球还有20多个国家至今仍保留着君主政体。如今,这些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王室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对于自己的国家而言,又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据统计,全球目前现存20多个王室家庭,君主的称号包括国王、女王、天皇、埃米尔等,是40多个国家的元首。每个国家君主的权力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全球王室的君主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握有政治实权的国家统治者,另一类则是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君主拥有至高权力的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约旦、摩洛哥等。

2015年,时任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的去世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等政要临时改变行程赴沙特吊唁,英国白金汉宫和唐宁街还降了半旗。

老国王阿卜杜拉影响力如此之大,与他手握的权力不无关系。与英国等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不同,沙特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君主制王国,国王享有绝对统治权。国王可行使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有权任命、解散或改组内阁,有权立废王储,解散协商会议,有权批准和否决内阁会议决议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协议。沙特王室成员也往往占据政府中的高级职位,涉及国家安全、情报、内政、外交等诸多领域。

还有一些国家的君主手握部分政治实权。这些国家包括泰国、摩纳哥、不丹等。

泰国王室起源于1782年。在1932年之前,泰国曼谷王朝的君主都是拥有专制权力的统治者。1932年后,泰国成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此后历代国王都只是国家的象征性元首。但泰国宪法赋予国王的诸多权力,使这个角色往往能在关键时刻或危机关头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泰国宪法规定,国王不仅是国家元首,还是军队最高统帅,具体职权包括人事任免权、法案签署权、外交权、重大法令颁布权等。

还有一些国家的君主,逐渐成为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国家元首。尽管没有实权,但他们并没有被时代所遗忘。英国、日本、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君主,便是这样的存在。

英国王室拥有悠久的历史,在这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英国王室只作为凝聚国家力量的象征。但在伊丽莎白二世在位的70年间,她的存在对英国、英联邦而言意义重大。英国《伦敦周刊》认为,她是提供国家认同、国家团结和自豪感的重要角色,给人以稳定、连续之感。

“同时,女王在位的70年间,英国王室也一直是英国国家软实力和外交影响力的来源之一。”《伦敦周刊》报道称,“女王在位期间进行了大量国事访问,为国家安全、影响力和贸易带来好处”。英国咨询机构“品牌金融”的报告显示,英国王室每年为英国创造约1.5亿英镑的贸易额。

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英国社会开始为王位易主产生的不确定性而担忧。其实,不止是英国王室。进入21世纪后,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有声音就君主制和王室存在的意义展开讨论,但眼下似乎难有定论,讨论或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从悠远历史中走来的王室,构成了一道神秘且独特的风景。

全球王室谁最富有

据统计,至今保留君主的国家,亚洲有科威特、约旦、阿曼、卡塔尔、巴林、沙特阿拉伯、柬埔寨、不丹、日本、泰国、文莱;欧洲有英国、卢森堡、挪威、瑞典、西班牙、丹麦、荷兰、比利时、摩纳哥、列支敦士登;非洲有摩洛哥、莱索托、斯威士兰;大洋洲有汤加。

很多人一听到“王室”这个词,马上就会联想到巨大的权力、奢华的宫殿和富足的物质生活。不久前,世界著名商业杂志《首席执行官世界》(CEOWORLD)披露了世界上最富有的王室成员。在现存的20多个王室家族中,英国王室是最受关注的王室之一,但英国前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财富未进入前十。

最富有的王室成员名单前十名里,非洲王室中只有一位——排名第五的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在欧洲现存的十个王室家族中,只有三个位列前十,分别是第六名列支敦士登大公汉斯·亚当二世、第八名卢森堡大公亨利及第十名摩纳哥亲王阿尔伯特二世;其余六位均在亚洲。值得一提的是,名单中调查的资产是国王或其相关财产,其他王室成员的资产不包括在内。

据《首席执行官世界》公布的排名数据显示,泰国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以约4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73亿)的资产问鼎全球王室成员资产排名。他的资产是第二名文莱国王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资产的1.5倍,是排名第三的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资产的2.4倍。

根据美国《财富》杂志披露,泰国国王大部分财富来自他持有的泰国汇商银行,以及皇象水泥公司。泰国汇商银行为该国最大银行之一,皇象水泥公司是泰国最大工业集团。此外,泰国国王的投资组合还包括约6500公顷的优质土地,以及超过4万份与房地产开发商的租赁合约。即使每年只是收租,他就能赚得盆满钵满。此外,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泰国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拥有一颗名为“金色陛下”(约重545克拉)的钻石,比英国女王权杖上的那颗“非洲之星”还要大一圈。

