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不负丹青凌云志

2022-05-30 14:00
学苑创造·B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仇英行笔文徵明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明代代表性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徵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吴门四家”“天门四杰”,在画坛极有名望。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还是走兽画,他无一不精,存世画作有《赤壁图》《玉洞仙源图》《桃村草堂图》《剑阁图》《松溪论画图》等。

仇英生在当时苏州太仓县的一个平民家里,父亲是一个漆匠。他的家庭状况不好,常常过着饿肚皮的日子。所以约13岁时,他就去给父亲做帮工,学漆匠技艺了。

仇英性格坚毅,勤奋好学。当漆工要学会识色、调色、设计图案,还要经常跟画商打交道,因此年少时的仇英常常能看到各种好画,但贫穷的他买不起这些昂贵的画卷。为了学习绘画,仇英一有空便蹲在画店的窗口下,偷偷地描摹自己喜欢的画卷,即使受到老板的白眼和有钱人的讥嘲,也不放在心上。约18岁时,仇英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他告别父母,离开了太仓,为了心中的绘画梦想,孤身一人来到繁华的苏州城。

仇英来到苏州城后,毫不犹豫地选择在桃花坞落脚,因为这里不仅是苏州城手工业作坊的集聚地,也是众多文士的聚居地。他在这里既可靠着自己擅长的漆工技艺为生,又可接触到绘画名家。仇英在一家手工作坊干活,白天兢兢业业地做漆匠,晚上则努力作画,常常一画就是一个通宵,直到晨鸡高唤时,才快速用冷水冲冲脸,投入到第二天的劳作中。有时作坊主派他到外面干活,他便趁机到一些繁华的庙宇、画店等地,找一块地方作画。

上天往往喜欢眷顾努力的人,有一天,正当仇英一如既往地坐在街角画画时,文徵明发现了他。那时,仇英的画技并不高超,但文徵明非常欣赏他朴实勤勉的性格,便极力提携他。公元1517年,文徵明第一次邀仇英绘制《湘夫人》,那年文徵明48岁,仇英约20岁,刚走上画画这条路。据记载,当时文徵明让仇英设色,但并不满意仇英的设色,最后只好自己动手。这件事让年轻志盛的仇英备受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倒觉得自己辜负了文徵明的期望,知耻而后勇,从此开始努力学习设色。最终,仇英在设色上达到了很少有人能超越的高度。就连董其昌这个严苛的评论家,也不得不承认仇英设色方面的功夫了得。

后来,唐寅去世,文徵明也要入京做官。临走前,文徵明让仇英带着自己的画,前往唐寅的老师周臣家。周臣,号东村,画法主要继承了“南宋四家”的院体画传统,笔墨刚劲严整,善于表现山石的体积感和坚硬质感。周臣见仇英很有绘画天赋又谦逊好学,便收仇英为徒。从此,仇英的画技突飞猛进。在周臣的指导下,仇英大量临摹唐宋名画,深得院体理法,这不仅催生了仇英早期画作严谨精细的艺术特点,更为他后期圆融自然的创作风格打下了坚实基础。《林亭佳趣图》便是仇英仿文人山水画的佳作,全图笔法工致,赋色雅丽,颇具文徵明之风。

“明四家”中,沈周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文徵明借助家族的力量,最终大器晚成,名满天下;唐寅出身小市民阶层,然满腹经纶、聪颖慧黠,世人皆知其才华横溢。唯有仇英既非名门豪族后裔,又未受过诗书礼仪的陶冶,文化水平最低,因此,史料中关于仇英的记载都极其简单,甚至连他的生卒年月也没记上。仇英深知自己的缺点,知道自己唯有脚踏实地,勤学苦练方能有机会在画坛占据一席之地,所以仇英的画多精谨工巧之作,如《汉宫春晓图》,这幅近6米的画作描绘了春季皇家宫闱中的嫔妃们(约一百余人)的日常生活。画中,有的人在伏案读书,有的人在梳妆打扮,有的人在奏乐,有的人在扑蝶……还有的人在下围棋。画中的每个人物都各具姿态,服饰都各有不同,甚至连棋盘上的棋道都清晰可辨,足见仇英的画工之精妍,心思之细密。

相较于“明四家”中的其他三位,仇英一生劳碌,为人谨慎克制,既没有什么传奇故事,亦少见言论流传于世,只以匠心致初心,耕耘于砚田墨池。在不长的生命里,仇英留下了大量流传后世的精美画作,他不仅在青山绿水画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所绘的人物画更是影响了明清两代画家。

