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方向:“八八战略”是统领浙江发展的总纲

2022-05-30 10:48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浙江省委调研浙江

着眼发展大格局为新时代中国提供了浙江实践是新世纪“红船精神”的自觉践行

2003年7月10日,是浙江历史上重要的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全面系统地阐释了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指向未来的八项举措——“八八战略”。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宏伟擘画,蕴含着超凡的战略智慧;这是一个跨越时空的科学体系,引领浙江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面对困难和挑战,“只能向前不能后退”

2002年10月,习近平履新浙江担任省委副书记和代省长。履新浙江第一天,习近平言辞恳切地说:“我初来乍到,对浙江的情况不熟悉,首先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情况、熟悉工作,尽快进入‘角色,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工作职责。”

到浙江工作的第二天,习近平就着手进行一次特殊的学习和调查研究——10月13日晚开始,分四个晚上,分别看望铁瑛、李丰平、薛驹等七位正省级离休老同志,认真了解浙江省情,征求他们的建议。2002年10月22日,第一次离开杭州外出调研,习近平来到嘉兴。发展首先要抓住“牛鼻子”。在奔赴各市调研过程中,习近平就已经开始研究“块状经济如何转型升级”这一关系到浙江长远发展的课题了。

2002年12月5日至6日,习近平在湖州调研。2003年1月7日,习近平到绍兴调研。2003年春节后上班不久,习近平又来到台州调研……

世纪之交,浙江的一些企业开始频繁遭遇反倾销诉讼、贸易设限,从最初的打火机、眼镜向皮鞋、纺织品等产品延伸,其实质就是给低价产品设置了一道道“坎”。

“正如大家所熟知的,浙江较早遭遇了种种成长的烦恼,传统的发展方式、低端的产业结构及现代化布局都亟待转型和升级。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换取工业增长,靠低成本、低价格、低效益拓展市场空间的路子已经越走越窄。这个难题必须破解。”时任省委副书记周国富说。

象山一位替国外某知名服饰品牌商加工服装的企业主,曾经对媒体记者说了一个“不敢钉8颗纽扣”的故事:该品牌服装一件售价上千元,而作为加工企业,为每件衣服钉6颗纽扣,尚有微薄利润;如果将纽扣数量增加到8颗,就无利可图。

对于这些困难和挑战,习近平一到浙江就有思想准备。他坦言,有一种上华山爬险道“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只能向上攀登,不能停滞不前”的感觉。“山越高越难爬,车越快越难开”,要将一个好的地方的工作做得更好,难度是很大的。“我愿意承担重任,为在新世纪中加快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奮斗目标,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习近平说。

“施政纲领”哪里来?问计于民、问计于基层

2002年12月26日,浙江省委办公厅收到一份材料——曾担任过浙江省委书记的薛驹撰写的《一次非同寻常的调查研究——关于1961年农村调查研究的情况》。这份材料里写道,1961年至1962年的农村调查,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通过这次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级领导干部不仅了解了实情,发现和纠正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存在的“左”倾错误,而且还促进了全党干部思想作风的转变。

浙江省委办公厅负责人收到材料后立即呈报。向来事不过夜的习近平,直至2003年1月5日才阅批返回。

2月10日,农历正月初十,浙江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习近平在会上点明了这个批示件压在案头的原因:选这个题目是有现实和深远的考虑的。调查研究实质上就是一个抓工作落实的问题。调查研究是个手段,就是用调研的形式来破题开局。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怎么开局,我们选了调查研究这个形式,从转变作风入手,解决全局性的重点问题。

在习近平的直接推动下,会议讨论通过了《2003年省委、省政府领导调研计划及有关重点工作》和《关于推进调查研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意见》。

为何要如此重视调查研究?习近平在会上直截了当地说:“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很好,但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能蹲在机关里,而要深入基层调研,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第二天,省委召开“两个年”活动总结和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两个年”即“转变作风年”和“调查研究年”。

这是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在会上鲜明地提出: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这两次会议,在浙江省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基层干部群众说,这样大张旗鼓地通过调查研究推动实际工作、改进干部作风的工作形式,多年来没有看到了,只要真正坚持做下去,一定会在全省各地的实际工作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还在这次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给大家出了七个调研“题目”。这些“题目”的大部分内容,都能在之后习近平提出的“施政纲领”中找到呼应之处。可见,浙江接下来要如何发展,此时的他已胸有成竹。而这些思路到底行不行,还得在调研中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2月25日,《浙江日报》新开辟的专栏——“之江新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习近平以“哲欣”为笔名,写了开篇之作《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