第二名文莱国王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的净资产高达280亿美元,大部分是该国庞大的石油资源带来的巨大财富。大权独揽的博尔基亚的豪奢生活早已令外界咋舌,不仅拥有数百辆劳斯莱斯,多达1788个房间的宫殿。而且,据媒体报道他每次理发需要花费2万美元。

全球最富有王室成员第三名是沙特阿拉伯國王萨勒曼,身价高达180亿美元。同样是因为石油而富贵,沙特阿拉伯国王的财富主要来自王室1.4万亿美元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包括世界天然气及石油巨头——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他和儿子——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都热爱昂贵的游艇和欧洲名贵油画。

进入前十的亚洲王室成员还有排名第四的阿布扎比酋长哈利法·扎耶德、第七的迪拜酋长谢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及第九的卡塔尔国王塔米姆·本·哈马德·阿勒萨尼。

据美媒《商业内幕》消息,英国前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资产为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7亿),排在全球王室资产的第11位,而其长子查尔斯以4亿美元的资产紧随其后。与此同时,查尔斯的儿子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身家都在4000万美元左右,并列排名英国王室资产第三。英国王室的财务来源有很多,英国政府每年会通过“主权赠款”的方式在经济上支持君主及部分王室家庭,满足君主官方上的支出。当然,王室也会通过私人投资的方式获取资产。

据英国《卫报》报道,2022年4月,西班牙王宫首次公布了国王费利佩六世的个人财富,总额为26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830万)。这笔数额公开以后,许多网友表示惊讶,认为一个国王的资产怎么会只有1000多万人民币。其实,费利佩六世本可拥有更多。

西班牙老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于2014年6月19日正式退位并传位其子费利佩六世,2020年3月,费利佩六世宣布放弃继承父亲的个人遗产。同年7月,胡安·卡洛斯一世被查出曾从海外银行账户提取巨额现金,涉嫌巨额财产逃税和财产来历不明等问题。

费利佩六世为了恢复西班牙王室的威望,下令对王室账目进行审计,并给王室成员制定了“行为准则”。西班牙王宫发表声明称,费利佩六世的大部分财产存在支票或银行储蓄账户中,约230万欧元,其余财产由艺术品、古董和珠宝组成,总额260万欧元。因此,西班牙王室成为最穷王室。

日本皇室:菊花朝代,男丁堪忧

当今称君主为皇帝的只有日本一家。日本皇室可以说是世界上流传最久远的皇室,在日本的历史上只有这一个菊花朝代。根据日本传统说法,日本皇室是公元前660年由天照大神直系后裔神武天皇开创的,日本历代天皇至今共有126位。

日本因为要维持日本天皇是天照大神后裔的神话,所以日本皇室成员没有姓氏。过去几个世纪以来,男子的名字以“仁”结尾,女子的名字以“子”结尾,只有少量例外。现任天皇德仁生于1960年,是明仁天皇的长子,2019年5月继位,年号“令和”。

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天皇没有实权,国家军政大权掌握在贵族和军事集团手中。明治维新重新确立了天皇的直接统治,建立了一个以天皇为统一象征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天皇是君权神授,血统“万世一系”,拥有国家机关的最高权力,统揽立法、行政、军事、外交等一切大权。

二战后,日本国内废除天皇的呼声很高,但美军占领当局出于政治考虑保留了天皇制。在盟军的介入下,日本于1947年通过了新宪法,将绝对天皇制改为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是国家的象征,没有实权。

由于不问政事,日本天皇远离了社会矛盾,在民众心目中被神化成日本统一与永存的超凡脱俗的化身,几乎成了宗教信仰,效忠天皇就等于效忠日本。

如今的日本天皇制度,主要以1947年的《皇室典范》为准则,而这是在美国的授意下颁布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皇室的发展。例如,1947年开始,日本规定皇室成员仅限于大正天皇(明仁的祖父)的后代,并将11个旁系清除出皇室。当时这些皇族不得不放弃他们的皇室特权。虽然在这些家庭中有更多男性,但他们自出生起就远离皇宫,作为平民长大成人。这意味着目前没有可以和公主结婚的皇室男性,而嫁给平民的公主将自动脱离皇籍成为平民。