众所周知,初学国画,大多先从画兰、竹、石入门,而画兰最难的是撇兰叶,兰叶画好了,其他就简单多了。本期,我们就来学画兰叶

工具:画兰叶,需用长锋羊毫笔,不要用狼毫笔,因狼毫较硬,易使笔味减少;羊毫较柔,故笔味醇厚、耐看。

蘸墨程度:先用毛笔蘸满淡墨,再蘸浓墨,注意,浓墨不要蘸太满,墨量至笔毫长度的四分之一处即可。这样画出的兰叶线条,中间淡两边浓,看去像是透明的。(如图1)

要点:画兰叶,起笔收笔皆露锋。画兰花,起笔露锋,收笔藏锋。画兰花花瓣,皆须用中锋。(如图2-1、图2-2)

一、单笔兰叶画法五招式

1.向上式

从下往上露锋起笔,下笔要轻,中锋行笔。在行笔时,尽量少用指力,须用腕、肘、肩膀等发力。如果线条超长时,还可边走边画,这样可画出既灵动又稳健的线条。整个行笔节奏是,按→慢提→按→略提→快收。(如图3)

画兰叶最大的难度在于收笔,收笔时要做到以下三点:

(1)行笔至尾端出锋时,速度要快;(2)笔势须在空中回一下,做空势回锋,有力地收住,不能无约束地冲出去;(3)回锋时,笔锋要在线内,不能冲出线外。

2.右下垂式

从上往下露锋起笔,其他笔法同1,重点还是收笔。画兰叶结梢处,特别是画下垂的兰叶时,笔锋须朝反方向翘一下,这样可显出兰叶的生命力,否则画出的兰叶便会有无力下垂之感。(如图4)

3.左上环式

所谓“环”,是方中带圆的意趣,在审美上称之为“柔中蕴刚”。从下往左上露锋起笔,其他笔法同1。注意,在转折处,笔需向上略提一下,线条不可太细,亦不可太粗,与平直处一样粗细即可。(如图5)

4.右下环式

从左上侧往右上方露锋行笔,其他笔法同1。(如图6)

5.左下环式

从右上侧往左上方露锋行笔,其他笔法同1。(如图7)

特别提示,兰叶的错误画法如下:

1.兰叶转折处,画得过细或细长。

2.笔按下去时太用力,显粗笨。

3.兰叶卷曲抖动得太过。

4.兰叶画得像水桶的提环。

5.兰叶结尾处落在纸角上。

6.兰叶转折处画得像直尺。

二、《芥子园画谱》吴蓬临本的蘭叶基本画法

1.撇叶式,二笔画出凤眼,如图8。

2.三笔画出凤眼,如图9。

3.三笔破凤眼。该画法要点为不可叶叶相匀,随笔撇去时,不妨若断若续,意到笔不到。粗如螳螂肚、细如鼠尾均不可,应轻重适宜,方能尽显其妙。(如图10)

4.二笔攒根,画出鲫鱼头,如图11。

5.三笔攒根,画出鲫鱼头,如图12。

6.右折叶、左折叶、断叶的画法,如图13。

7.右发五笔交互。初学者顺手右发兰叶,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要点在攒根,就算多到数十根叶,线条也不可匀,更不可乱,须浓淡相宜,穿插得所,如图14。

8.撇叶倒垂式,如图15。画兰,常分草兰、蕙兰、闽兰三种,蕙兰叶多长,草兰长短不等,闽兰叶阔而劲。

三、叶与叶的组合

1.叶与叶的组合的绘画诀窍是构出大小不一的凤眼,如图16。

2.两丛叶、三丛叶的组合须有宾有主之分,有照有应,根边小叶,名钉头小叶,不可太多,如图17。可顺笔之势练习画长短不同的兰叶,注意画至兰叶转折时,需把笔略提一提。

特别提示

要注意两叶不可平行;数叶不可交叉,交搭处避免成为“米”“井”字形。凤眼要大小不一,叶需分长短、浓淡、枯湿。尤其每片兰叶根部线头的方向不能太散,否则就不紧凑。

四、叶与花的组合

画叶与花的组合时,左右分布须有轻重浓淡之别。要注意墨色搭配,最好是叶浓花淡。叶多不可交叉相碰,必须以花穿插破之。(如图18)

五、叶与花梗的组合

须考虑兰叶的疏密分布,花梗可起到紧密兰叶的作用,如图19。

六、叶与花、根的组合

须达到松紧有致的效果,如图20。

猜你喜欢
仇英行笔文徵明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仇英的绘画人生
三姐,钱够吗?不够问我要,开心最重要
——文徵明《致妻札》
山洞、漁人、水澤田地——文徵明的理想国
纸间书画馆 “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慢慢写字,好好活着
大秦岭·山水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
文徵明诗咏石湖
仇英与丹青之缘