不久,由习近平亲自审定的《2003年省委、省政府领导调研计划及有关重点工作》公布。该文件一一罗列21项重点工作,清楚标明工作责任人、工作大体安排等内容,分别落实到每位省领导,并明确落实时间表,“年初布置任务,年底一定要检查总结”。其中,第一项“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的合作与发展”的工作由习近平亲自负责。

行动是最好的示范。全国两会一结束,3月21日至26日,习近平马上率领党政代表团开启了考察上海、江苏的行程。

领导干部如何作决策?科学决策的源头活水从哪里来?习近平反复强调:问计于民、问计于基层。

在习近平的带领下,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带头开展调查研究,每年初都根据省委年度工作要点和领导分工确定重点调研课题。仅2003年至2006年,浙江省委常委和副省长主持并完成的重点调研课题就有86项,其成果转化为100多个政策性文件和有关工作部署。

2005年11月2日,习近平在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时说道:“可以说,省委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作出的,省委的每一项重要工作也都是通过调查研究来厘清思路、明确重点、推动落实的。”

这样的话,对于在习近平身边工作的人来说,是耳熟能详的。“当时,习近平同志经常告诫我们,担负领导工作的干部,在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之前,一定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去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研,同真正明了实情的各方面人士沟通讨论,通过‘交换、比较、反复,取得真实可信、扎实有效的调研成果,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一位当年在省委办公厅工作的人员说道。

2002年10月至2003年7月浙江省委全会召开前,习近平已经走过全省11个市、69个县(市、区)和大部分省直部门、单位。经过半年多的调查研究,习近平逐步形成清晰的顶层设计和发展思路,距离科学决策“一朝分娩”的时刻越来越近了。

履职浙江的第十个月,习近平牵头出台了深远影响浙江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规划——“八八战略”

2003年6月11日至13日,习近平赴金华开展党建工作调研,先后跑了东阳、磐安、永康、武义等县(市)。在6月13日的座谈会上,习近平说:“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必须从浙江实际出发,实施积极有效的战略举措,进一步强化优势,形成特色,努力增强浙江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此,省委、省政府在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中,坚持这些年来我省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同时结合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概括地讲,就是进一步发挥‘八大优势,推进‘八大举措……”

这是习近平第一次在公开讲话中谈到“八大优势”“八大举措”。三天后,6月16日召开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习近平再次对“八大优势”“八大举措”进行阐释。

6月18日,全省“深化党的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习近平面对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再次阐述这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此后,在6月19日召开的全省重点建设暨“五大百亿”工程工作会议、6月25日召开的副省级以上老同志情况通报会上,习近平又分别进行了阐述。

省委全会召开前,习近平一路调查研究,一路和当地的干部群众交换意见,和同行的领导同志相互碰撞,再拿到省委常委会、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进一步讨论,在一系列事關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上凝聚共识,逐渐统一了思想。这期间,习近平还召集省委全会报告起草组的同志,研究报告的主题、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他特别强调,这次全会要聚焦一个主题,即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形成了哪些优势,如何谋划创新举措,积极应对新世纪以来的机遇、挑战和“成长的烦恼”。

2003年7月10日是浙江历史上重要的一天,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习近平正式亮出他的“顶层设计”,全面系统阐释了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指向未来的“八项举措”。一个深远影响浙江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规划——“八八战略”,就这样呱呱坠地了。巧的是,这也是习近平履职浙江的第十个月。

“八八战略”一件一件地落实、一年一年地见效

发展蓝图已然绘就。如何让纸上蓝图在地上生根?如何全面落实“八八战略”这一影响全局的重要决策?习近平以一年一个重大主题的节奏,亲自制定实施了创建生态省、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建设“法治浙江”,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有力推动了“八八战略”的贯彻落实。

“‘八八战略是经典的顶层设计,是谋浙江新发展大势的顶层筹划。”曾任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的郭占恒说。“八八战略”刚刚提出来时,一些同志还不理解,认为战略一般只提一两个,最多三四个,如经济强省战略、开放带动战略、科教兴省战略等,习近平一下子提出“八八战略”是不是太多了?