再加上《皇室典范》第一条规定,只有男性成员才能继承皇位。这就意味着只有日本皇室男性成员结婚后生下儿子,才能保住菊花朝代的香火。

不幸的是,德仁只有爱子公主一个女儿,身为女性的她不能继承皇位。目前第一顺位继承人是德仁的弟弟、57岁的文仁亲王;第二顺位是文仁年幼的儿子、现年16岁的悠仁亲王,也是他这一代当中唯一的男性;第三顺位是明仁的弟弟(德仁和文仁的叔叔)、87岁的正仁亲王,而他本人没有子嗣。

考虑到德仁和文仁年纪只相差5岁,所以下一任天皇由悠仁直接继位的概率很大,而他必须要保证今后结婚生下儿子,否则就面临无人继承的尴尬境地。

其实,在悠仁2006年出生之前,日本国会一度考虑修改《皇室典范》,允许女性皇族继位,并容许其和平民结婚传位给后代,或者恢复二战之后废除的宫家(内廷以外的日本皇族)成员之后代的皇族身份。

德仁的妻子雅子并不适应宫中生活,再加上高龄产女,未能生下儿子,一度患上抑郁症。而文仁的妻子纪子一连生了两个女儿(真子和佳子),最终在40岁高龄时剖腹产下唯一的男丁——悠仁,暂缓了王室男丁单薄的危机。值得注意的是,从悠仁出生的那一刻,就决定了他的人生,整个皇室宠爱至极,据说取“悠仁”这个名字,是希望他悠然地走过长久的人生,担心他中间出事,无人再继承皇位。

为了避免日本王室“凋零”,日本改革派曾在近几年建议保留女性皇族婚后身份,甚至给予其独立创设宫家的权力。根据多项民意调查,日本绝大多数人支持皇室改革,让女性享有更多权利。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日本内阁会考虑提出修改《皇室典范》,而不是等待悠仁结婚生女后再来临时抱佛脚。

泰国王室:前国王常年勤政,魅力永存

在泰国,王室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即凡与十朝国王五代之内有血缘关系的都被算作王室成员。不过,在此仅介绍目前在位的国王一家。泰国现任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即曼谷王朝的拉玛十世国王,生于1952年。玛哈·哇集拉隆功原任泰国皇家空军上将及皇家禁卫军第一师禁卫团团长,1972年被立为王太子,协助父亲普密蓬·阿杜德处理日常事务,其间也曾代表父亲出席一些重要的国事活动和庆典。2016年12月1日,哇集拉隆功完成即位仪式,正式成为泰国新国王。

拉玛九世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之父普密蓬·阿杜德,生于1927年,1946年6月繼位,是泰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共计在位70年126天。一般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君主只是“虚位元首”,作为国家的象征存在,代表国家进行礼仪活动。但是,普密蓬在泰国的作用不仅限于此,他还是泰国历史文化传承的象征,国家稳定的主心骨。他受到民众的异常爱戴,在位时民意支持率几近100%。任何一届政府,都把取得国王的支持当作一项头等大事。连历次军事政变的领导人也要先去觐见国王,以使政变具有钦定合法性。

普密蓬之所以如此受到爱戴,完全是由于他勤政为民的个人魅力。1969年,为了改变北部山区少数民族的生活贫困状况,普密蓬启动了“王室工程”,投入资金改善该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质量,保护森林、水等自然资源。1992年,普密蓬倡导建立了“王室项目基金会”,主要是通过有效的管理系统和一定的财政拨款向泰北清迈、清莱等五省区提供公共服务,受惠者超过10万人。

印度洋发生大海啸后,普密蓬率先捐出3000万泰铢(约合77万美元)赈助灾民。有国王作表率,泰国王室的其他成员也都尽心尽力。诗丽吉王后几百次前往最贫困的地区视察,走遍了全国76个府。为了帮助百姓脱贫,她成立了“王后民间手工艺基金会”,向贫苦农户提供设备、材料和技术。诗丽吉王后为人谦和,从不张扬,从1976年开始,泰国百姓把她的生日定为母亲节。

普密蓬·阿杜德在位期间致力于推动泰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政治斗争中成功确立并巩固了王室的权威地位,多次依靠自身威望化解泰国国内的危机动荡局势,广受泰国人民的尊重和爱戴,被尊称为“国父”。2016年10月13日,普密蓬·阿杜德在曼谷的诗里拉吉医院逝世,2019年5月5日被玛哈·哇集拉隆功正式追封为“王父普密蓬·阿杜德大帝”。

沙特王室:权力巨大,派系众多

中东存在王室的国家基本都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国家,而其中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当属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的沙特阿拉伯王国始建于1932年,在这个国家任何政党活动都是被禁止的,也没有宪法,《古兰经》和穆罕默德的圣训是国家执法的依据。国王被称为“两个圣地(麦加和麦地那)的仆人”,执掌国家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

不过,在具体作决断的时候,国王并不独断专行,而是秉承游牧部落的长老议事传统,由王室委员会作出决定,必要时还得征求宗教领袖同意。

沙特阿拉伯现任国王是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生于1935年,自幼接受伊斯兰正统教育。多年担任利雅得省长,2011年11月被任命为国防大臣,2012年6月18日任王储兼副首相和国防大臣。2015年1月23日继任沙特第七任国王,曾于1999年4月、2014年3月、2017年3月访华。

由于石油带来了巨额财富,沙特王室过着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沙特王室每年夏天都要到西班牙马尔韦利亚的罗希欧宫度假,通常一次要花费6000万英镑,需要七架波音747飞机,租用豪华汽车200辆,随从人员1200人,每天开销数百万英镑。

对于像沙特等君主拥有绝对实权的国家,王室继承之争更加血雨腥风。

在沙特开国君主伊本·沙特过世后,王位一直在他的30多个儿子中继承。这是因为沙特王室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王位继承方面多采取“兄终弟及”的方式,而非多数君主制国家所采用的子承父位模式。伊本·沙特娶妻38位,并诞有36名王子,而王子又各自开枝散叶,令整个沙特王室异常繁茂。

如今,沙特王室已有5000多名男性王室成员,名义上,他们都是王位的合法继承者,而核心圈有2000多人,其中有200多人在政府重要部门和各省任职。然而,王位只有一个,权力斗争在宫廷内部也就愈演愈烈。但是,前国王阿卜杜拉2015年1月病逝后,萨勒曼继承王位,4月就废黜了同父异母的弟弟穆克林的王储职务,2017年6月又任命自己儿子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为王储。随后,这位“85后”王储的铁腕反腐,被反对派视作为其今后继位而排除异己的一种手段。

由于允许多妻,沙特王室内部派系众多。但是,沙特的教权与政权分别由不同派别掌控,彼此之间存有分歧却不能外露也是沙特王室的传统,因此各派之间能够保持和睦,共同维护王室的整体利益,团结协力治理国家。

欧洲王室:被战火重新洗牌

对于欧洲王室而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战火的洗礼,有人光荣入场,有人抱憾离席。现存的十个王室,在新旧势力的夹缝中前行。

1910年5月20日,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葬礼,西班牙阿方索十三世、英国乔治五世、丹麦弗雷德里克八世、挪威哈康七世、保加利亚费迪南一世、葡萄牙曼努埃尔二世、德国威廉二世、希腊乔治一世、比利时阿尔贝一世悉数到场,还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这是一场最后的葬礼,此后,这种其乐融融的场景再难得见。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一战正式拉开序幕。很快,战火蔓延至整个欧洲。战争结局,德国威廉二世落寞流亡荷蘭,挪威、荷兰、西班牙王室因选择中立得以全身而退,比利时和希腊尽管初衷中立,但仍被动参战。强势者如比利时自强迎来战胜,弱势者如希腊在战争尾声加入协约国,但康斯坦丁一世还是被迫退位。更有葡萄牙曼努埃尔二世还未等到一战,便因为国内政变被废黜。除了部分中立国,意大利萨伏伊王室、保加利亚萨克森-科堡-哥达王室等得以喘息,但也在种种隐患下风雨飘摇,好景不长。

一战后到二战期间,各国革命风起云涌,欧洲的君权时代走向终结,王室随之谢幕。1946年意大利、保加利亚公投,君主制被废除。意大利萨伏伊王室翁贝托二世被迫退位,意大利共和国成立;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后一任沙皇西美昂二世流亡海外,哥达王室在保加利亚历经三代的统治宣告结束;1947年12月30日,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君主制被终止,米哈伊一世正式退位。