“实际上,这是习书记对推进浙江长远发展的系统谋划和战略布局。之后几年,随着一个个战略的落地和取得实效,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习书记为浙江新世纪的发展下了一盘很大的棋,把浙江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有机地联系起来,防止工作单打一,防止顾此失彼,防止‘单向度的发展。”曾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的李金明,对习近平善于观大势、谋大事的战略思维,感受颇深:“比如,‘八八战略提出要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省里一些领导干部还是有顾虑的。有人说,我们浙江有民营经济优势,可以依托自己发展;还有人对‘接轨接什么、怎样去‘接轨,感到很茫然……而习近平同志当年是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去考量浙江的定位问题,去思考浙江如何更好地发展,充分体现了他深谋远虑的大格局。”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狠抓落实是习近平一贯的工作作风。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专栏上,发表了多篇谈及“抓落实”“实干”的文章,比如《落实才能出成绩》《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兴伪事兴务实》。

2003年8月上旬,习近平到丽水调研时,突出讲了“四个必须”,即对省委部署的“八八战略”,必须思想高度重视,必须摆上重要位置,必须结合实际贯彻,必须狠抓工作落实。

“习书记抓落实的思路是十分清晰的。‘八八战略已经得到全省各级领导高度认同,但决不能停留在文件上,必须抓住机遇,逐个抓好落实每一项目标任务。”时任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张曦说。

2003年12月22日至23日举行的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习近平提出将2004年作为“狠抓落实年”。

一件小事,折射出习近平狠抓工作落实的作风。有一次,习近平到某县调研,县委主要领导在汇报工作时,自顾自地大谈特谈各种成绩。习近平打断他:“请你谈一谈县里落实省委‘八八战略的情况。”这位县委领导支支吾吾答不上来。习近平继续问道:“那你讲讲‘八八战略是什么。”这位领导还是答不上来。习近平严肃地说:“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既要有布置,又要有检查,形成真抓实干、令行禁止这样一个局面。决策只部署不检查、抓而不紧等于没抓,只吆喝、没督查就难以落实。”

习近平还明确批示,下市县调研听汇报,都要有贯彻“八八战略”的工作汇报。他还在多个场合强调:抓落实如敲钉子。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一两下,钉子会掉下来;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

为了更好地营造“狠抓落实年”的氛围,2004年2月26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专栏上发表短评《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抓好落实,我们的事业就能充满生机;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他还明确指出:“对‘八八战略作出的总体规划和提出的各项任务,要一步一步地展开,一项一项地分解,一件一件地落实,一年一年地见效。”

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浙江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

2003年11月,习近平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時,说了一段大白话:“我们现任都是站在前任的肩膀上工作的。很多事业,它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它是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才能实现的。你再好的主意也经不起折腾。我们在做前人没有完成的事情,希望后人也接着我们的事业干下去。”

“一任接着一任干”,是习近平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09年3月11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习近平在看望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浙江全体代表时说:“八八战略”是浙江省委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作出的决策,对浙江今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各地都面临换届,希望新班子上任后,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不要城头变幻大王旗,也不要搞所谓的形象工程,要多做埋头苦干的实事,不求急功近利的“显绩”,要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

“接力赛”在继续,“接力棒”一直在传递。十多年来,历届浙江省委把“八八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八八战略”在浙江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日益彰显出巨大的理论力量和实践力量。

2015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指出,“八八战略”和“四个全面”在精神上是契合的。这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阐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总体战略布局驾驭复杂局势,引领改革发展各项事业,是习近平同志主政风范的一大特色。从‘八八战略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脉相承的探索,清晰展现了习近平同志总揽全局的政治胸襟和高超的执政智慧。”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显明说。

2018年7月8日,习近平在浙江省委关于“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情况报告会上作出重要指示:“八八战略”来自大量的调查研究,体现出中央精神与浙江实际的结合,见效于浙江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我欣慰地看到,在“八八战略”指引下,15年来,浙江省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春风又绿江南岸。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再次来到浙江考察,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今天的浙江,已经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新征程。前路漫漫,“八八战略”依然是前方闪亮的航标,是进入新世纪的浙江对“红船精神”的自觉践行,汇聚成激荡之江大地的时代强音。

(责编/张超 责校/赵雪纯、李希萌 来源/《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本书编写组著,人民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2022年6月第1版等)

猜你喜欢
浙江省委调研浙江
系统研究部署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浙江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杭举行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浙江医改三部曲
图解浙江省委巡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