二战后,仍保留君主的希腊王国又经历了内战和军人政变,1974年废除君主制,共和国成立,结束了格吕克斯堡王室在希腊一百多年的统治。战火颠覆下,曾经煊赫的欧洲王室纷纷为战争买单,王冠接连掉落。

在这场权力游戏中,有的想成为规则制定者,却成了牺牲者,就算是逃过了一战颠覆大潮,也未必躲得过二战重新洗牌。如今,遍及欧洲,只有英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和北欧等国仍形式上保留君主。时代更迭,格局变换,现代欧洲君主立宪的氛围下,王室气质仍存,但已不再拥有实权。

英国王室:仍受爱戴,麻烦不少

英国王室是当今欧洲国家现存的几个古老的王室家族之中最富裕、最有影响力的王室家族之一。英国王室从1066年威廉一世入主英国,迄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历经10个朝代、41位国王。英国在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宪制度,王权受到严格限制。

英国国王名义上仍然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有任免权,能够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法律,但在实际操作上受到许多法律和惯例的严格限制,实权还是掌握在议会和内阁手中。在英国,只有拥有国王(女王)陛下或王子(公主)殿下头衔的人才算作王室成员。

英联邦是由54个独立国家组成,其中多为大英帝国的前殖民地,英国国王为这些英联邦国家的国家元首。二战后,不少亚非拉国家开始宣布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进入20世纪70年代,圭亚那、多米尼克、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相继宣布脱离英联邦,实行共和制。今年新上任的查尔斯三世国王现已成为英国和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在内的其他14个国家的国家元首。

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虽然被十余国尊为君主,但伊丽莎白二世手中并无实权,在君主立宪制下,她被固定在了“演员”的位置上:不能外露情绪,永远保持中立——这也成了伊丽莎白二世一生的关键词。

伊丽莎白二世于1986年第一次访问中国,她也是第一个访问中国的英国君主。在位70年内,伊丽莎白二世经历了丘吉尔下台、英国脱欧和苏格兰独立公投等重大事件,见证了大英帝国由盛转衰的过程。她对君主立宪制下元首职责的诠释堪称完美:代表国家形象、不干涉首相的政策、凝聚国家人民,为国际团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英国王室成员并非都能像伊丽莎白二世这样处处为人表率,相反,他们时常丑闻缠身。

当地时间2022年9月8日,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其长子、74岁的查尔斯即位。作为在位时间最长的继承人,查尔斯的言行在镁光灯下逐渐被放大。他在公共事务上的不当发言常被媒体嘲讽,他与戴安娜王妃的婚姻遭受非议,而他的慈善基金会也深陷洗钱指控。英国媒体的报道勾勒出查尔斯的人生状态:“青年查尔斯时常自我怀疑,中年查尔斯陷入婚姻三角恋和家庭纷争,老年查尔斯常就气候环保议题发言。”美国《纽约时报》揶揄,新任的国王像“一个笨拙的邻家叔叔”。他的人气也在丑闻中滑落。在盖普索2022年4月的民调中,超过50%的英国人认为,查尔斯应该让他的儿子威廉王子担任下一任国王。

查尔斯一直试图挽回形象。他创立慈善机构“王子信托”,为近100万困难的年轻人提供帮助。为了避开“政治上有争议的领域”,查尔斯专注于乡村、生态等问题。2007年,他创立“王子雨林”项目,提高人们对森林砍伐的认识,并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有机农业等项目。近年来,从出访到授勋,伊丽莎白二世也让查尔斯承担了多项王室职责。不过,查尔斯的“政治表态”也让他备受争议。2005年英国伦敦遭遇恐怖袭击后,查尔斯时常建议英国人保持宗教宽容,拒绝伊斯兰恐惧症。外界担忧,这一观点会招致恐怖主义反弹。

多年来,查尔斯也一直被指控试图影响英国政府,违反王室的中立原则。2005年,英国《卫报》曝光了27份查尔斯的备忘录,包括英国皇室成员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的军用直升机订单、巴塔哥尼亚非法捕鱼事件等。2013年英国媒体再次曝光:查尔斯与英国内阁官员举行过36次会晤。一名英国议员因此评价查尔斯是“英国消息最灵通的游说者”。查尔斯的慈善机构“王子信托”也深陷卖官丑闻。2021年9月11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爆料称,查尔斯涉嫌向多名国际人士出售荣誉和爵位,其中包括争议人士、俄罗斯银行家德米特里·雷乌斯。

英国王室内部复杂的关系也让查尔斯焦头烂额。“查尔斯的挫败感不光是漫长的继任之旅。”《查尔斯王子》传记作者莎莉·史密斯认为,更重要的是查尔斯始终活在家族成员的阴影之下,比如备受敬爱的英国前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声名显赫的戴安娜王妃和更具魅力的哈里王子。

查尔斯与小儿子哈里不睦,让英国王室陷入种族歧视漩涡。哈里王子一直被称为“王室叛逆者”,他被曝光的劣迹可谓不胜枚举:2001年偷偷酗酒和吸食大麻,2004年考试作弊、与记者大打出手,2005年在一个化妆舞会上身着纳粹服装、瞒着女友去偷欢等等。2020年,哈里与非裔妻子梅根辞去英国王室职务,搬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活。在后续的电视采访中,哈里与梅根坦言离开是因為“王室成员担心婴儿的皮肤颜色”。

伊丽莎白二世之后,英国王室的地位如何?从民调数据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可能会持续存在。

美国《纽约时报》援引近些年的英国民调数据发现,超过43%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君主的英国将会变得更糟。就连曾经发表社论希望“有朝一日走向共和”的英国《卫报》也承认,英国的君主制可能还可以维持至少一百年的时间。但英国《独立报》认为,英国君主和王室的未来应该“规模更小、花费更少、更民主、少些浮华,更能反映当代英国和英联邦多元文化、多元社区的特色”。

西班牙王室:成功的复辟

西班牙现今的波旁王室,源于法国波旁家族,自1700年至今断断续续地统治西班牙。两次世界大战,西班牙都保持中立,但自身的折腾一直没有停止。战后的西班牙建立共和国,再完成复辟,三个人物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1902年,刚刚成年的阿方索十三世亲政,面对的就是一系列要求推翻君主制的革命运动。在舆论压力下,阿方索十三世在立法、教育和宗教等多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一战期间,他保持的中立政策使已经衰弱的西班牙逃过一劫。

但为了保住王位,阿方索十三世支持里韦拉将军在1923年建立了独裁政权,这个不明智的决定直接导致了革命的爆发。1931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成立,阿方索十三世被迫退位逃亡,并在流亡生活中于罗马逝世。共和党为波旁王朝就此完结而欢呼雀跃,但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证明了他们高兴得太早。

第二共和国在西班牙的寿命仅仅维持了8年,就被一场内战宣告结束。1936年,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发动西班牙内战,1939年在德、意法西斯的支持下取得胜利,建立独裁政权,并在二战期间换取西班牙相对的和平。1947年,佛朗哥恢复君主制,但把王位悬空,以西班牙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自称,兼任政府首相,确定在他死后由一位经他确认的王室成员出任国家元首。

几经考量,1969年,佛朗哥出人意料地授予阿方索十三世孙子、波旁王朝的直系后裔胡安·卡洛斯西班牙王子的头衔。1975年,佛朗哥去世后,卡洛斯以其继承人的身份于1975年11月27日正式登基,西班牙君主制就此恢復,波旁王室重新回到历史舞台上。

胡安·卡洛斯童年随王室躲避第二共和国迁居到意大利,10岁才第一次踏上西班牙的国土。1948年,他的父亲,流亡中的唐·胡安请求佛朗哥将10岁的卡洛斯送回西班牙接受教育。佛朗哥对此也相当尽职,不仅让卡洛斯接受了比肩于欧洲其他王室后裔的传统学校教育,又让其进入陆海空三军军官学校,并按规矩在军队服役。

佛朗哥认真地将卡洛斯作为继承人培养,但卡洛斯继位后并没有继续维持独裁政权,而是还权于民,成为虚位元首,成功过渡到君主立宪制。尽管如此,卡洛斯接受的教育和训练,让他在关键时刻都表现得可圈可点。1981年,卡洛斯亲自出面挫败了想借国王之名恢复军政府独裁的政变。他本人在电视上发表讲话呼吁民众支持民主政府,也因此获得了较高的支持率。秉承着欧洲王室的优良传统,卡洛斯娶了希腊公主索菲亚为妻,故事到这里本来应该是比较完美的结局,但晚年的卡洛斯并不安分。2012年后,伴随他出镜的,常常是猎捕野生动物、婚外情、私生子等等新闻,国民对于西班牙王室的好感度也直线下滑。

2014年6月,胡安·卡洛斯在电视讲话中宣布退位,结束39年的统治,他的儿子费利佩六世继位成为现任西班牙国王。西班牙持续的经济衰退和困难,给这位年轻的国王出了不少难题,即便他通过降低自己年薪和约束王室来博取更多的好感,但人们依旧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王室频频爆出的有失身份的新闻上。

荷兰王室:盛产女王

现任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于2013年4月30日即位,这一天也是注定要载入荷兰王室历史的大日子,因为这次王位传承,结束了荷兰百年来女王为最高元首的局面。

从1815年起,荷兰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直到现在一直在奥伦治-拿索王朝治下,共经历了7位君主,3位女王。其中第四任君主、女王威廉明娜1898年登基,在位50年期间,历经两次世界大战、1933年经济危机等,目睹了荷兰历史上的许多重要节点。

20世纪初,尽管国内有各种党派的对立,威廉明娜却一直努力维持着荷兰在一战中的中立,以保护国家偏安一隅。到了二战时,纳粹德国的入侵使中立计划破产。1940年,王室流亡伦敦,女王组建了流亡政府,通过英国广播公司BBC开设了橙色节目,表明抵抗的态度。这位具有日耳曼血统的荷兰女王表达了对纳粹德国的强硬立场,为王室赢得声誉,象征王室颜色的橙色,同时也成为抵抗运动的象征色彩。1945年德国战败,女王重返故土重建国家,并于1948年宣布让位给女儿朱莉安娜。朱莉安娜是一位思想开明的现代君主,她废除了屈膝礼,下令凡人民给她的信一概不用自称仆人,也不再给自己和孩子的名字冠上一大串先人的头衔。两位女王在位期间,荷兰王室财产增加了好几倍,跃居欧洲王室首富。

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王室的私生活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要求,虽然掀起了阵阵风波,但仍然未能从根本上动摇荷兰的君主立宪制度,王室继续享有相当的民望。由于两位女王深得民心,在1977年的民意测验中,仅有6%的荷兰人同意废除君主制。朱莉安娜在位31年,接替她的是女儿贝娅特丽克丝,她主张欧洲统一、关心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关系,还曾担任支援伊朗地震救灾欧洲工作小组的主席。

2015年的数据显示,荷兰王室每年要花费4100万欧元,国王年薪90万欧元,且国王和王后不需要缴税,王室成员的工资还将继续上涨。在欧洲王室中,荷兰王室的消费位居前列。

丹麦、挪威、瑞典:平民王室

北欧的挪威王国、丹麦王国和瑞典王国都实行君主立宪制。与那些威风八面或神神秘秘的国王及王室成员比起来,北欧三国王室的最大特点是平民化,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几乎与普通百姓没有什么两样。

格吕克斯堡王朝现正统治丹麦和挪威,其成员皆是奥尔登堡王朝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三世的后代,因此也被视为奥尔登堡王朝的一个分支;贝尔纳多特王朝自1818年便统治瑞典,1818至1905年间同时统治挪威。

在现存的欧洲王国中,丹麦王国的资格最老。丹麦是在10世纪形成统一国家,却在1849年才和平过渡到君主立宪制。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1912年到1947年在位,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一战中,他呼吁丹麦、挪威和瑞典保持中立。1915年公布了包括允许妇女参政等内容的新宪法。1920年,克里斯蒂安十世与国会在石勒苏益格的归属问题上产生分歧,一场由国王煽动的复活节危机成为丹麦王室转折点。此次危机后,丹麦王室基本上成为国家象征,失去实权。二战期间,克里斯蒂安十世拿出了一名国王应有的气节:拒绝出国避难,在纳粹德国入侵丹麦期间,每天骑马巡视,宣示丹麦主权。通过他的斡旋,丹麦在纳粹德国占领国当中得以保持高度自治,以一场场的抵抗运动坚持到了二战结束。

1947年,克里斯蒂安十世在哥本哈根去世,长子弗雷德里克九世继位。弗雷德里克没有男性子嗣,其在位期间,丹麦通过新宪法,规定女性也有王位继承权。弗雷德里克九世的长女、玛格丽特二世就这样在1972年成为现任的丹麦女王,至今在位已经50年,是在位时间第二长的丹麦君主,也是丹麦第一位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自己说过,王室有家规,无论在国内或国外,都不卷入政治纠纷。她本人随和、平淡、亲民,整个丹麦王室在这种氛围的带领下,与世无争,尽职尽责,成为合格的形象代言人。玛格丽特二世爱好邮票和广告设计,为小说画插图,时常身着普通工装裤外出,和家庭主妇一样逛商场、做家务。两位王子都娶了平民百姓家的姑娘为妻,堪称“灰姑娘”故事的现代版。

挪威虽然很早就形成了统一国家,但直到20世纪初才最终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1905年,挪威独立成为君主国,丹麦王子哈康七世(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八世的次子)被选为国王。一战保持中立,二战被纳粹德国占领并建立独裁政权,哈康七世及他的政府流亡英国。1945年,挪威获得解放后,哈康七世与时任挪威陆军和海军上将的奥拉夫王储回归祖国,父子二人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

1957年,哈康七世逝世,奥拉夫五世继承王位。此前奥拉夫五世曾分别于1945年和1955年两度摄政,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本身又充满个人魅力,曾获得192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帆船比赛金牌,是获得过奥运金牌的两位国王之一(另一位为同样获得风帆比赛金牌的前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二世)。在战后国家的重建工作中,奥拉夫五世积极参与,重视国防,对于挪威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项目都积极合作。

现在的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于1991年即位,已经在位31年。哈拉尔五世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期间,为了给国民作出表率,带头乘坐公交车,此后他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

瑞典是在20世纪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瑞典现任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出生于1946年,1973年继位,他与西尔维娅王后生有两女一男,即卡尔·菲利普王子、维多利亚公主和玛德琳公主。

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典都选择了中立,即便在二战后的冷战时期,也没有加入任何阵营。这是一个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国度,自1818年起,就在贝爾纳多特王朝的治下。躲避了两次世界大战,让瑞典得以顺利发展经济。战后执政党曾多次提出是否需要君主的问题,在一次公民投票中,民意显示,愿意保留君主的占到了64%,选择总统的只有19%。1973年,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即位,但执政党在削弱王权上并不死心。1975年1月生效的瑞典新宪法,规定国王三军统帅的名义被取消,提名组阁的权力归议长所有,每周内阁会议也不必出席。1980年,议会又通过新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的第一个孩子而不是第一个儿子继承王位,也因此维多利亚公主于1980年1月1日成为瑞典历史上首位女王储。

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每天都是自己从郊外的家开车到城里的王宫上下班,他像百姓一样纳税,一样到厨房做饭,一样炒股一样赔。古斯塔夫的子女们自幼与普通百姓的孩子在一起上学,既能到普通同学家去玩,也可以把普通同学带到自己家做客。身为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也许最受人瞩目的工作就是自1902年开始就为诺贝尔奖颁奖。

(责编/黄梦怡 责校/李希萌、赵雪纯 来源/《全球王室:一道神秘独特风景》,弦子/文,《新民晚报》2022年9月18日;《查尔斯终究成王,英国王室走向何方?》,顾月冰/文,《南方周末》2022年9月10日;《全球王室谁最有钱?英国女王排不进前十》,胡莉/文,《楚天都市报》2022年5月6日;《各国王室的生活:泰国勤政,沙特奢华》,郝遥/文,《百科知识》2015年第13期;《尊贵的“摆设”?探秘演变中的各国王室》,佚名/文,新华网2013年2月1日;《皇冠坠地,但逃过一劫:被战火重新洗牌的欧洲王室》,刘瀛璐/文,《国家人文历史》2020年第6期;《全球王室难题:香火如何延续?》,金姬/文,《新民周刊》2019年4月30日等)

猜你喜欢
查尔斯王室国王
I ’m a Dog Lover
Tricks or Treats
My New Teacher
摩纳哥王室婚姻
贪吃的国王
好玩儿的国王
当当吃国王饼
国王的死敌
英国:王室为何选择了蒙台梭利
查尔斯·埃利奥特:改变哈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